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混元气(一)

 逸心茶舍 2016-11-07
人的混元气
  
   在宇宙万物之中,人可以算是万物之灵了。人和万物,包括和其他生命的根本不同点,是人具有高层次的意识运动。人的意识的形成,一方面由于他的自然特性,有比较系统完整的生理机能与器官,如眼、耳、鼻、口、舌、身各种感官机能、心理机能、大脑皮层的思维机能、调节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作用的激素机能等等,构成了宇宙中最复杂、最周密的人体机能组织系统。另一方面还由于人的社会性,就是说人的生命运动,不能离开与社会的交往活动,如和社会集团、国家政府机构的交往,在生产、生活各领域和各阶层人士的交往等等。因此,人的混元气必须包容这两大方面的特性。我国古人经常提到人的真气或元气,所谓真气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意思是真气乃先天之气与后天水谷之气并和混成充斥于全身。所谓元气是禀受于先天,受后天荣养而滋生,由先天之精所化,发源于命门,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为一身生化的动力。意思也是指元气由先天之气与后天水谷荣养之气并,融溶合化而成。由此可见,古人对真气、元气的理解都认为是由先天之气与后天水谷荣养之气融化而成。都没有提到人的社会性,即人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特性。而混元气理论认为标志着人的整体特征的人的混元气,除以上所谈先天之气和后天水谷荣养之气外,还应该包容人的社会性,即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特性。这一点对认识人的混元气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中医还讲到人身有经络气、脏腑气、营气、卫气等,这些气都是指在人体内部起着特定作用的气,如营气是由水谷之气化为更精细的部分,行之于经脉之内,起着供应体内营养的作用,故叫作营气。卫气是由水谷之气中较为慓悍的、流动较迅速、运行在经脉之外,起一种护卫作用的气,所以叫卫气。《黄帝内经·灵枢》中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这些和混元气都不相同,它们只能描述人体器官的某一部分特性,而混元气则描述人的整体特性,我们必须加以区别。
  
   人的混元整体
  
   宇宙中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混元整体。尽管混元论与整体论是从事物的两个侧面阐述的,但两者是难以分割的。所以当我们讲述人体这个具体的混元整体时,就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阐述了。
   Ⅰ  人的混元气
   人的混元气也叫做人混元气,它是作为整体人的本质,即“我”的真实存在。人混元气是一个由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混化为一的、由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混化为一的混元整体。这一混元整体在人身上有三类表现形式,一是有形的实在的肉体,二是奇妙的神意,三是贯穿内外、连系形神的气。下面分别论述之。
   一、气
   气是人体混元气的基本存在方式,它无形无象,充斥在人体各组织中,弥散在有形实体的周围,它是人体混元整体的体现者。
   (一)气的特点
   1、全息性:人的全部生命信息都蕴含在人体混元气中,它可以和各具特色的组织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混化,形成有形之体,也可以通过脑细胞来充养意元体——精神活动。
   2、运动性:人体混元气可以在全身流动,流动的动力可以是各组织器官(以致于细胞)活动的驱动或牵引,也可以是意念的驱动。
