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伴成都人一千多年的文殊院,原来还隐藏着这么多玩法!

 老树皮sslee 2016-11-08


关于成都的市内游,只有外地人才会去锦里和宽窄巷子凑热闹,资格老成都,都藏在文殊院里。


隋朝时候就建成的文殊院,对于这座城市来讲,是一份长达千年的守护。平日里没有车水马龙的景象,但一到重要日子,这里总会挤得水泄不通。


多数人来文殊院不过是烧香拜佛,但其实这里还藏着许多特别的玩法,在漫游了一整天之后,小编为你们总结了文殊院的5种正确打开方式。


文殊院的正确打开方式
  祈  福  



小编前几次来这里就只有一个目的:烧烧香拜拜佛,求个平安。都说文殊院很灵的,也许吧,在佛祖菩萨们的保佑下,这一年也过得顺顺当当平平安安的。


文殊院最让人感动的是,这里没有比胳膊还粗的高价香,几个大门口都会有这样一个免费取香处,每人3支香,不贪多,心诚则灵。


烧完香总会到右边的这座佛塔下双手合十虔诚地顺时针绕上一圈,给自己积点佛缘。


现在塔前又多了一个小房子,里面可以供奉平安吉祥智慧灯,15元一盏,不贵,架子上满满的都是正在燃烧的灯。


此外文殊院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次盛大的活动,比如每个月第一个周日是皈依法会,不定期举办禅修体验营等。最近将要举办的精进佛七共修法会。


有些法会可能只有信徒才懂得其中的意义,成都人最熟悉的当属每年腊八节的时候这里免费派发的腊八粥,听说去年3天派出了20万份。


文殊院的正确打开方式
  素  斋  



成都到处都藏着好吃的,文殊院的代表当属香园的素斋。洞子口张老二对面就是香园的大门。从文殊院内佛塔边上的小楼也能绕进去。

自助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助中餐,35/位,吃完后如果没有浪费粮食还能获得5元钱的光盘奖励。

另一种是自助小火锅,光锅底就有好几种,但是每天会限量50份左右,去晚了就吃不到了。



自助中餐的菜品很丰盛,虽然没有肉,但是素菜做得也很有味,像小编这种食肉兽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吃一顿,足见得这里的师傅手艺还是很棒的。



除了20多种菜品外,还提供各类主食和小点心,还有玉米、红薯等粗粮,这样的性价比,在外面的自助是吃不到的。


小火锅也有专门的菜品区,配有各类新鲜的蔬菜和丰富的调料。


此外后院还提供点菜式的素斋,价格和档次都高一些,适合商务人士。

文殊院的正确打开方式
  喝  茶  



有成都人的地方总有茶馆,香园的前院被摆上几十个小桌子,满当当地坐了一院子人。

但这里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即使人很多却一点不觉得嘈杂,大家都小声地聊天,连熊孩子也不会乱跑乱叫。


除了接地气的坝坝茶,旁边的长廊里还有更安静,适合看书谈事情的功夫茶,44/位,88/2位,还附赠茶点。


听志愿者说,香园晚上还有师父请喝茶,好像是去抽一个签,签上写着一个故事,拿着它去找师父,师父便一边给你讲故事,一边泡茶给你喝。

故事讲完了,茶也喝完了,你就可以走了。听起来很有趣的样子,以前没在晚上来过这,你们有空可以来见识一下。


这里的茶室不定期会举办免费的普茶体验班,在这里可以学习关于茶的知识。


香园是那种看起来很高大上实则很有包容性的地方,这里有一顿能消费上千的素斋,也有8元一碗的担担面和十几块一杯的坝坝茶,不管什么层次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消遣方式。


