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刺

 昵称18382615 2016-11-12

折叠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具刺灌木,高0.3-1米,具肉质链珠状根; 茎下部少分枝,上部密集多回二叉分枝,幼嫩枝密被短粗毛,有时具4棱,节上托叶腋常生1针状刺;刺长0.4-2厘米。叶常大小叶对相间,大叶长1-3厘米,宽1-1.5厘米,小叶长可小于0.4厘米,卵形、心形或圆形,顶端锐尖,边全缘,基部常歪斜,钝、圆、截平或心形;中脉上面隆起,下面凸出,侧脉极细,每边3-4条,上面光亮,无毛,下面仅脉处有疏短毛。

折叠

叶柄长约1毫米,被短柔毛;托叶生叶柄间,初时呈2-4浅至深裂,后合生成三角形或戟形,易脱落。花两性,1-2朵生于叶腋,2朵者花柄基部常合生,有时在顶部叶腋可6朵排成具短总梗的聚伞花序;花梗长1-8毫米,基部两侧各具苞片1枚;苞片小,披针形或线形。

折叠

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绿色或具紫红色斑纹,几无毛,裂片4,常大小不一,三角形或钻形,长约1毫米,宿存;花冠白色,管状漏斗形,长0.9-1厘米,外面无毛,内面自喉部至冠管上部密被毛,檐部4裂,裂片椭圆形,长3-5毫米;雄蕊4,着生于冠管上部,花丝短,花药紫红色,内藏或稍外露;子房4室,每室具胚珠1颗,花柱外露或有时内藏,顶部(3-)4(-5)裂。

折叠

核果红色,近球形,直径4-6毫米,具分核(1-)2(-4)。花期3-5月,果熟期冬季至次年春季。

本种随不同环境其体态有较大差异,生于阴湿处的植株其叶较大而薄,刺较长,生于旱阳处植株的叶小而厚,刺较短。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分布

国内

产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省区。

国外

分布于印度北部和日本。

折叠 编辑本段 生长习性

多生于阴山坡林下和溪谷两旁灌丛中。生境幽闭,喜散射光,喜较肥沃的砂质或粘质的微酸性土壤,喜湿怕涝,忌温差过大,不耐寒。盆栽应注意水分和光照,忌大肥,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开花结果。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价值

折叠 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茜草科植物虎刺的虎刺虎刺全草或根。

采集:全草及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苦甘,平。

⑴《本草图经》:"味甘。"

⑵《浙江民间草药》:"味甘,性平,无毒。"

⑶《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味苦甘,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治痛风,风湿痹痛。痰饮咳嗽,肺痈,水肿,痞块,黄疸,妇女经闭,小儿疳积,荨麻疹,跌打损伤。

⑴《本草图经》:"理一切肿痛风疾。"

⑵《植物名实图考》:"补气血。"

⑶《浙江民间草药》:"根及花:活血,利关节。治风气。"

⑷《杭州药植志》:"治风湿痛。"

⑸《广西药植名录》:"根:止咳,补血气。治肺病,内伤。"

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尿消肿,活血散瘀。治急慢性肝炎,脾脏肿大。"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用1~2两);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捣汁潦或研末撒。

化学成分:大形虎刺的根含多种蒽醌类成分虎刺素、虎刺醇、虎刺尼定、羟基虎刺素、去甲基虎刺素、去甲基羟基虎刺素、苄基紫黄茜素、茜素-1-甲醚、5-羟基茜素-1-甲醚。虎刺虎刺

民族药志要

僳僳药四曲马此:根或全株治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怒江药》。

畲药老鼠刺,鸟不踏,绣花针,倒翻针,黄鸡脚:根治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龋齿痛《畲医药》。

苗药绣花针,远志:全株用于风湿痹痛,腰痛《湘蓝考》。

瑶药黄鸡站:用于贫血,神经衰弱,病后体虚,疳积。

土家药猫儿刺:根用于风湿肿痛,痹痛,瘫痪,手足不举及牙痛。

选方

⑴治痛风:虎刺鲜根或花一两(干根三至五钱)。煎汁用酒冲服。(《浙江民间草药》)

⑵治风湿关节、肌肉痛:绣花针全草一至三两。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⑶治痰饮咳嗽:虎刺鲜根二至三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⑷治肺痈:虎刺三两,猪胃炖汤,以汤煎药服。每日一剂。(《江西民间草药》)

