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人看视频:虽然越来越“懒”,但更愿意为好内容付费

 sun918 2016-11-06

文丨程佳    来源丨腾讯娱乐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了5.14亿,与此同时,20岁以下的网民占比达23%,而互联网还在进一步向低龄化渗透——这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权威数据。


新生代触网的不断加速,已经成为视频网站面向未来的重要聚焦点。


从投资人到视频从业人员,从创业者到广告用户,大家都热切的关心同一个问题:90后,尤其是95后,他们在想什么?和上一代人相比,他们是真正的互联网原生民,生于斯长于斯,所有的生活经历都与互联网连接。他们是如何看视频的?他们和其他年龄段的差异在哪里?他们的消费方式是什么?


11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腾讯视频V视界大会给出了以上答案。在现场公布的腾讯视频白皮书里,我们发现,年轻一代们既关心国家大事,也心系偶像的一切,然而他们并不迷信免费的午餐,更愿意为精神享受付费。爱豆、互动体验、优质影视资源,都是勾起他们买买买的动力。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推动着视频网站内容朝着更精品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相比其他年龄层,年轻一代更容易成为网络视频的忠实“俘虏”,他们习惯每天登陆“打卡”,通过分享视频内容完成社交,更能熟练玩转各种互动体验。然而,他们也越来越“懒”,操作更倾向于简单化,比如“点赞”。他们既灵活又嬗变。


关于新生代的用户习惯,白皮书一共得出了18个真相。以大数据为基础,从用户出发,针对视频网站未来发展方向,从“用户类型、用户体验、内容趋势”三个层面进行了全方位分析。



真相1、 90后成主流,00后正崛起


白皮书将用户分为跟着内容走、哪有好片看哪里的普世用户,忠心耿耿数量飞增的会员用户,以及爱豆在哪我在哪、爱豆指哪我打哪的粉丝用户三大类。


这三类用户中,90后已成视频观看主流群体、00后也正在迅速崛起,他们是每日视频“打卡”用户主力军。



真相2、视频有三宝:电视、电影和综艺


从内容来看,用户对电视、电影和综艺的需求最高。


与电视相比,互联网是主动的,可以自主选择播放内容,观看体验更佳,在网上追剧,追节目已经成为年轻用户的固有习惯。而对懒得出门的宅男宅女来说,去影院追热映新片,也不如在家等视频网站更新。



真相3、90后心系天下事


除了视频三宝外,90后最爱看的竟然是新闻。


在接受外界资讯时,他们更主动,对国内外大事也保持着敏锐度——这一点更接近70后。相比而言,80后更爱动漫,60后习惯从搞笑内容中减压。



真相4、饭后睡前,视频最搭,大小屏无缝切换


单以时间论,饭后和睡前,是视频用户活跃的最高峰时段。尤其是晚上9到11点,对躺着玩手机的“砸脸党”们来说,床瘫与撸视频、发弹幕更配哦。


若以场景来看,上班上学路上和睡前,大部分人都是手机低头族,上班空隙或休闲时间,电脑端视频更吃香,晚餐时,互联网电视也成为了不少人的新宠。一个标准网民的一天,总是离不开各种大小屏幕,且切换自如。


真相5、华北拥国产,上海最洋气


以地域来区分内容喜好的话,湖北用户最容易拜倒在叫兽和欧巴的长腿下;上海网友最international,既爱美国大片也是英伦控;华北人民最接地气,国产影视剧在这片土地上最受欢迎。



真相6、中原早上约,天府睡得晚,浙江爱下饭


登陆时间反映了各地用户的收看和生活习惯,河南、山东的用户最勤奋,早上七点就上线,四川最多“夜猫子”,追剧常常到凌晨,浙江网友则很会利用零碎时间,最爱在饭点撸剧。



真相7、 付费用户贡献双倍流量


相比普世用户,付费用户带来的是更“忠诚”的爱。在登陆时长上,付费用户比免费用户高48.7%,人均单日VV(访客的访问次数)也是后者的两倍。


从另一角度来说,如果视频服务商能够激发起用户的消费需求和热情,那么未来的市场潜力和想象空间会更巨大。


真相8、广东人充会员不眨眼,北京排第四


如果按地域来区分会员的话,广东人最大方,以15.08%的会员率高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浙、苏两省,北京排在第四。最“任性”的用户一连充了19年会员。



