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意山居 孤峰独坐

 禅艺会 2020-09-22

又到一年的酷暑时节,不妨往山里走,到山里居,找到你要的清净与清风。与尘嚣作一段地理上的远隔,更与尘世作一段心理上的分隔,给自己一个孤峰独坐的体验,更给自己一个清心寡欲的沐浴。——纯道题记

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位置。《论语·雍也篇》中记载着孔子的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大致描述出了古代圣贤对于山水的向往之情。

小时候,我们过的生活还是一穷二白。那时候的山,就是穷乡僻壤,就是穷山恶水。这种对于山的理解偏差,现在看来恰恰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心境,从山巅直落山崖而去,跌至山谷。文化的底色没有了,心境自然好不起来。一样的山,一样的水,在圣贤者看来是理想之国;在愚昧者看来却是荒芜之地。

这些年,登的山多了,才真正领略到登高望远的意境,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靠着书本与传说是无法感受到的。曹操的《观沧海》四言诗,描写了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场面宏阔,气势雄浑,笔意纵宕,情景交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宇宙天际、日月星河尽在眼前,诗如其人,时露霸气,可谓中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尚书·太甲下》有言:“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只有自下而上,由近及远,方能高瞻远瞩,大开眼界。对于不知道山高水深的人,你又奈何他如何?给他一棵树,他只看到木;给他一片林,他只盯着树;给他一座山,他只瞅着林。山底之人哪里会知道:只有站在山峰上,才能融天地于一色,容天人于一体。

中国古代禅师,是对山林与山水最为亲近的一群人。从禅宗缘起,禅师们就开始聚众山居。禅宗四祖道信于黄梅双峰山垦荒定居,倡闭门坐而后兴起。道信提倡“择地开居,营宇立象”,以建立固定的传授禅法的道场,结束自达摩以来居无定所、行无定处的游化局面,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道信禅师首先提出“农禅并举”主张,并把出家人种地劳动称作“出坡”,也全因只有山地才有坡度,非山居难以出现真正“出坡”的情形。直到今世,禅宗法脉下的僧人还是更愿意居山垦荒,兴建道场,同为临济宗法脉的台湾佛光山与中台山,分别是星云大师和惟觉老和尚在山中麻竹园和农场的坡地上建造起来的新道场,如今都成了台湾的名山,真所谓“天下名山僧创多”,而非“天下名山僧占多”。

《楞伽师资记》中记载有禅宗五祖弘忍关于山居的一组精彩问答:

又问:“学道何故不向城邑聚落,要在山居?”

答曰:“大厦之材,本出幽谷,不向人间有也。以远离人故,不被刀斧损斫,一一长成大物后,乃堪为栋梁之用。故知栖神幽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目前无物,心自安宁。从此道树花开,禅林果出也。”

五祖弘忍关于山居的精辟论断:“栖神幽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目前无物,心自安宁。”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禅师、士大夫阶层与文人墨客共同的理想目标与生活追求。

在禅宗的重要典籍《五灯会元》《碧岩录》《指月录》中记录了众多禅师诗意山居,影不出山的公案。例如,在《五灯会元》卷四“益州大随法真禅师”中载有:

因往后山,见一古院号“大随”,群峰矗秀,涧水清冷。中有一树,围四丈余,南开一门,中空无碍,不假斤斧,自然一庵,时自为“木禅庵”。师乃居之十余载,影不出山。声闻于外,四方玄学,千里趋风。蜀主钦尚,遣使屡征,师皆辞以老病,署“禅照大师”。

可见,尽管禅师“居之十余载,影不出山”,但趋之若鹜者还是纷至沓来:“声闻于外,四方玄学,千里趋风。”一代禅师,永世禅风,可寻可追,实乃彼时信众的福报。

古代禅师不仅乐于山居,还向往离尘登峰,往孤峰而行。《碧岩录》第二十五则“莲华峰拈柱杖”中有记载:“直入千峰万峰去”,为什么要入千峰万峰呢?只因“为他途路不得力。”一个没有觉悟得道的人,必须更加刻苦,即使爬山涉水也要去到清净的千峰万峰上,独处自修。《碧岩录》第二十六则“百丈独坐大雄峰”则有:

僧问百丈:“如何是奇特事?”