⑸治水肿:虎刺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⑹治脾虚浮肿:绣花针干根一两,毛天仙果干根二两,陈皮三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⑺治黄肿:虎刺根一两(或连茎叶用一两五钱),野南瓜根一两,猪腰子一对。水炖,去渣,兑黄酒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⑻治痞块(肝脾肿大):一绣花针根一两,甘蔗根七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⑼绣花针鲜根一至二两,羊肉酌量。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⑽治黄疸:虎刺根一两,茵陈三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⑾治急性肝炎:鲜虎刺根一两,阴行草三钱,车前五钱,冰糖少许。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⑿治月经不调闭经:虎刺根三钱,天青地白、长梗南五味子藤各二钱,梵天花根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⒀治奶肿硬块:虎刺根一两,捣冲酒服。(《浙江民间草药》)

⒁治小儿疳积:绣花针鲜根、茅莓干根、醉鱼草干根各二至三钱。水煎或加瘦猪肉同煎服。(《福建中草药》)

⒂治荨麻疹:虎刺鲜根二至三两。水煎,冲黄酒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⒃治手脚烂痒:虎刺全草,研末,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⒄治跌打损伤:虎刺根五钱至一两,用黄酒适量煎服,连服一星期。(《浙扛民间常用草药》)

医药

【傈僳药】四曲马此:根或全株治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怒江药》。【畲药】老鼠刺,鸟不踏,绣花针,倒翻针,黄鸡脚:根治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龋齿痛《畲医药》。【苗药】绣花针,远志:全株用于风湿痹痛,腰痛《湘蓝考》。【瑶药】黄鸡站:用于贫血,神经衰弱,病后体虚,疳积[4]。【土家药】猫儿刺:根用于风湿肿痛,痹痛,瘫痪,手足不举及牙痛[7]。

根、全株(虎刺):甘、苦,平。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痛风,风湿痹痛,感冒咳嗽,黄疸,肝脾肿大,肺痈,水肿,经闭,小儿疳积,跌打损伤,龋齿痛。 花(伏牛花):甘、苦,平。祛风除湿,舒筋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头痛,四肢拘挛。

折叠 观赏价值

虎刺枝叶茂密,初夏白花繁盛,秋冬果实累累,鲜艳悦目。具有形体小巧、姿态雅美、四季常绿、小中见大的特点。是观叶、观花、观果兼而有之的极富观赏价值的常绿小灌木,深得广大盆景爱好者的青睐。

折叠 编辑本段 栽培技术

折叠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有两种:一是每年3-4月播种育苗;二是分离虎刺母体根际发生的萌孽,另行栽植。分株时期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可全株掘起分成数株,也可从根际一侧挖出幼株分离栽植。

折叠 培植

野生虎刺的培植须掌握以下三步骤,方能达到事半功倍,提高成活率。

⑴挖来的野生虎刺一般根系都不多,必须尽量挑选带有毛须根的植株,如只有主根没有须根则肯定难以成活。挑选后先剪去过长的主根,保留笔须根。再进行强修剪。剪除大半部分枝权,并将部分留下枝杆上的叶子也疏去一大半,只留下少数几片叶子即可。原则上是尽可能少留枝与叶,以减少其养分消耗。不要怕枝形不美,待其成活后养护二年就会恢复优美的形态。

⑵修剪好的虎刺不能急于栽种。必须先行水浸法。把需栽植的虎刺用细绳捆起来,放入水桶内,水可用雨水或隔夜自来水。把虎刺的根部及下部枝杆全部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约二十四小时最为适宜。此时根须颜色泛红,即可拿出栽植。

⑶虎刺多生长在山林阴湿处.喜酸性沙壤土。宜栽植在蔽荫处,以晒不到阳光为好。栽植时间以清明前后为妥,不宜过早。

折叠 盆景制作

首先选择粗壮生长旺盛的枝条作为未来的扦插条。在枝条上部幼嫩部分选择切面,在3个茎刺上1-2毫米处切去枝条顶端。由于虎刺茎的芽原基几乎同时分化,最终将分化为3个几乎相同的枝条,让其生长1-2年,使其比较充分生长。在扦插前2个月,将扦插枝条环割,让枝条在环割上端贮存足够的营养,以利于扦插时较快地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出幼根。经上述技术处理的枝条能很快地培育成造形美观的小盆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