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中旬,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溪乡任家宅村发生一种以高热、眼鼻流大量分泌物、口腔黏膜溃疡和坏死、腹泻、肺炎等为主要特征的山羊疫病。接到疫情报告后,笔者前往现场调查,初诊为疑似山羊小反刍兽疫,同时采样送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检测,确诊为山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发生后,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严格处理,迅速扑灭了疫情。笔者自始至终参与了本次疫情处置全过程,并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评估,现将调查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1疫点一般信息 1.1疫点地理概况 疫点为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溪乡任家宅村任家组,N:28°24.619′,E:108°27.804′,离县城31km,离乡政府8km,离县级公路7km,位于通村公路两旁,海拔618m,水源充足,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区域。疫点处于坐南向北的半山腰,连接县级公路的通村公路通过北方半山腰下行到谷底,再从谷底北偏西转向东南方向通过疫点,直行到下一个村为终点,中途向东有一支路直行到另一乡级市场连接县级公路。疫点南、北方向均为高山、森林茂密,西方无公路与外界相通。 1.2畜禽养殖情况 疫点所在组农户历来都有饲养猪、牛、羊、禽的习惯。生猪采取全圈养;肉牛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山羊采取放牧加夜间补饲;家禽均系散养。猪、牛、羊、禽养殖均不成规模。自从2014年年初,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心将任家宅村定为山羊发展项目区之后,山羊饲养开始出现规模化养殖意识。疫情发生时,该组共有农户31户,存栏肉牛19头,存栏生猪25头,家犬11只,家禽168羽,共有4个农户饲养山羊151只。 1.3常规免疫情况 该村系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山羊草地生态发展中心项目区,该村组猪、牛、羊、禽饲养户的动物防疫,除执行全县“春秋”两次集中免疫注射,实施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之外,山羊还实施山羊痘、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四防等疫(菌)苗免疫注射。疫情发生时,所有免疫注射工作已结束半月有余。 1.4最早疫情引发点 甲农户原饲养山羊48只,自成为山羊项目农户后,为扩大养殖规模,前往某省山羊生产发达地区考察山羊栏圈建设和山羊规模饲养模式,并进行优良品种选择。见到波尔山羊规模饲养场羊群长势喜人,在没有获得正规审批手续情况下购进3~4月龄波尔山羊50只,从采购到运输仅2d时间,于3月18日到达本地。当日晚即见1/3的山羊出现异常情况,按照应激反应、感冒、肺炎、腹泻等症进行治疗。3月23日,自家原养的山羊开始发病。到4月3日,自家原有山羊发病12只,引进波杂山羊50只全部发病,死亡30只。引进波杂山羊发病率100%(50/50)、死亡率60%(30/50),羊群总发病率63.3%(62/98),死亡率30.6%(30/98)。该疫病临床症状以高热、眼鼻流大量分泌物、口腔黏膜溃疡和坏死、腹泻、肺炎等为主要特征。 1.5疫病既往史 经询查,该村及周边乡(镇)历史以来均未发生同类疫病,县境内也未发生同类疫病。 2疫情基本情况 2.1感染畜群情况 该组共有4个养羊户,存栏山羊151只,饲养方式均为自由放牧,共牧道、共草山草坡、共水源。甲、乙、丙、丁4个养羊户羊圈处在一个梯形位置的四个角。3月18日,甲养羊户引进山羊到达本地后,即发现少部分山羊出现异常病状,3月21日死亡3只,到4月4日止,引进山羊50只全部发病,死亡30只,原有48只山羊发病12只;乙存栏山羊25只发病12只;丙存栏山羊21只全部发病,死亡11只;甲、乙、丙3户存栏山羊共144只,发病89只,死亡41只;丁饲养山羊7只,未发病。该组山羊总存栏151只,发病89只,死亡41只。疫情发生后,疫点尚有存栏山羊110只已全部扑杀、焚烧、深埋。发病89只羊群中,成年公羊3只,能繁母羊17只,羔羊69只;死亡41只山羊中,公羊1只,能繁母羊10只,羔羊30只。 2.2周边野生动物感染死亡情况 经询问村民和养羊户,尚未发现山羊与野生动物密切接触的情形,也尚未发现野生动物发病、死亡等情况。 2.3疫区、受威胁区及全县易感动物存栏情况 疫区涉及2个村养殖农户87户,存栏山羊337只,存栏肉牛76头,存栏猪47头。受威胁区涉及4个乡镇16个村,养殖农户485户,存栏山羊2466只,存栏肉牛1836头,存栏猪2411头;全县22个乡(镇)407个村,存栏山羊12.52万只,存栏肉牛15.71万头,存栏生猪33.56万头。 2.4病羊临床表现及剖检病变 患病羊体温高达40~42℃,持续3~5d。病羊烦燥不安,食欲减退,眼鼻有浆性或脓性渗出液,齿龈、颊、舌头有溃疡或坏死,排红色水样腹泻,呼吸异常,咳嗽。病理剖检3只病羊,主要表现为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特别是齿龈部的溃疡或坏死病灶最明显,严重病例溃疡或坏死性病灶蔓延到整个口腔的两颊、硬腭、舌头及咽喉部。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充血、出血班和脓性黏液。