   3、集附性:指无形之气多集中与依附于有形之实体及其周围。   
   4、聚散性:可随形体结构需要与意念活动的指令而聚散。
   5、能量转化性:气有不同于各种能的形式的能量,姑且称之为混元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不同形式的能。
   (二)气的分位与功用
   根据气的分位与功用的不同,把无形无象的人体混元气分成三部分。
   1、躯体混元气:我们把分布在周身组织(包括躯体、内脏与脑等组织)中,供细胞自身生命的生长、繁殖、代谢与体能消耗的这部分混元气,称作躯体混元气。它以脐内体腔中的下丹田为其中心,可以随意念引动到全身各处。练气功首先就要强化这一部分气的功能。
   2、脏真混元气:我们把维系人体内脏特有的分泌功能的混元气称作脏真混元气,它一方面保证内脏各种“无中生有”的分泌功能的实现,从而分泌出各种实体物质;另一方面,它对人的精神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它以胃脘深处的混元窍为其中心,它不受常人的意念支配。
   3、意元体:我们把神经细胞(主要是脑神经细胞)的混元气形成的一种质地高度均匀、具有反映性、记忆性、主动性、搜索性等特殊性质的混元气,称作意元体。意识活动是意元体内的活动内容与过程,它能渗透到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中去,对全身生命活动有主宰作用。
   一般而言,意元体属于神的内容,鉴于它也是混元气的一部分,所以在这里一并介绍。躯体混元气与脏真混元气仅有微细不同,并无实质区别。其差别只是在不同部位所起的作用不同罢了。譬如,躯体混元气在供应细胞代谢时,组织细胞中产生各种酶的过程,也属于无中生有的过程,只不过这一过程不像内脏分泌的各种物质更有独立性。躯体组织的细胞产生的各种酶是为了满足组织本身代谢过程的需要;内脏的组织细胞分泌的各种物质则不是直接满足内脏自身代谢,而是满足全身生命过程的需要。满足内脏细胞自身的代谢的气也属于躯体混元气,它和供应分泌过程的气难以区别。至于躯体混元气可以受意念支配,而脏真混元气不受意念支配这一点也不是绝对的,通过练功,内脏的混元气也可以听命于意识。于此更可看出,它们本无区别,都是人体混元气的一部分。我们只是为了讲述方便,为了指导练功的方便,才依据分布部位与功用的差别而分别命名讲述而已。
   二、形(精)
   形是人体混元气凝聚成实体物的表现,是人体混元气中所包含的标志着人的本质整体特性的时空结构及功能通过聚合成实体物被淀积固定下来的表现。一旦无形的混元气聚合成有形之物后,无形混元气就被“压缩”到实物之中。在实体物周围尽管还有该实体物的混元气场,但它的密度、范围是受实物制约的,与原来未凝聚之前的“自由”状态有了巨大差别。鉴于形是人体混元气凝聚而成,所以人体的形中也有全息特性。这一点在上一章的《人体整体观》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再重复。这里只拟把精的全息性做一简单介绍。
   气功理论里讲的精虽然包括一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但这里主要是讲男女生殖细胞这一特殊的精。
   众所周知,人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而受精卵则是由精子与卵子结合而成。精子和卵子结合可以发育成人,表明精子和卵子中有发育成人的全部信息。但不是一个精子或一个卵子就包括着这全部信息。是否精子和卵子中各一半呢?现代科学证明,精子和卵子各具有23条染色体,结合后形成23对染色体、形成完整细胞。尽管如此 我们认为,还是说两者互补为好,即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形成一个互补的混元整体。譬如,生物遗传学证明,受精卵的性别差异,取决于精子染色体的性基因是x还是y,而不决定于卵子染色体的性基因x(这说明卵子的性基因x与精子的x性基因不等同,不然的话,两个卵子也能结合形成新的生命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似乎精子的性质在受精卵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说明,精子的染色体包含有新生命的决定性的信息。