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有三条途径有效缩小城乡差距

 玖玖家政 2016-11-08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有三条途径 有效缩小城乡差距

今日金融2016-10-27

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城镇收入水平稳步增长的同时,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这就要求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显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加农业人均产出,二是减少农村人口。

提高农村人均收入从产出的角度来看又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机械化,农产品种子改良等)二是提高农业人均资本投入量(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于是我们得到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三个途径:一是减少农村人口,二是增加农村资本投入,三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客观上来讲,第一条途径——减少农村人口,这并不是正真增加农业产出和农村居民总收入,只是因为人口基数下降而引起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上升而已。但是农村人口下降会引起其他经济变量变化。减少农村人口的可行方法只能是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居民,而转化城镇居民的农村人口,一般来说是农村的劳动力,非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比例很少。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居民,一方面会降低农业总产出,除非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增加农业人均资本存量;另一方面会增加城镇劳动力。

因此,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劳动力后会增加城镇人口,从而静态的降低城镇收入,但动态的看又会促进城镇产业的发展。进而增加城镇居民总的可支配收入。而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又会提高城镇的消费总需求,城镇消费总需求的提高一方面会提高城镇产品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又会提高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会引起农产品的供不应求,从而农业生产有利可图,刺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从而促进农业生产。

这样就客观上缩小了城乡的内在差距。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