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ture:益生菌分泌的抗菌蛋白有望克服抗生素抗药性

 平淡人生a9 2016-11-04

Nature:益生菌分泌的抗菌蛋白有望克服抗生素抗药性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在患有肠道炎症的小鼠中引入被称为microcin的抗菌蛋白能使炎症的情况减轻。他们的论文在线发表在10月31日的《Nature》上(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研究小组描述了他们在小鼠中对这个蛋白的测试以及microcin与肠道中不同类型细菌的相互作用。

同样是大肠杆菌也分益生菌与病原菌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杆菌是非常安分守己的,它们不但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任何危害,反而还能竞争性抵御致病菌的进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肠杆菌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比如这项实验中用到的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已知与克罗恩氏病的发展相关。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已经在理解肠易激综合征的因素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包括从克罗恩氏病到大肠炎等主要的肠道疾病。大部分科学家相信,是由于有害肠道细菌的繁殖挤走有益的细菌造成肠道炎症的。

益生菌分泌的microcin减少病原菌定植

在Nature报道的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团队研究的是称为microcin的小分子蛋白,它由益生菌分泌,当被有害细菌排挤时作为一种反击的手段。它在体外具有抗菌活性,但在体内的作用尚不清楚。该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以确定将这个蛋白进入到肠易激综合征的小鼠中是否有正面的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患肠易激综合征的小鼠分组:一组接受一定剂量产生的microcin的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N),另一组接受不产生这种蛋白的其它株系大肠杆菌,第三组接受会产生腹泻的沙门氏菌,第四组接受在克罗恩氏病中发挥作用的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

研究团队发现,产生的microcin的大肠杆菌迅速繁殖将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的有害细菌排挤出肠道,继而导致炎症的减轻。研究表明microcin能使大肠杆菌益生菌Nissle 1917(EcN)限制肠杆菌科的有害细菌(包括病原菌和病原共生菌)的扩增。产生microcin的EcN可以限制在肠炎中生长的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共生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另外将产生microcin的EcN添加给沙门氏菌感染的小鼠可以减少病原菌在肠道中的定植。此项研究为在发炎的肠道中,microcin在肠杆菌种内和种间调节竞争提供了一手的证据。

研究人员认为,在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肠道引入分泌microcin的大肠杆菌益生菌可能成为现实的治疗。microcins可以作为窄谱药物抑制肠道致病菌和减少肠道细菌繁殖。这种疗法可能会提供一个克服抗生素耐药性的好方法。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热文TOP10(统计周期:2016.5.1-2016.7.10)

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