从另一方面来看,卵子对受精卵发育又起着主导作用。譬如,精子在未进行减数分裂时,也是23对染色体,而且性染色体具备有x与y,为什么它不能单独发育成新的生命,而只有分裂后和卵子结合才能发育成新的个体,这表明卵子的23条染色体对发育成新生命是不可或缺的。不仅如此,卵子的细胞质也是产生新的生命不可或缺的。如前所述的熟爪蟾的小肠细胞核植入蟾的卵细胞中,可孵化出新的蝌蚪的实验,充分证明卵子的细胞质中有新生命生长发育的决定性因素。至于对新生个体生命来说,到底是精子的因素重要,还是卵子的因素重要,我们说不能这样分,两者是混元整体的互补内容。因为两者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全息性的,又都是全息的互补的半边,只有两者结合才形成一个混元整体的全息结构。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肯定,精子与卵子在新生个体的形成与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等同的,两者是一整体的互补的对立统一体。它们都有生命的全息性,成熟的精子和卵子是男女两性的功能差异的集中表现,淀积着男女两性混元气的精华。或问曰:男女混元气有质的差异吗?是的。两者似乎一样,但其性质有着对立的因素,这可以从妊娠实验中得到证实:把孕妇小臂平放桌上,掌心朝上,实验者手持一条线,线的另一端拴好一个铅笔头,约1cm长,将铅笔头悬于桡动脉上方,距离约一公分,稍停一会,铅笔头就会自己飘动,若顺动脉的走行方向往返飘动,则是女胎,若与动脉呈横断方向往返飘动,则是男胎。此实验还有另外复杂内容的做法,这里不赘述。
   正是因为精和卵都是人的混元气的精华,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当人体的精充足时,一方面它周围的混元气场的强度也随之强大;另一方面,精可以化成全息性很强的气,使人的混元气的全息性得到强化,精力就相应地旺盛。中医讲下丹田为生气之源,气功中讲两肾中间为混元神室的道理就在于此。如果不知保持精的充足而频频泄掉,不仅使全息混元气场的强度减弱,而且使很多的人体混元气迅速凝聚成有形的精,减少对周身各部的充养,从而降低人体的生命功能。若能使旺盛了的精形成的全息混元气场滋养全身,则人体生命的全息能力就会得到强化。
   三、神
   神是人的最高级的机能,是人生命活动的统帅,是意元体的活动形式与内容。意元体是由具有特殊功能与结构的神经细胞(尤其脑细胞)的混元气形成的。也就是说,神是混元气的特殊的存在亦即运动形式与内容。对此,传统气功中也有类似论述,黄元吉曾说:
   “尤要知元神无迹,元气中之至灵处即元神也。……由此推之,视听言动,日用事为,无在不有元神作用,但有意者属识神,无意者属元神。”(《乐育堂语录》)
   《抱混元仙术》中也说:
    “盖混元之体,纯一不杂为精,融通血脉为气,虚灵活动为神。”又说:“元神至灵至圣,主宰万事。”
   那么意元体是什么样的混元气呢?生理解剖学告诉我们:神经细胞是有异于一般的生物细胞的,它在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不仅有一般生物细胞吸收、排出实体物质(如水合离子、分子、有机分子)的功能,而且加强了接收和发放以能量为载体的信息的功能。这就使神经细胞具有了更广泛和外界联系的渠道和内容,而且这种功能随着神经系统的进化而不断完善。混元整体理论认为,任何实在物体都是该物混元气的有形的凝聚态,在其周围还有稀疏的弥散混元气。鉴于此,当神经细胞密集到一定程度时,各神经细胞周围的混元气就互相渗透,连结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既受神经细胞变化的影响,也可以反作用于神经细胞。动物进化到人,神经系统高度发达,而且有了精密的分工,从而使得神经细胞接收、发放能量和信息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众多神经细胞周围的混元气连成的整体也极大限度地增强,功能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它不仅可以反映外界事物,而且可以反映自身内部的种种变化(这是意元体中多层面可以彼此反映的结果)。于是它有了相对独立性,对此我们就不再称之为混元气,而称为意元体也。