真相9、冲动消费这个锅女生不背


“买买买”不再是女性专属,愿意为优质内容“撒撒撒”的男性更多。


他们更愿响应直播、饭团等新产品互动,对需要付出更高成本的游戏、影视剧、体育赛事等内容的需求也均高于女性。反应在会员比例上,男生高达65%,近乎女生的两倍。



真相10、 高学历新生代挑食不吃免费餐


金钱诚可贵,体验价更高,高学历和新生代们更愿意为精神享受买单。爱豆、互动体验、优质影视资源,都是勾起他们买买买的动力。


白皮书发现,会员用户中,80后到95后的用户覆盖率高达93.68%,大学生用户也高达41%,在所有学历中占比最高。


真相11、80后已下架,饭团是90后的天下


对重度付费团体——粉丝用户而言,已经全然变成新生代的天下。“饭团”中90后用户达到了七成,近50%来自95后群体,80后追星已不再疯狂。



真相12、对爱豆,迷弟爱得更深沉


说到追星,你以为饭团里充斥的都是迷妹的星星眼?


白皮书数据告诉你,男性用户已经以54%的占比赶超女性用户,成为绝对主力,还不把迷弟们重视起来!



真相13、 95后最爱还是音乐,游戏都得往后站


新生代崛起,让用户从单纯的“视觉派”升级到了“玩乐派”。视频在线直播、社交互动等平台特色功能的不断挖掘,满足了更多音乐用户对多场景收听和碎片化收听的需求。


对95后而言,多元化的音乐玩法仍然是最爱,游戏,影视都得往后排。



真相14、懒癌当道,点赞党霸屏,网友弹幕聊不停


很多用户已经被便捷的移动设备和网络体验宠坏,他们越来越“懒”,只有最简单的操作功能才能让他们有轻轻单击屏幕的欲望,比如“点赞”,热剧、神综艺都是点赞“重灾区”。


自带话题或“槽点”的作品才能撩发网友发射弹幕的热情,《青云志》、《九州天空城》和《老炮儿》成为弹幕“高密区”的前三强。



真相15、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TA”


如果说有谁还能将用户从懒癌中挽救回来,那一定是爱豆了。


粉丝们喜欢使用腾讯视频“只看TA”功能follow自己偶像的动态:热播剧每天蹲坑追,所有作品要集邮,个人cut视频合集也要来一套……这种“我的眼里只有你”的痴迷,是粉丝黏性最直观的体现。



真相16、花式互动成live新宠


让在线直播嗨起来,除了实时弹幕、吐槽外,送道具等互动方式的出现也极大调动了粉丝的参与热情。腾讯视频就有300多种个性应援道具,做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白皮书数据显示,有36.7%的用户愿意花上十块钱来购买虚拟应援道具,另有9.5%的用户则愿意为此花到50到100元。以视频用户的基数来看,粉丝用户的消费潜力大有前景可挖。



真相17、远离神剧和综艺,还怎么和人聊天!


视频用户是酱紫谈论世界的:“666666”、“辣眼睛”、“洪荒之力”、“蓝瘦香菇”……每年都有意想不到的流行语从热播视频节目中横空出世,再经过网络发酵走红。


如果不看《天空城》大概不能get “妖艳贱货”的美,不追《拜托了冰箱》就不明白什么是“何尔萌”,不看《中国新歌声》则无法正确代入“你的梦想是什么”的使用语境。


总之,远离这些神级剧或现象级综艺,你将无法融入90后、95后的社交语言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