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 | 选个耳塞原来有这么多学问!

 笛韵悠然 2016-11-11

入耳式监听耳机(耳塞)的成本低、声音干净,而且市场上售卖的入耳式监听耳机的种类繁多,对于大多数需要在舞台上监听的音乐人都希望拥有一对。与传统的监听音箱相比,入耳式监听耳机确实有不少缺点和好处。但对于大部分音乐人来说,依然对入耳式监听耳机存在不少误解。




下面,“影音新生活”将详细分析入耳式监听耳机的误区,望大家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误区一:

“监听耳机能解决一切监听问题”


监听耳机的功效有时被过分夸大,特别是表演者因为对舞台系统的现场返送效果不满意,寄望入耳式监听耳机来解决,这正是其中一个错误的观念。无论是监听音箱还是监听耳机,只要输入音源没有经过调整,那么输出一样会受到影响。


其实,根本的问题在于混音部分。因为欠佳的混音即便是更换成入耳式监听耳机,表演者听到的依然是浑浊不清的声音,而且耳机亦没有特定的调音系统再帮表演者进行二次校正。更严重的是,由于入耳式监听耳机会隔绝周寰环境的声音,舞台上的乐器声会变得更难以听清,在这种连乐器本来的声音都无法听到的情况下,表演者根本没办法去调整演奏方式。




所以对于监听耳机的音源,则需要与调音师商量如何进行混音处理。如果你是一名鼓手,需要根据一段贝司的节奏进行演奏,假如舞台监听音响的现场返送的贝司低频与鼓有冲突,导致你很难分辨清晰。那么你应该先让调音师针对两件乐器的音色对监听音箱进行调节,如果仍无法靠调节EQ或其它原因,再用监听耳机隔绝低频的干扰,或者只在耳机中放入节奏,以补偿监听。




另外,在大型演唱会或者音乐节演出时,监听耳机的隔音效果还会影响现场互动的情绪。所以我们能看到在一些大牌音乐节现场,如果表演者使用监听耳机的话,专业音响团队会通过指向观众的麦克风将现场的氛围传送到表演者的监听耳机中,一些经过特殊设计的头戴式监听耳机,甚至会有麦克风用于补偿环境声。




不过,戴着监听耳机,您就很难感受到一些低音以及部分声音信息量,如果只用监听耳机不用监听音箱的话,贝司那种扑面而来的物理压感就消失了,这可能会降低你的感知度,影响到表演水平。


误区二:

“有入耳监听总比没有强”




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自然会购入各种性能优越的器材进行演出,特别是戴着入耳式监听耳机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必须要依靠无线系统进行信号传输,这样才能够传输频率响应正常、干净直白的声音。但是这类标准的无线系统会比普通的监听系统昂贵许多,如果说非要增加预算用于完善入耳式监听系统,还不如用少量资金用于添置同等效果或者更高品质的监听音箱系统。


误区三:

“既然花钱买了入耳监听,就一定要时时用上”


花大价钱买回来的东西就一定要经常使用,这是不少人常有的偏见。特别是对于入耳式监听耳机来说,用就要用到实处,比如说在排练或者以往演出时没有任何监听困难,配器间频率冲突问题不大,不需要听节奏等等。




但遇上准备时间不足,无法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音时,那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乐队其他成员进行必要的设备调试。一般情况下,一个三大件乐队装台、试鼓、调音箱、试麦、总体调节和基本监听这一个必须流程就需要至少30分钟的时间,如果还有其他周边或配器那么就更加复杂。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你觉得还应该让出更多时间用于调试入耳式监听设备?


误区四:

“普通耳机也可以用来监听”


无论频响参数多么优秀,普通耳机始终是无法代替入耳式监听耳机,这是由于普通耳机需要购置专门的耳机放大器制作一套专门的入耳监听系统,无论是抗干扰及其它参数上都有一定的差别。更重要的是,普通耳机的隔音效果并不适用于舞台监听中,因为舞台的噪声分贝往往比日常生活的噪声分贝高很多,考虑到人耳受损后无法治疗的前提,还是应该好好入耳式监听耳机比较好。




结语:看似入耳式监听耳机的缺点比优点多,但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入耳式监听耳机的表现远比监听音箱好。所以,音乐人如果有意购置入耳式监听耳机用于搭建舞台监听系统,建议各位先做好事前评估,以及合适的预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