皱胃病变部呈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创面呈红色、出血。大肠和小肠可见不同程度的糜烂或出血,尤其在盲肠、结肠近端和直肠表现条状充血、出血,呈现斑马状条纹。 2.5疫情诊断 4月4日上午接到疫情报告后,县畜牧兽医局立即派动物疫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组成专家组、执法组前往现场调查处置。当日中午,根据发病情况、既往史调查、疫情排查统计、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类症鉴别,初诊为疑似山羊小反刍兽疫疫情。 初诊后,采集全血4份、血清4份、口腔分泌物棉试子4份,派专人送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采用小反刍兽疫荧光定量RT-PCR检测,4份口腔分泌物棉拭子样本均呈阳性,确诊为山羊小反刍兽疫疫情。 2.6疫情传播过程 甲农户原饲养本地山羊48只,3月18日,未经申报审批跨省引进3~4月龄波杂山羊50只,到达本地后,因自己无多余羊圈暂时关在丙农户多余空羊圈内,2日后才将引进波杂羊关入与自家原羊圈相距30m左右临时搭建的简易羊圈;乙农户羊圈与甲农户羊圈处在同一地理水平线上,相距仅有30m左右。甲、乙、丙、丁四家农户羊圈分别处在一个梯形位置图的4个角,甲羊圈处在临近通村公路旁,此段通村公路是4户农户山羊放牧必经之道。4户农户饲养的山羊常有共同放牧于同一草山草坡的情形。甲农户引进的波杂山羊于到达之日起,近1/3羊只出现异常症状。3月24日,丙农户饲养的21只山羊相继发病死亡,到4月4日全部发病,死亡11只。3月28日,乙农户饲养的25只山羊相继发病6只。丁农户羊圈距甲乙羊圈约600m,距丙羊圈约500m,饲养的7只山羊未发病。由此可见,疫情传播方式是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媒介为受污染的饲料、饮水、道路、土壤。 3疫源追溯 该疫情系甲农户未经审批,于3月18日跨省到某地山羊调拨中心,引进3~4月龄波杂山羊50只而引发的疫情传播,本县历史以来从未出现类似山羊疫情,后经调查其采购地属山羊小反刍兽疫疫源地,故该次疫情系农户非法引种而引起,属外来入侵疫情。 4疫源追踪 疫点在发生疫情之前近1月内均未出售羊、牛、猪等易感动物及产品,也没有外出配种和参展情况。疫点尚存栏110只羊已全部扑杀、焚烧、深埋,发病死亡的41只山羊已作无害化处理。疫点羊圈、用具、路道、环境均进行了严格消毒,粪尿、污物均作了无害化处理,同时进行了严格封锁。疫点处于相对偏避的山村,车辆、外来人员出入均较少,故疫病扩散几率较小。 5疫情处置 4月4日,疫情初诊为疑似山羊小反刍兽疫后,县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立即启动《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县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令》[2014]1号,按《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要求,采取了扑杀、封锁、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果断处置。4月4日,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暂时关闭县牛羊交易市场的公告》(沿府通[2014]5号),关闭了全县牛羊交易市场。4月26日,专家组进行现场察看、评估,严格实施终末消毒。4月29日,县人民政府发布了解除封锁令《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令》([2014]2号),解除了对疫区的封锁。随后对受灾农户进行了灾情救助和扑杀动物补偿,鼓励农户开展生产自救,逐步恢复山羊生产。 6结论与建议 (1)该起病例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系农户非法跨省引种而引起,属外来入侵疫情。建议今后应当加强引种监督管理,规范跨区域引种行为,阻止外来疫情入境。 (2)疫情得到了果断处置和迅速扑灭,有效控制了疫病的传播和流行,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和社会活动相对处于封闭状态,疫情进一步扩散的几率较小。 (3)当前全国小反刍兽疫疫情不断,毗邻省市也有类似疫情,加之区域间动物调运频繁,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建议疫点农户近期内不再采购山羊,待养殖环境经历一个夏季的自然净化,使病原完全消除后再恢复山羊生产。同时,全县仍需加强疫情排查和监测工作,严禁跨省跨地区引种。暂时关闭山羊及其产品交易市场。 (4)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和流行,迅速扑灭了疫情,真正做到了“早、快、严”的疫情处置要求,建议加以认真总结,形成一整套处置重大动物疫情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方案。 (5)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起疫情潜伏期为2~10d,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性传播。建议山羊规模养殖场(户)无论在当地还是外地采购山羊进行饲养时,均应隔离观察30d,确认无疫后方可混群饲养。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谯玉红,李忠全,肖明荣,崔玉林,杨秀强,田庆红,杨文,廖承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