丈云:“独坐大雄峰。”

有人问一个禅师,他死后到何处去找他,禅师说:“仰卧荒野,四脚朝天。”当另一个禅师被人问到涅槃的安静不变时,他说:“落叶随水流,秋月上孤峰。”可见,在禅师心目中,山峰是何等的重要与境界,即便死后也要“上孤峰”。“独坐”与“孤峰”都强调了唯一性,它们即是自己心性的目标,又是自然法性的目标,唯有远离嚣尘,才有清凉世界。

《五灯会元》卷五 “澧州药山惟俨禅师”载:师一夜登山经行,忽云开见月,大啸一声,应澧阳东九十里许,居民尽谓东家。明晨迭相推问,直至药山。徒众曰:“昨夜和尚山顶大啸。”李(指朗州刺史李翱)赠诗曰: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

月下披云啸一声。

《禅宗杂毒海》卷七,志芝庵主写有禅诗:“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那么,为什么古代禅师喜欢于孤峰之上“独坐”呢?《五灯会元》卷四“瑞州五峰常观禅师”中常观禅师的回答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

僧问:“如何是五峰境?”

师曰:“险。”

曰:“如何是境中人?”

师曰:“塞。”

《碧岩录》第四则中说:德山宣鉴禅师到沩山去见灵佑禅师,沩山灵佑禅师正端坐着打禅,德山宣鉴禅师刚喊了一声“和尚”,沩山灵佑禅师就举起拂尘想打他,德山无奈大喝一声,拂袖而去。到了晚上,打坐结束的沩山灵佑禅师问首坐弟子:“今天新来的僧人在什么地方?首座回答说:“当时德山宣鉴禅师就背对着法堂,穿上草鞋走了。”沩山灵佑禅师听后便说:“此子已后,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去在。”

沩山灵佑禅师的意思是说,德山宣鉴禅师是开悟的人,会向往禅境的至高点,“孤峰顶上,盘结草庵”的意境便是一种禅境,无尘无染,清净自在。只有开悟的人,才会做出“呵佛骂祖”的举动,而没有开悟的人,则是不敢,也不能呵佛骂祖的。沩山灵佑禅师所说的“孤峰”表示寂静;“顶上”表示无上;“盘结”表示自主,“草庵”表示拙朴,这都可以说是对禅宗美学思想的高度概括。有一僧人问:“如何是西来意?”禅师回答说:“雪覆孤峰白,残照露瑕痕。”到孤峰顶上呵佛骂祖去,是禅的大境界,而孤峰独坐,也是中国艺术极为推崇的。”

人在自然之中,特别是在孤峰顶上,有一种“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人多逐末不求其本,先得本正,自然风行草偃,水到渠成。”的气势。《碧岩录》七再说:“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这是德韶国师当年呈给法眼禅师的颂偈,法眼看了后便说:“单凭这一颂,你就有资格承继我的宗门。”

其实,古时禅师乐山,今世领袖也爱山。庐山与莫干山都曾经是一代元首的避暑胜地,如同旧时的华山与泰山,是一朝天子祭拜天地,象征与山共存的寄托。古人以“泰山北斗”一词,来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成就卓越、为人敬仰的圣贤。可见,山,不论在出世,还是入世的人心目中,都具有极其崇高的位置,就像地势一样,站在山底,你只能如《诗经·小雅·车辖》所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又到一年的酷暑季节,不妨往山里走,到山里居,找到你要的清净与清风。与尘嚣作一段地理上的远隔,更与尘世作一段心理上的分隔,给自己一个孤峰独坐的体验,更给自己一个清心寡欲的沐浴。

请欣赏独坐孤峰的范宽

范宽 溪山行旅 时长5分53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