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应该如何去死:超越鸡汤的成长必修课

 RomanIns 2016-11-09
ta花了一辈子追寻幸福的答案,却在临死的一刻恍然大悟
啊,天堂的希望和地狱的恐惧!
有一件事至少确定无疑——
这生命将飞逝而去
只有此事是真,其余都是虚妄;
曾经盛开的花儿永远的凋敝。
——《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 


人生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活,二是如何死。


大多数人花了一辈子时间,换着花样折腾不同的活法,以为是在大胆追求自我,到头来却发现并没有多少长进,也没贪到什么便宜。


可是已来不及考虑死的事情,便草草了事,画上句号。


生与死,是人生天平的两端,大多数人的困惑来自于天平的失衡。 
死亡价值观的三个核心命题
中国人的文化里对死亡存在着不少忌讳,在生与死之间树立了一个深深的隔阂,导致大多数人都没有像样的机会去考虑如何死的问题。

而在很多文化里,死亡并不是作为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存在,例如日本人可以将墓地安放在公寓楼下,也比如宗教。

宗教可以引导一个人”更勇敢的'面向死亡。宗教的意义在于让信徒不再一味的恐惧死亡,而是获得在死亡后也可以进入极乐世界的信仰与希望。

但我并不倾向通过宗教信仰来取代个体对死亡的严肃思考。宗教可以是一个人在理性思考后的选择,但不应该是统治理性的工具。

对死亡的严肃思考(而非宗教思考),大可不必沉迷于神秘主义里,而是可以简单的从下面三个问题出发:

  • 你是否能接受明天甚至马上死亡的现实?

  • 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为他人(包括陌生人)而死?

  • 你是否希望死后有人铭记?


这是关于死亡价值观的三个核心命题。 
理解死亡的不确定性仅是第一步
人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无法接受死亡的必然性,相信死亡是一种必然也是现代文明开启的重要标志。而至于是否愿意为他人而死,迄今为止所达成的最大共识不过是愿意为了本教义或信仰下的神灵而死——这常常也仅是停留在宣誓的层面。

要让后人铭记更是一个非常奇特的观念。许多人将这一点视为完成死亡交易的筹码。但生者对死者的评价,终究不过是生者的自寻烦恼而已,人死之前还要为此操心惦念,也实属一种恋恋不舍。

我自己也有过以为要死掉的心理体验。在苏格兰的时候,一个人下雨天去爬三姐妹山,结果因为大雨和大雾而迷路,几次差点冲下90度的悬崖。那时我想如果自己死在这里估计很难有人发现。那些新闻报道中独自进山失踪的人应该也就是差不多的情况吧。

有时我会到一些祭祀网站或在线墓碑浏览,在这里你会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当你看到那些年轻鲜活的生命只能终止于一张图片时,会意识到死亡是一种不期而遇的结局。

尤其是当你看到,有的人每天都在上面留言和倾诉,数年如一日,那种对死者的留恋和怀念将深深的震撼你。

但理解死亡的不确定性并随时做好生命终止的准备,这只是重建死亡价值观很基本的一步。


大多数人在经历过频死或者目睹死亡之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仅是作为人的基本情感属性,其实并不值一提。 

对死亡的严肃思考才能更快成长
而真正涉及到人生格局的则是第二个命题: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为他人(包括陌生人)而死?

我不打算将其跟信仰或者宗教联系起来。我只想让你简单的去思考:当你偶遇一个危在旦夕的陌生人,有多大程度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他的生存?

你会权衡这值不值得,例如你会寻找他本来就不如你健康、聪明、富有和礼貌的证据,然后觉得不值得牺牲,又或者你觉得自己救不了别人,那实在不是一个聪明的交易。

当然,我不能用圣人的方式来要求凡人,更不可能给出一套标准答案。但我强烈建议每个人都尽快用剩下的时间来认真思索这个命题。

人生的困惑说到底就是关注自己太多,关注他人太少。

对生的渴望只会加剧这种困惑,而一旦从对立面的角度展开,世界会变得更加清晰和简单。你的生命亦会更有力量。

我以为一个人要想活得更好,得用大半生的时间去严肃地考虑死的问题;一个年轻人要想成长的更快,对死亡的思考比任何教导和心灵鸡汤都来得更有效力。

因为做好了面对死亡的心理准备,你就不太可能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慌张与恐惧。

因为做好了为他人赴死的准备,你就不会纠结于自己的小圈子、小格局里。

我们并不见得非要经历大起大落才能成熟和完美。


如何活的更好这个问题是不会有答案的,只会徒增烦恼。


既然如此,何不尝试一下我的建议:对死亡的严肃思考更有可能让我们更好的与自己相处。


ta焦虑、迷惑和胆怯
但依然没有放弃自我拷问的勇气
ta艰难地将人生的圆圈向外扩展
但常常受挫并感到彷徨
终有一天,ta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于是,ta与ta们同行
传递温暖的理性
海松,财经专栏作者,大学老师,创业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