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自1950年以来,主要着装过50式、55式、65式、85式、87式军服,并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在驻港、驻澳部队试穿97式军服。
杨廷欣说,解放军军服在解放前品种单调,各部队的颜色、用料也没有统一,真正意义上的军服系列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军服一般以定型的年份来命名。在各式军服换发后,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不同的修改和补充。
50式军服:首次统一军服制式
1950年5月1日,我军换发了历史上第一套全军统一制式、统一标准的军服,简称50式军服,这也是军队历史上第一次分级别、分军种、分用途装备的军服。它设置有夏服、冬服等,并首次装备大檐帽。官兵在夏服、冬服上衣左胸统一佩戴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的胸标;各式军帽均佩戴帽徽,式样为在镶有金黄色边的红五角星正中嵌金黄色“八一”字样。
这套军服1955年被55式军服取代,但直到1957年才更换完毕,实际上使用了7年。
55式军服:第一套军衔服装
随着军衔制的实施,全军从1955年10月1日开始着“军衔服装”,即55式军服。这套军服设置了礼服、常服、工作服3个系列,军官佩戴军衔肩章、兵种勤务符号领章和帽徽;士兵佩戴帽徽和军衔领章;男军官夏季戴大檐帽,女军官戴无檐帽,陆、空军士兵带船形帽。
除大元帅、元帅外,其他军衔均用纵线和星徽的组合来表达。指挥军官、政治军官、海军舰艇技术军官肩章为金黄色,军医、兽医、技术、行政、军需军官肩章不分军、兵种,均为银白色。陆军领章底色为红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
55式军服在1958年进行了一些修改,如陆、空军士兵的船形帽改为解放帽,肩章底板色彩均改为金黄色。
65式军服:装备时间最长的制式服装
随着1965年5月军衔制度的取消,1965年6月1日,全军换着65式军服。65式军服及其“改良型”71式、74式和78式军服一直用到1985年,是我军历史上装备时间最长的制式服装。
65式军服废除了55式军服的帽徽、军衔肩章、军衔领章和军兵种及各种勤务符号,只设夏服、冬服两个系列。陆军服装为全草绿,空军上草绿下蓝,海军为全深灰。男军人均为立翻领上衣,干部为上下四挖袋,战士为两胸袋;女军人夏服上衣为小开领,两个下挖袋,冬季同男军人。
85式军服:恢复军衔制的过渡
85式军服在1984年定型生产,主要是为了配合1985年恢复军衔制。这套服装设置有夏服、制式衬衣、冬服,样式与65式军服基本一致。全军佩戴帽徽和领章,男、女军官和男战士戴大檐帽,女战士戴无檐帽。
军衔制的恢复最终推迟至1988年,原计划的换装则照常进行,只是暂不佩戴军衔识别标志。尽管85式没有成为第二套“军衔服装”,它仍为87式军服的设计积累了宝贵经验。
87式军服:第二套军衔服装
87式军服是军队现行着装的制式军服。
军队在1988年10月1日重新实行军衔制,同时全军官兵换发87式军服。作为第二套“军衔服装”,87式军服设置了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4个系列,全军官兵均装备大檐帽,均佩戴军衔肩章和新式帽徽、领花或专业技术符号。
87式军服的常服分夏常服、制式衬衣、冬常服3类。夏常服其实在春秋穿着;制式衬衣分长、短袖,在夏季戴军衔肩章单独外穿,女军人可搭配藏蓝色西服裙。男军官冬常服为立翻领,女军官为双排扣西服领。
军官肩章的样式和军衔表示方式基本上采用了55式军服军衔肩章样式,军官礼服、常服肩章版面均为金黄色。
2000年,军队换发99式夏装,主要取代87式军服的制式衬衣,并首次配发贝雷帽。
2004年和2005年,全军士兵先后换发仿毛面料的04式士兵冬、夏常服,颜色调整为与所属军种87式军服干部常服一致,同时改进了版型。
2005年,空军换发了05式常服,颜色改为全蓝灰。
97式军服:07式军服的基础
驻港、澳部队自香港、澳门回归后试穿的制式军服被称为97式军服。
与87式军服相比,这套军服增加了常服、作训服的品种,将87式军服中的夏常服调整为春秋常服,增加了由可佩戴军衔肩章的长、短袖衬衣和夏裤、贝雷帽组成的夏常服,在作训服中增加了体能训练服。
颜色形成系列。陆军为浅棕绿,海军为全白和全藏青,空军为全蔚蓝。
服饰有所突破。97式军服设计了军种胸标、姓名牌、臂章、穗带、帽檐花等服饰。
附:解放前我军军服
1、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从红军时期开始创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红军着装是灰色粗布中山装,干部战士人人佩戴八角帽,而最具识别性的,则是帽子上缀着的布质红五星帽徽和上衣领处的两块红领章。
2、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7月7日发生芦沟桥事变以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实现联合抗日,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红军改编后,服装样式基本上与国民党军队的军装相同,仅以左臂佩戴的“八路军”、“新四军”等布质臂章以示区别,这才算使红军的军装与以前有了一些不同的特色。
图文大部分来自网络,部分早期军装图片来自影视作品,致野一族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