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许愿真 2016-11-04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总分60分)

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天体的人类探测器。冥王星首张高清照也随之发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1. 与图文材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视野”号探测器现已飞离太阳系        B.冥王星是八大行星之一

  C.图中包含两级天体系统                    D.冥王星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特征完全相同

2. 除了地球外,冥王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A.没有昼夜现象                            B.难以获取太阳辐射

  C.缺少卫星的环绕                          D.缺少液态的水和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3. “新视野”号探侧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时

  A.开普敦区时(东一区)为7月14日11时49分

  B.纽约(74°W)正值早晨

  C.地球上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范围相当

  D.东京(约140°E)和莫斯科(约38°E)日期不同

【答案】

1、C 

2、D

3、B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及时间计算。

【名师点晴】“新视野”号探测器主要任务是探测冥王星及其最大的卫星卡戎(冥卫一)和探测位于柯伊柏带的小行星群。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的矮行星;图示太阳系中一级系统即是太阳系,二级系统是行星系。

拿我们地球上的生命为例必须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这三样东西缺一不可,这就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来源:Zxxk.Com]

全球今明两天的分界线是以0:00和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来划分的;判断与北京同一天的范围,先要找到0:00所在时区,到180°经线即是新一天的范围;全球24个时区,看其占全球的时区量;7月14日0:00在177°W,地球上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是从177°W向东到180°经线之间,新的一天范围远大于旧的一天。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4. 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海拔高,距太阳近

  C.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B.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5. 利用楼顶(平顶)自建光伏发电站,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     B.武汉     C.济南     D.北京

【答案】

4、C  

5、B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知识拓展】影响太阳辐射因素:地势高低,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天气状况,晴天多的地方,太阳辐射强;纬度低的地方,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季节差异,夏季太阳高度大,昼长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

太阳能电池板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是互余关系;倾角=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检测显示,太阳活动于2015年3月15日10时13分爆发了1次超级耀斑,并伴随一个朝向地球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强太阳风暴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很可能是“多米诺骨牌式”的,其影响力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方面,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6.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到达地球的带电拉子流来自图中的

  A.A处和B处      B.A处和C处      C. B处       D.C处

7. 关于这次太阳活动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极光爆发强烈,覆盖面积大

  B.引起强烈的“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电离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烈扰动

  D.对卫星和GPS定位系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答案】

6、D 

7、D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题。[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8. 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B. 0°,60°E

  C. 30°E,30°W                  D. 0°,120°E

9.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O°,150°W                    D.150°W,180°

10. 此时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位

B.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

C.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答案】

8、A  

9、D

10、B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10、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A错;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B正确;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是在夏季,图示太阳直射赤道,是春、秋时节,C错;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是每年的1月初,图示应是3月21或9月23,D错。选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方法总结】晨昏线是过地心,平分地球的大圆,任何时候它都平分地球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是垂直的;在赤道上永远是平分的;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o;只有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赤道上任何时候都是6:00日出,18:00日落;若日出时间早于6:00,是北京的夏半年,北京昼长夜短。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1.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 地最可能位于热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11、D 

12、C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3.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14.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岩石圈包括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答案】

13、B 

14、C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5. 图中序号依次是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6.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15、C  

16、B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球主要圈层及物质循环。

【名师点晴】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分别是哪几个圈层,解决了这个问题,此题就迎刃而解了。水圈有水循环过程;生物圈从岩石圈中吸取养分,产制造氧气给大气圈;大气中通过水汽凝结产生降水,还到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

落花等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春泥),重新被植物吸收更护花”,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

 

 下图为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喜马拉雅山某处化石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7. 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

  A.①②        B.⑦⑧         C.③⑤        D.①⑤

18. 照片中含化石的岩石是

  A.变质岩      B.沉积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答案】

17、B 

18、B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质作用及地壳物质循环。

【名师点晴】对地壳物质循环图,先要判断各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或岩石类别: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沉积岩是各类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各类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又可重新为新的岩浆重熔变为新的岩浆。

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所以只有沉积岩中含有生物化石,具有层理性;岩浆岩和变质岩都是高温高压状态下形成的,没有生物化石,也无层理构造。

我们常见的岩石:花岗岩是侵入岩,玄武岩是喷出岩;石灰岩、页岩、砂岩都是沉积岩;大理岩是变质岩。

 

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9. 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    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

20. 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D.“俘石”源于岩浆喷发

【答案】

19、A  

20、D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岩石类型及地质作用。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21. 有关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属于侵入型岩浆岩                B.①②岩石都是岩浆活动的产物