文殊院的正确打开方式
  赏  银  杏  



最近我们最期盼的盛事大概就是赏银杏了。别处的银杏都黄了,但文殊院的树好像一点都不着急,还在过夏天呢。

文殊院零零散散分布着许多银杏树,小编走了一大圈,给你们规划了一条线路,等再过些天树叶黄了,就能按这条路线来看。


首先是地铁文殊院站K口出来,还要在左手那条街走个600m左右才到文殊坊。这条街上种满了银杏树。


其次文殊院门口有几棵银杏树,已经露出微微黄意。尤其是大门口那两颗,怎么看都像两对双胞胎。


还有文殊院内各个院子里、大殿前都会有一两棵银杏,树龄应该蛮大了,一棵树的树冠都能遮住小半个院子了。


文殊院左手边的花园角落还有一片小银杏树,栽下应该时间不长,树干像小孩胳膊一样细。 


从花园一直往后走,文殊阁门口有一排挂着编号受到保护的老树,是目前这几个地方黄的最多的了。


一些枝干已经全黄了,地上和草坪里还薄薄铺着一层黄色地毯。估计得再过一两周,才能等到这些树变成最美的样子。


文殊院的正确打开方式
  周 边 美 食  


洞 子 口 张 老 二 凉 粉

洞子口张老二的凉粉,火起来的原因和地段有很大关系。文殊院出来左拐走几步就能看到大大的招牌和摆满各种凉粉的橱窗。


即使是午后两三点,这里依旧坐了满满一屋子人,没办法只好端出来站在路边吃 ,红红的辣子配上黄澄澄的凉粉,看一眼就要流口水了。

地址:文殊院街39号


三 义 园 牛 肉 焦 饼

这家牛肉焦饼算是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老成都味道,听老板说清朝时候就有这家店,到现在已经卖了三代人了。


未炸制的焦饼上有很明显的三个指头印,这是三义园的防伪标识,也是为了纪念发明这种饼的三个哑巴。


等待的间隙老板跟我讲,焦饼一定要在锅里炸10分钟,火候到了才好吃。每天卖到下午五点半,顾客大多都是从小吃到大的老成都。


刚出锅的焦饼外面一层酥脆的壳,咬一口都掉渣。里面的面已经变成土豆泥一般的质感,内馅诚意满满,可以吃到牛肉和筋,吃完满口都是牛肉和大葱的香味。

地址:文殊院对面再往后走的美食街


邱 二 哥 锅 魁

慕名在小区门口找到了邱二哥,因为已经过了饭店的高峰期,外面的柜子空空的。


顺着牌子上的指示在院子里找到了邱二哥的工作室,一个搭出来的简易房间,他每天都要在这里打上一天的锅魁。


邱二哥是个很傲娇的人,我逼逼叨叨说了半天,他只是一边打馍,一边回答“恩,是我”,“你啥事”,“好,慢走”。

啥?你问我啥味道,还没出锅的锅魁都被预定完了,他不卖给我,我有啥办法?!

地址:金丝街45号大门口


山 东 传 统 烧 饼

临近文殊院地铁出口,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小摊摊,挤进去看到一对夫妻在这样一个小车上忙得不可开交。


小编是个北方娃儿,来成都很少吃到地道的北方面食。听这对夫妻讲他们是北方人,半年前开始在这卖烧饼,附近的人照顾,生意还不错。




这种烧饼的制作方式很有意思,将稀糊糊的面饼摊在铁盘上,铁盘翻个面,饼就在炉子里的炭火上烤熟了。


刚出锅的烧饼鼓起一个大大的包,即使排着一堆人,老板还是坚持晾一会再给你。“烫口的东西吃着对身体不好”,老板一边说,一边忙着把刚出锅的烧饼铲下来。


3元一个外酥内软的烧饼吃得我眼泪差点掉下来,家的味道,是这样。

地址:地铁文殊院站K出口,出来直行50米的小区外面

三支香,一盏茶,一顿斋饭。在文殊院晃晃悠悠呆上一天,虽然不至于大彻大悟,倒也能让平时浮躁的心性安定一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