分享

视角理论

 陆潇潇 2016-11-04

视角理论

    贝斯特与凯尔纳所建构的视角理论认为,一个视角就是一个解释社会现象、过程及关系的特定的切入点,它受到研究者本人先有的假设、理论、价值观及兴趣等的影响,并且一切视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因此,他们主张视角多元化和提供新颖的能说明问题的视角以便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关注.就教育研究来说,这意味着从主位视角和客位视角等多角度来看待某一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借以激发对新问题的新颖理解和看法.

    视角理论认为,一个视角就是一种观察方法,一种分析特定现象的有利位置或观点;一个视角就是解释特定现象的一个特定的立足点、一个聚焦点、一个位置甚或是一组位置;一个视角就是一个解释社会现象、过程及关系的特定的切入点。

视角理论

    视角这一概念同时也意味着没有哪个人的视点能够充分涵盖任何一个单一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更不用说去说明一切社会现实的无穷的联系和方面了。因为任何视角往往不可避免地受到观察者本人先有的假设、理论、价值观、兴趣、目标、背景与政治取向等的影响,这意味着为了超越自我和走向交往与对话,研究者需要增强对视角的反思、批判和整合能力。一切视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为了能充分说明所研究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方面联系,研究者需要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研究视角,从而带来更大的学习、研究和创新动力。

视角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