C.甲属于亚欧板块                      D.甲属于印度洋板块

22. 图示区域的地壳

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答案】

21、D

22、A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岩石类型及地壳运动。

【知识扩展】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喷出作用形成喷出岩,如花岗岩侵入作用形成侵入岩,如玄武岩

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引起海陆变迁。红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熔岩上涌到地表,不断产生新的海洋地壳。由于红海不断扩张,它东西两侧的非洲和阿拉伯大陆也在缓慢分离。

 

读图,回答下题。[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23. 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24. 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23、C 

24、D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岩层形成的关系。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25. 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26. 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      B.乙--流水侵蚀

  C.丙--海浪侵蚀      D.丁--冰川侵蚀

【答案】

25、A 

26、B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

 

27. 安徽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如右图所示),地质遗迹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图中“峰丛”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A.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B.岩浆活动一地壳下沉一风化、堆积

C.地壳下沉一变质作用一风蚀水蚀

D.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水蚀

【答案】D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质作用。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回答28-29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28. 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29.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28、D  

29、C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和外力作用。

【名师点晴】这是一道高考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和外力作用。这道题一定要注意运用题干资料,是在河流的中游宽谷;冬春季节,降水少,雅鲁藏布江水势减缓,大片的河床裸露,风把河底的沙子吹起在河岸堆起一座座沙丘

沙丘形成主要受风力影响,它的迎风面沙粒在顶部附近堆积,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入而较陡;即迎风坡坡度和缓,背风坡陡。这里也适应于沙漠的沙丘的特征。

 

30. 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

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

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

【答案】A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质作用及地质构造。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16分)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和“日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__________位置附近,由甲到乙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6分)

  (2)此时A点正值日出还是日落? __________,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度。(4分)

  (3)若D为本初子午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时。(2分)

  (4)若黄赤交角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2分)

      ①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少

      ②地铀与赤道面夹角变小,与黄道面夹角变大

      ③全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扩大

      ④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扩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若D点的经度为120°E,则全球属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__________。(2分)

A. 3/4     B. 2/3     C. 1/4       D.1/8

【答案】

(1)夏至(2分)  丙(2分)   先变快后变慢(2分)

(2)日出(2分)    0(2分)

(3)20(2分)

(4)A(2分)

(5)B(2分)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32. (10分)近年来,冰岛南部埃亚非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爆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读图回答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3分)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__________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 __________。(4分)

(3)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三点。(3分)

【答案】

(1)亚欧(1分)美洲(次序可互换)(1分)生长(I分)

(2)压力(内力、地质)(2分)岩浆岩(火成岩、喷出岩)(2分)

(3)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于火山研究。(任答三点,共3分)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火山及影响。

【知识扩展】地下熔岩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喷发时,炽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突然冒出。危害有:火山泥石流、熔浆流等。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大多数火山都分布在板块边界上,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33. (1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来源:学#科#网]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__,二者都是流水__________地貌。(6分)

(2)若甲、乙两地在丙图中有分布,则甲在丙图中__________处(填字母)分布。(2分)

(3)随着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2分)

  A.黏土、砾石、粉砂        B.黏土、粉砂、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煤矿开采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是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丁图中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瓦斯爆炸的是__________。最容易发生透水事故的是__________。(4分)

【答案】

(1)冲积扇(2分)三角洲(2分)堆积(沉积)(2分)

(2)B(2分)

(3)C(2分)

(4)a(2分)b(2分)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流水地貌的成因、沉积作用及地质构造。

【知识拓展】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处的冲积平原就是三角洲。因为其形状口小外大成三角形得名。河流到了中下游,地势变得平缓宽阔,水速减慢,携带的泥沙尘土容易堆积,经过千万年的塑造,就成了现在的三角洲。河流中游的平坦部位叫冲积平原。
山麓脚下的河流冲积则形成冲扇,由于地势陡降,也有很多河流自上而下流经,流沙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冲积扇。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从扇顶到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由粗到细,分选性逐渐变好。

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瀑布和峡谷,多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带;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河流在上游河段流速比较快,这个时候沉积的物质少,以颗粒大的物质为主,它的重力比较大,不容易携带。而到了河流下游,随着流速减慢,沉积的物质越来越多,河水也会搬不动小颗粒,所以小颗粒开始沉积,顺着河流流向由上游到下游组成的颗粒会越来越小。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解析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总分60分)