   鉴于意元体有全息性、记忆性、反映性、运动性、选择性、聚散性、穿透性、主动性等特性,所以对人体的全部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它决定着人体混元气的整体特征与本质。如果说有形的精中淀积了人的生命全息,那也只是自然的人的全部信息被有形之物固定下来的全息。那么意元体中的全息,则是包括了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的整个生命活动的全息,主要是无形的信息贮存(有相当多的内容也被内聚到脑神经细胞有形物质中)。人们的意识活动是概念(词汇)这种特殊信息的形成与主动运用的过程,它是区别于动物的脑混元气的根本所在。动物虽然也有神经活动,也有脑细胞的混元气,并借此识别事物,但它尚未形成完整的独立活动,而是依附于整个生命活动的,或者说动物的神经活动只是整个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而人在神经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立的精神活动,而且生命活动成了完成精神活动指令的手段与过程,使生命活动成了在精神活动支配下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行动。人体混元气,既可以按生命活动的规律变化,也可以按照精神的指令运动与变化,这是一般动物难以企及的。
   神对生命活动的主宰,在常人常态智能状态下,主要是通过神经活动来完成的,神经细胞的突起(树突与轴突)的终末遍布人体各处,意元体笼罩着整个神经系统,因而意元体的任何信息都可以借神经细胞传输或直接传输到全身各部以主宰其活动。
   四、精、气、神的关系
   三者都是人体混元气的不同表现形式,有着共同的特点,如全息性、聚散性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气可以充养形(精),可以聚集为形;有形之形和精可以转化为气。在人体内这一有无相生的过程时刻都在进行着。练气功特别重视这一环节,因为在转化时,混元气的形态、功能都将发生变化。有无相生之时的混元状态不仅是均匀态,而且是紧密联系着形、气之变的匀态,此时加以轻微的扰动,即可显著地影响其变化。如何影响它呢?意识可以穿透并引导其变化,因而无论是练功时,还是治病时,用良好的意念对有无相生之过程予以引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可逐步达到“虚实相通,是谓大同”(《化书》)的境界。
   神不仅需有形的神经细胞做依附,而且需气来充养。鉴于躯体混元气可受形的局部性的影响,因而充养神的气必须是在体内进行了精加工的气,具有高度全息性的气。此气主要产生在生殖之精的有无相生的过程中。传统气功中于活子时(性兴奋)采药归炉,不使精气外泄,称为“还精补脑”,其理即此。孩童时性机能尚未成熟,何以养神?孩童的性器官虽未成熟,但身体内有另外的发生精气的机能(注意这里说的精气不是生殖之精,而是属于元精的内分泌的有关内容),男性幼儿睡觉时阴茎勃起即其象征,此即老子说的“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之道理。虽然如此,孩童时神之功能终归是不完善的。神的完善与精的成熟基本是同步的。那么气功不练下田,又如何增强神的功能呢?我们充分发挥神意主导气与神聚气的作用(这是神对气的又一作用),集聚大自然中的初始混元气以充养之。对于气能随心意变化,《文始真经》中说:“气缘心生,犹如内想大火,久之觉热,内想大水,久之觉寒。”又说:“心之所之则气从之……我之一心,能变为气,能变为形……”这是还未被人们认识与掌握的神妙而深奥的道理。虽然传统气功中亦多以自身之精、气、神为修炼对象,却不知修炼混元祖炁,但有不少修炼有成者已认识到,“要修大道,非得此真虚元气不能也。”“此气乃空中虚无元气,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此也”(《乐育堂语录》)。《玉诠》中也说:
