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与汉语闲议

 温泉源春图书馆 2016-11-06
汉字与汉语闲议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37        作者:温泉源春        发布:温泉源春        首发时间:2016-11-4 23:37:01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请不要给我错觉!


       汉字与汉语闲议

                                                    温泉源春/文


      汉字与汉语,关系怎样?
      首先是先有汉语。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首先是避险互助关系,发出各种叫声,互助关照。其次是生产关系,采集、狩猎、饲养、耕种,要互相示意、互相商议,就发出各种声音,交流意见、计划,互相提示,互相指挥,互相帮助,发挥多人、集体的合力作用,以求生存发展。在此过程中,互相示爱、互相关怀、互相求援、互相帮助、互相示友谊,都要发出各种声音,并产生手语、身语、表情语与声语互相配合使用。汉语的产生也与地球上各地的人类一样,也是这样产生的。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周围人群环境的不同,血统的作用,就产生了各种民族及其语言。汉民族形成以后,其各地交流的加强,其方言便逐渐趋于约定俗成的统一,就产生了汉语。
      汉字是后于汉语产生的。其产生的本意目的,是按汉语来记事物、思维过程、思想,渐渐地约定俗成,产生记忆互相会意、能够互相交流的符号,逐渐抛弃结绳记事的落后老习惯。汉字,当初是单个的图画,先是产生记物的图画,如用⊙ 代表日,用 ? 代表月,而后是出现记事的图画,如日加月就代表明亮的状况。用一、二、三代替了结绳记事的数量。汉文字从象形图画渐渐简化、规范,笔画逐步脱离图画,逐渐变得抽象,采用规范笔画求得会意的造字法,最后定格为“六书”。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汉字“六书”规范后,并没有阻碍汉字的发展。发展汉字,首先是增减笔画,移动笔画位置,以增加字数,以求字数量的增加,词的增加,能表达言语的更多意思。各地约定俗成的不同,也就产生了异体字。语词各地发展不平衡,要求有更多的字来表达语词的意,但是找不到现成的字来表达,于是出现了转注字、假借字,借现有的一些字,来表达语言中出现的特定意思的词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古汉语比古汉字丰富得多,古汉语发展比古汉字发展更快,古汉字跟不上古汉语的发展。
      至于字体,从甲骨文、金文、大小篆到隶、楷、宋、行、草,只是书写方式方法与体制的改革、改变、发展而已,与文字本身发展来说,有关又有区别。
      汉语是不断发展的,汉语的发展是人们随着时代发展变迁,产生新的思想交流的需要。汉语发展活性比汉字发展活性更多,灵活性更多。人们嘴一张,随表情手脚身配合所发出的声音,人们听了、看了,比较立竿见影地即时理解。而假如要用一个新的文字来表现这个新词,则需要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这需要一段较长时间。
      古汉语发展速度比古汉字发展速度更快,但是,各地同时也极力发展汉字来适应古汉语发展变化。由于各地增加的汉字代表一个汉语新词造出的汉字不同,就产生了异体字。所谓异体字,就是不同的汉字,读音相同,表达的汉语词意相同,但字的结构笔画不同,写法不同。这是汉语区域地方大,人数多,形成约定俗成条件不同的结果。
      异体字,造成大面积、大多数人相互交流的障碍,但它至今还留在古典籍、古书中,这就要有一定字典来专题解释,以便后代人来读懂这些古典籍。而现代人书写新的文字作品,就应当用现今规范的文字来写,就应当去异体字。
      汉语言是活的,而汉字,相对来说,是死的。但汉字记录了语言,又因此,延续保留了语言,即使是几千年前古汉语的语言,死了几千年的古汉语语言,对于今天来说,又还能复活。语言和文字的这种辩证关系、辩证发展关系,非常奇妙,自从产生文字以后,语言和文字互相依存,互相保命,互相结合,保存保留着历史文明。
      近现代、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国际交流的发展,加快了汉民族的语言、文字发展速度。这种发展,有必然性、必要性。对于交流来说,对于民族性来说,这种发展,存在着有利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要辫证地来看,来对待。首先,要看到必然性、必要性,同时,也要看到,出现混乱的一面,有必要予以规范的一面。规范,有利于交流。这是一切语言工作者、文字工作者应当注意到的。对外来词,多数人是把它中国化,用中文字(不仅是汉字,也包含中国存在的民族文字)来表达(表示),再在括号内录上外文字表示外来词;但有的人不译成中文,直接把外文列在中文之间,给中文读者留下困难。用汉字创造新词表达新意,是创造!字、词创造,是有科学规律可循的。已有现成规范的汉字、语词来达意,就没必要再造。有人玩弄假聪明,故意用其他字词来“幽默”一番,这不是古人那样,使用转注字、假借字,而是故弄玄虚,有意制造言语、文字混乱,还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创造!这样使用汉字,很不严肃,不是幽默、聪明,而是流里流气,自己降低了自己的人格,是种文化腐败!例如,有人这样用词:


“有没有"变成了“有木有”……还有很多!
      有人叫喊:“救救汉语!救救汉字!”我说,还没到混乱非常严重的程度,但也有值得语言文字专家和有关部门站出来进行规范工作的必要。
                                                                                2014.2.16

                   (题图选自网络)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9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6-11-5 19:28:09
文章评论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1-5 16:43:14) 
内容丰富,开眼界了!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1-5 16:43:14) 
内容丰富,开眼界了!
在线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