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天体的人类探测器。冥王星首张高清照也随之发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1. 与图文材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视野”号探测器现已飞离太阳系        B.冥王星是八大行星之一

  C.图中包含两级天体系统                    D.冥王星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特征完全相同

2. 除了地球外,冥王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

  A.没有昼夜现象                            B.难以获取太阳辐射

  C.缺少卫星的环绕                          D.缺少液态的水和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3. “新视野”号探侧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时

  A.开普敦区时(东一区)为7月14日11时49分

  B.纽约(74°W)正值早晨

  C.地球上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范围相当

  D.东京(约140°E)和莫斯科(约38°E)日期不同

【答案】

1、C 

2、D

3、B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及时间计算。

【名师点晴】“新视野”号探测器主要任务是探测冥王星及其最大的卫星卡戎(冥卫一)和探测位于柯伊柏带的小行星群。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的矮行星;图示太阳系中一级系统即是太阳系,二级系统是行星系。

拿我们地球上的生命为例必须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这三样东西缺一不可,这就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来源:Zxxk.Com]

全球今明两天的分界线是以0:00和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来划分的;判断与北京同一天的范围,先要找到0:00所在时区,到180°经线即是新一天的范围;全球24个时区,看其占全球的时区量;7月14日0:00在177°W,地球上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是从177°W向东到180°经线之间,新的一天范围远大于旧的一天。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4. 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海拔高,距太阳近

  C.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B.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5. 利用楼顶(平顶)自建光伏发电站,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     B.武汉     C.济南     D.北京

【答案】

4、C  

5、B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知识拓展】影响太阳辐射因素:地势高低,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天气状况,晴天多的地方,太阳辐射强;纬度低的地方,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季节差异,夏季太阳高度大,昼长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

太阳能电池板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是互余关系;倾角=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检测显示,太阳活动于2015年3月15日10时13分爆发了1次超级耀斑,并伴随一个朝向地球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强太阳风暴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很可能是“多米诺骨牌式”的,其影响力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方面,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6.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到达地球的带电拉子流来自图中的

  A.A处和B处      B.A处和C处      C. B处       D.C处

7. 关于这次太阳活动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极光爆发强烈,覆盖面积大

  B.引起强烈的“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电离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烈扰动

  D.对卫星和GPS定位系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答案】

6、D 

7、D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题。[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8. 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B. 0°,60°E

  C. 30°E,30°W                  D. 0°,120°E

9.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O°,150°W                    D.150°W,180°

10. 此时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位

B.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

C.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答案】

8、A  

9、D

10、B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10、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A错;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B正确;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是在夏季,图示太阳直射赤道,是春、秋时节,C错;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是每年的1月初,图示应是3月21或9月23,D错。选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方法总结】晨昏线是过地心,平分地球的大圆,任何时候它都平分地球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是垂直的;在赤道上永远是平分的;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o;只有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赤道上任何时候都是6:00日出,18:00日落;若日出时间早于6:00,是北京的夏半年,北京昼长夜短。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1.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 地最可能位于热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11、D 

12、C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3.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14.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岩石圈包括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答案】

13、B 

14、C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5. 图中序号依次是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6.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15、C  

16、B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球主要圈层及物质循环。

【名师点晴】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分别是哪几个圈层,解决了这个问题,此题就迎刃而解了。水圈有水循环过程;生物圈从岩石圈中吸取养分,产制造氧气给大气圈;大气中通过水汽凝结产生降水,还到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

落花等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春泥),重新被植物吸收更护花”,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

 

 下图为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喜马拉雅山某处化石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7. 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

  A.①②        B.⑦⑧         C.③⑤        D.①⑤

18. 照片中含化石的岩石是

  A.变质岩      B.沉积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答案】

17、B 

18、B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质作用及地壳物质循环。

【名师点晴】对地壳物质循环图,先要判断各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或岩石类别: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沉积岩是各类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各类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又可重新为新的岩浆重熔变为新的岩浆。

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所以只有沉积岩中含有生物化石,具有层理性;岩浆岩和变质岩都是高温高压状态下形成的,没有生物化石,也无层理构造。

我们常见的岩石:花岗岩是侵入岩,玄武岩是喷出岩;石灰岩、页岩、砂岩都是沉积岩;大理岩是变质岩。

 

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9. 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    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

20. 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D.“俘石”源于岩浆喷发

【答案】

19、A  

20、D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岩石类型及地质作用。

 