   “修炼之法不守心而守气,气从混元之初而结,先天地而生,始阴阳而立,所以一合一辟,从无极中剖出玄关一窍,气应合阴阳,故曰祖炁。”
   气功不练下田,直练中、上二田,正是依此来指导练功的,是直接以先天大自然混元气来充养形神的。
  神是形(精)气的主宰。
   总之,精气神三者都是人的混元气的一部分,从发生学来看,无形的混元气生化有形之人体,有形之人体又产生了无形的意元体——神。在人的现实生活中,三者互相依存、转化,保证人的特有生命活动的正常的进行。另外,三者呈渗透包容存在,譬如,有形的实体本来就是无形混元气的凝聚态,不仅在它内部与周围可形成混元气场,即使未凝聚的混元气也可充斥其中。意元体是更精细的混元气,它既可以通过神经细胞的混元气而渗入各部组织的混元气中,也可以直接贯穿与之兼容。人的有形实体中,既包容着无形之气的内容,也包容着意元体的内容。只是我们尚未能完全掌握它们的规律,所以还不能自觉运用它来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服务而已。
   Ⅱ  人的混元气的分布特征
   这里说的人的混元气的分布特征,是指无形无象的这部分狭义的混元气的分布特性。
   一、与有形的人体结构的一致性
   鉴于人体混元气中包含了人体时空结构的全部信息,而且这一特性是在受精卵阶段就被定型了,尔后胚胎的发育都是这一定型结构的信息的展示,所以在成人身体里的混元气的分布与人体构型是一致的,即形体的任何部分都充斥着混元气,在形体周围也有弥散存在的混元气。须知人混元气是一整体,它虽然受形体的影响,但又有一定独立性。如前所述,人体是混元气在发育过程中混化、聚集成的有形之体,所以人体混元气的分布与先天的造形结构相一致,比如人的躯体、内脏、五官、四肢的特征,先天是什么样子(如有的人有四个或六个手指),那么,人体混元气的分布也就随之异常,与造形结构保持一致。如果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丢掉了一个手指,不能改变人混元气按先天形成的分布规律。在失去手指的位置,仍有标志该手指混元气的造形分布。这已得到了生物光照相的证明。
   二、在有形的人体内外,有人体混元气的气态人形结构
   这一特征是人混元气在不同层次、聚成不同程度的形的结果。
   (一)在人体的外周有人混元气形成的较稀疏的不太规整的气态人形。也可看作是人体的混元气场。在皮肤外约3~5cm(最多不超过10cm),有一层气,似乎是沿人体垂直轴分布。它直接反映着人的形体的状态,一般来说,体格健壮者这一层气也较充实,在此层气外,有一层稀疏的气(它是通过第一层气外逸形成的),环统周身,它与内气的充实有关。再外面还有一层更稀疏的气,似乎是有往外放射之性。意识活动对人这“三层气”都有影响。练功后可强化体外气态人。
   (二)在人体内形成的混元气的气态人形。人体皮肤的真皮与皮下的膜络,相对深层的肌肉、骨骼等组织,有更多的混元气充斥着,由于与形体的结构相一致,似乎在有形的人体内,还有一个气态的人。练功到一定程度,可以察知这一现象。传统气功中所称的法身,基本上就是指人体内外的气态人而言。鉴于人体混元气受意念支配,因而这一气态人的形状、大小都不知不觉地受意念的指挥,心念一动,则变化万千,对此,传统气功中多称仙、佛、魔、鬼现身,其实就是人体混元气不同层次的造型变化。
   三、人体混元气分布的不均匀性
   人体混元气在整个人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来说,功能旺盛(强度大小与经常性的程度)的地方混元气多,组织疏松的地方气易通过与集聚,这是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其不均匀性表现在:
   (一)人体有三个密集的中心,躯体混元气集中在脐内,脏真混元气的中心在混元窍,意元体的中心在脑中。下分述之。
   1、躯体混元气的中心在脐内相应的体腔。如前所述,躯体混元气的职能是供养躯体各组织细胞的自身繁殖与保证各组织特有功能得以实现。它为何会集中在脐内的部位呢?
