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生擒刘备大将关羽。 不久之后,孙权杀关羽,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 两年后,刘备称帝,以“为关羽报仇灭东吴”为口号,发动了夷陵之战。 虽然夷陵之战东吴战胜,但是,蜀吴交战,只会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夷陵战后,蜀汉元气大伤,东吴虽然得胜,但吴蜀关系破裂,双方再无基本信任,导致后来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双方貌合神离,表面同盟却暗中相互提防。使得两国都无法全力北伐,最后两国被曹魏(晋)所灭。 那么我们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东吴是不是有办法在取得荆州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与蜀汉彻底决裂呢? 其实东吴有这种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不杀关羽! 在讨论不杀关羽前面,我们先来看,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呢? 根据《蜀记》记载:(孙)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这个记载是说,孙权爱惜关羽人才,本打算留下他,为自己所用,抵挡刘备曹操,但身边的人都说:“关羽狼子野心,日后必定是祸害。曹操就是因为不杀他,导致留下大患,差点因此迁都,如今怎能让他活命呢?”于是孙权将关羽杀死。 从这个记载来看,孙权杀关羽是因为,关羽无法为自己所用,因此杀死。 这就好比战国时代的秦国,对于六国精英,能用钱收买的就收买,不能收买的也不能为敌人所用,便命刺客杀死他们。 孙权杀关羽的理由很明白“免留后患。” 确实,关羽作为蜀汉首屈一指的大将,对刘备忠臣耿耿,必然不会轻易叛变,孙权留下关羽,无疑给自己留下一颗定时炸弹,所以杀了似乎没有问题。 但是,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孙权若不杀关羽,也不留下关羽,而是将关羽送还给刘备呢? 孙权假如将关羽送还给刘备,完全可以说:“关羽不顾同盟,欺凌东吴,现在我替你们教训他,希望你们可以好好管教此人,我们还是好朋友。” 孙刘作为同盟,孙权只是取走了原本就属于他的荆州(至少东吴自己这么认为),而将关羽完整的还给刘备,这等于将球踢给了刘备。 意思是:你的人不听话,我也没杀他,给你你看着办吧,反正荆州我是拿回来了。 这时候刘备如果不出兵与东吴交战,就显得懦弱,而如果因此出兵,则自己反而师出无名。荆州本就是“借人家”的,现在人家拿回去,又将关羽送回来,你还要打,这恐怕有点脸皮太厚了吧? 孙权如果不杀关羽,其实等于给刘备出了一道难题。 即便刘备横下心要夺回荆州,也没关系,大不了就是再打一次夷陵之战,只不过,这样的打的话理亏的可就是刘备了! 那么关羽呢?关羽作为蜀汉最强的军事统帅,将他放走难道不是放虎归山吗?即便刘备不愿报仇,关羽也一定会玩命来夺荆州,那岂不是更难办? 这个问题我们要这么看。 不错,关羽确实很厉害,威震华夏,但是,这都是他被俘前的时候。 关羽作为刘备全权委任的荆州方面军总司令,兵败被俘,丧城失地,可以说是威风扫地,颜面无存。 建安二十四年他被东吴俘虏,孙权不杀他而将他放回四川,关羽面对刘备,君臣之间恐怕就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怨怼了! 那时候,打荆州与不打荆州,怎么打荆州,将会是蜀汉内部的激烈争论,以关羽的脾气,搞不好就要闹翻脸。 孙权放走关羽,其实是将关羽这个炸弹丢给刘备去处理。 退一步说,即便关羽与刘备齐心协力,要一起夺取荆州,也并没有多么可怕。一个败军之将,加一个半军事盲,能是吕蒙陆逊的对手吗? 就在孙权杀死之后,便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这就说明,孙权其实对于杀关羽这件事也是有忌惮的,他忌惮刘备为此找自己报仇,所以他才把关羽首级送给曹操,希望刘备去找曹操寻仇。 但是,曹操何许人也?岂能看不懂孙权的把戏?曹操命人厚葬关羽首级于洛阳,孙权“借刀杀人”的计策失败。 刘备听说孙权袭取荆州,杀死关羽后,勃然大怒,不顾重臣反对,起大军进攻东吴,终于导致吴蜀联盟决裂,两国交战,魏国得利。 而刘备之所以要发动夷陵之战,取荆州只是一方面,主要的原因恰恰就是关羽之死。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 《三国志@刘晔传》则说:“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於终始之分不足。” 可见,刘备不顾一切的进攻东吴,主要就是因为孙权杀死了关羽。 而如果孙权仅仅是夺取荆州,不杀关羽,那么局面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 东吴自从鲁肃死后,就缺少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家。 孙权作为君主,军事才能是他的最大短板,他必须借助吕蒙、陆逊这些军事统帅的力量制定战略计划。 而吕蒙说到底只是一个小卒出身的半文盲,粗猛好杀,战略眼光其实很一般。 而陆逊,他作为江东的世家大族,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保住他们江东大家族的利益,至于统一天下这种事情,他着实没什么兴趣。 东吴但凡有一个鲁肃这种级别的战略家,就不会在建安二十四年杀死关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