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21. 有关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属于侵入型岩浆岩                B.①②岩石都是岩浆活动的产物

C.甲属于亚欧板块                      D.甲属于印度洋板块

22. 图示区域的地壳

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答案】

21、D

22、A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岩石类型及地壳运动。

【知识扩展】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喷出作用形成喷出岩,如花岗岩侵入作用形成侵入岩,如玄武岩

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引起海陆变迁。红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熔岩上涌到地表,不断产生新的海洋地壳。由于红海不断扩张,它东西两侧的非洲和阿拉伯大陆也在缓慢分离。

 

读图,回答下题。[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23. 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24. 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23、C 

24、D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岩层形成的关系。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25. 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26. 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      B.乙--流水侵蚀

  C.丙--海浪侵蚀      D.丁--冰川侵蚀

【答案】

25、A 

26、B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

 

27. 安徽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如右图所示),地质遗迹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图中“峰丛”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A.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B.岩浆活动一地壳下沉一风化、堆积

C.地壳下沉一变质作用一风蚀水蚀

D.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水蚀

【答案】D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质作用。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回答28-29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28. 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29.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28、D  

29、C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和外力作用。

【名师点晴】这是一道高考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和外力作用。这道题一定要注意运用题干资料,是在河流的中游宽谷;冬春季节,降水少,雅鲁藏布江水势减缓,大片的河床裸露,风把河底的沙子吹起在河岸堆起一座座沙丘

沙丘形成主要受风力影响,它的迎风面沙粒在顶部附近堆积,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入而较陡;即迎风坡坡度和缓,背风坡陡。这里也适应于沙漠的沙丘的特征。

 

30. 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

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

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

【答案】A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质作用及地质构造。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16分)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和“日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__________位置附近,由甲到乙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6分)

  (2)此时A点正值日出还是日落? __________,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度。(4分)

  (3)若D为本初子午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时。(2分)

  (4)若黄赤交角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2分)

      ①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少

      ②地铀与赤道面夹角变小,与黄道面夹角变大

      ③全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扩大

      ④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扩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若D点的经度为120°E,则全球属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__________。(2分)

A. 3/4     B. 2/3     C. 1/4       D.1/8

【答案】

(1)夏至(2分)  丙(2分)   先变快后变慢(2分)

(2)日出(2分)    0(2分)

(3)20(2分)

(4)A(2分)

(5)B(2分)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32. (10分)近年来,冰岛南部埃亚非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爆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读图回答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3分)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__________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 __________。(4分)

(3)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三点。(3分)

【答案】

(1)亚欧(1分)美洲(次序可互换)(1分)生长(I分)

(2)压力(内力、地质)(2分)岩浆岩(火成岩、喷出岩)(2分)

(3)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于火山研究。(任答三点,共3分)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火山及影响。

【知识扩展】地下熔岩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喷发时,炽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突然冒出。危害有:火山泥石流、熔浆流等。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大多数火山都分布在板块边界上,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33. (1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来源:学#科#网]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__,二者都是流水__________地貌。(6分)

(2)若甲、乙两地在丙图中有分布,则甲在丙图中__________处(填字母)分布。(2分)

(3)随着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2分)

  A.黏土、砾石、粉砂        B.黏土、粉砂、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煤矿开采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是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丁图中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瓦斯爆炸的是__________。最容易发生透水事故的是__________。(4分)

【答案】

(1)冲积扇(2分)三角洲(2分)堆积(沉积)(2分)

(2)B(2分)

(3)C(2分)

(4)a(2分)b(2分)

[转载]湖南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地理【解析】【考点定位】考查流水地貌的成因、沉积作用及地质构造。

【知识拓展】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处的冲积平原就是三角洲。因为其形状口小外大成三角形得名。河流到了中下游,地势变得平缓宽阔,水速减慢,携带的泥沙尘土容易堆积,经过千万年的塑造,就成了现在的三角洲。河流中游的平坦部位叫冲积平原。
山麓脚下的河流冲积则形成冲扇,由于地势陡降,也有很多河流自上而下流经,流沙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冲积扇。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从扇顶到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由粗到细,分选性逐渐变好。

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瀑布和峡谷,多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带;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河流在上游河段流速比较快,这个时候沉积的物质少,以颗粒大的物质为主,它的重力比较大,不容易携带。而到了河流下游,随着流速减慢,沉积的物质越来越多,河水也会搬不动小颗粒,所以小颗粒开始沉积,顺着河流流向由上游到下游组成的颗粒会越来越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