   ①人从外界摄取的混元气,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有形的食物中获得的,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位置相当于脐与脐下,食物中的混元气在解体变成人的混元气的过程中,首先表现在这个地方。从先天来说,人在胎儿期间所需的营养与废物的排出,都是经脐带输送到胎盘和母体进行交换,也就是说,胎儿在生长过程中摄取的混元气是由母体通过脐带输送的。因而脐处成了混元气的集聚与出入之门。
   ②成人的睾丸、卵巢虽然离脐较远,但从胚胎发生学来看,睾丸、卵巢与肾都源于尿生殖嵴,在胎儿内脏形成时期,睾丸(或卵巢)的位置在肾的内侧,这一位置相当于脐的深处,尔后逐渐下降,男性的左侧睾丸的静脉至成年仍与左肾静脉相连,可见两者关系的密切。鉴于人的混元气的分布保持着与人体先天结构的一致性,所以保证睾丸、卵巢各种功能活动的混元气集中在脐的深处,后世又称之为命门,对着背后的命门穴部位。当带有全部生命信息的精将要化生时,混元气就是在这一部位集中与生化的。爰清子《至命篇》曾指出:“两肾之间,混元神室也。”《难经》也说:“生气之原者……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一名守邪之神。”还说:“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从这些论述中不仅可以了解到维持生命活动的混元气产生、集中的部位,而且可以看出它与我们的混元理论是完全一致的。不过我们称述的躯体混元气集中于脐,不仅是先天之气的肾间动气,而且也有后天的水谷之气,所以这里是先天气与后天气生发、集中的地方。
   ③腰部(尤其是腰部的脊柱)是支撑身体重量的中心,是维持身体平衡的支柱。它是人体形体运动的关键部位,它关系着全身运动,它需要更多的混元气的充养,这也是使混元气向脐部集中的原因之一。
   2、脏真混元气的中心在混元窍。脏真混元气主要指心、肝、脾(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胰与消化腺)、肺、肾的混元气。各有专长的五脏之气怎么会集中在混元窍呢?一方面,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同一性,都接受来自全身各处的物质,如心脏接受全身的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同时又运往周身;肺脏接受全身各部产生的二氧化碳,并把氧运往周身;肾脏接受全身血液与排出的代谢废物,并把肾产生的多种激素运到周身;脾脏消化(包括消化道功能)水谷,并把其精微运往周身。现代医学证明,每一内脏都产生一定的内分泌素以供养全身,而这一切都需要五脏进行有效地混化以保证它自身与整体的统一。对于五脏自身进行的混化以形成脏真混元气,将在本章第四节讲述。另一方面,内脏的混元气必然充溢到它自身周围,混元窍地处五脏的中央,五脏外溢的混元气可在这里汇聚,更重要的是膈肌的上下往返运动,把充溢到五脏周围的混元气连成了一体,汇聚在混元窍。鉴于这里的气已没有先天后天之分,而是经过了混化的混元气,更有利于无中生有的混化运动。
   3、意元体的中心在神机窍,神机窍在头的中心,念“神机”二字时头内有动触的部位即是。意元体是由脑细胞混元气形成的特别精细的混元气,它散布周身以及人体以外,与初始混元气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有一个中心点,似乎是整个意元体的枢纽与发轫点。在常人层次这一作用被各种感觉信息(或其他强烈信息)牵引而使集中力量分散,未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二)躯体混元气的分布可随意念变化
   当意念集中到某一部位时,混元气就向该处集中,久而久之,该处的混元气就比较充足了。比如人的手是经常使用的,也是和意念合作最多的,因而手上的混元气较充足,而且受意念支配的效果也较明显。现代生物光照相证明,当意念集中到手时,手上的生物光有明显增强。人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身)也是混元气集中的地方,集中的程度与每个人哪一器官的偏用有直接的关系。
   (三)躯体混元气在皮肤与膜络的部位较充足
   膜络指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表面的膜,由于这些膜上有很多血络(即细小的脉管),故称膜络。由于混元气的内外混化过程,无论内气外出,或是外气内入都需经由皮肤或粘膜,人体内各组织器官进行混化则需经由膜络,因而皮肤与膜络成了混元气内外交通的要道。另外,人在日常生活中,意念的外向性质可引导气的流向,使之趋向于外,不是引导进入人体深部。而且常人躯体气的快速调节,如快速集中到某一部位,是在意念的引导下,从丹田经由有关膜络完成这一运输的。现代科学对中医理论的经络研究表明,经络现象表现最明显的部位是在皮肤与皮下组织,与混元理论所说的膜络吻合。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膜络,还包括骨膜、肌膜、血管膜、神经膜、体腔的膜、内脏的膜以及更细微的细胞膜等。
   综观上述,人体混元气的分布,一是受形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一是受意念活动的影响。练气功主要是利用意念对气的影响,来改变人的不完善,使之趋向更高级的健康层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