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永存三叉动脉(persistent trigeminal artery,PTA)是颈内动脉与基底动脉的胚胎性吻合血管,又名持续性三叉动脉或原始三叉动脉,属罕见的脑血管变异。 【2.PTA的诊断标准】 PTA,一般起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根据PTA的走行路线, 可分为内侧型和外侧型,临床以外侧型为常见。 外侧型PTA多起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膝部后外侧壁,先位于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的下方,后位于三叉神经第1支和感觉根内侧及蝶鞍外侧的硬膜外向后走行,围绕鞍背向外后弯曲走行,经外展神经外下方,在岩床韧带下与基底动脉吻合。 内侧型PTA起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后内侧壁,经外展神经内侧,沿蝶鞍内硬膜外走行,紧贴垂体并穿过斜坡的硬膜与基底动脉吻合。 【3.PTA的分型】 根据PTA后循环的供血情况,Saltzman的分型标准将其分为3型 I型为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由PTA供血,伴PTA吻合点下方基底动脉发育不良,双侧后交通动脉发育不全或消失,即三叉动脉供应与基底动脉吻合处以远的全部基底动脉血液; Ⅱ型为双侧小脑上动脉由PTA供血,双侧大脑后动脉由后交通动脉供血; Ⅲ型为一条后交通动脉供应一侧大脑后动脉,一条PTA供应另一条大脑后动脉。 【4.PTA的发生机制及发生率】 在人类胚胎发育阶段,原始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系统之间有4支暂时性的通路,即原始三叉动脉、原始舌下动脉、原始内听动脉和原始寰前节间动脉。 三叉动脉是胚胎颈动脉与成对的背侧纵神经动脉(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前体)间的胚胎性吻合血管。在胚胎3 mm期(第26天)发生于双主动脉与第1弓动脉的交汇处,因与此时发展突出的半月神经节关系密切而得名。胚胎4mm期,连接颈内动脉与背侧纵神经动脉的三条吻合动脉基本形成,从嘴侧至尾侧依次为三叉动脉、内听动脉和舌下动脉,将颈内动脉的血流引至背侧纵神经动脉并提供大部分血供。当弓动脉退化,三叉动脉被兼并于颈内动脉系统,与纵行神经动脉交通并提供大部分血供。在胚胎5~6 mm期,后交通动脉开始发育,内听动脉、舌下动脉和三叉动脉依次开始退化。7~12mm期,两条背侧纵神经动脉向中线靠拢吻合成一条基底动脉。于胚胎11.5mm期颈内动脉一椎基底动脉间的胚胎性吻合开始消退,三叉动脉为其中最后萎缩和退化。正常情况下,颈内一椎基底间的胚胎性血管到胚胎14mm期均已完全退缩,其功能完全由后交通动脉和椎动脉所替代。如果胚胎性吻合血管未退缩并持续到成人,即成为颈内一椎基底动脉间的永存动脉,其中PTA最常见,永存舌下动脉次之。成人PTA发生率的统计大多来自尸检和脑血管造影,约为0.1%~0.6%,多为单侧发生,左右比例相同。 PTA,一般止于基底动脉远端1/2-1/3的主干上,吻合点近端的基底动脉可完全萎缩或发育不良,也可发育正常。PTA常伴有Willis环或椎一基动脉的发育异常或变异,其中基底动脉吻合点近侧发育不全最常见。 PTA的存在可导致所有或部分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的血供来自前循环。另外,PTA因其血管壁中层发育上的缺陷和血流动力学上的改变,动脉瘤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三叉动脉动脉瘤大部分起于三叉动脉与颈内动脉交界处,但也可以发生在三叉动脉中段以及三叉动脉与基底动脉交界处。 【5.PTA的CTA特征及临床意义】 PTA在CTA上有以下特征: ①减影后的VR图像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基底动脉之间的异常吻合血管;吻合点多位于基底动脉中上部;吻合点下方的基底动脉或椎动脉可发育不良或萎缩;小脑上动脉由三叉动脉供血,大脑后动脉可由三叉动脉供血,也可由后交通动脉供血。 ②PTA可合并动脉瘤,也可合并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成窗等。 ③减影前的VR图像、MPR及CTA原始图像上,显示三叉动脉围绕或穿过鞍背进入后颅窝,向内或内下走行,最后与基底动脉汇合。 PTA临床意义: PTA多数在血管造影、MRA或CTA检查中偶然被发现,一般无特殊的临床症状。然而,三叉动脉与三叉神经相邻,PTA可成为三叉神经痛和三叉神经分布区持续性麻痹的原因。少数病例中PTA可能引起Ⅲ、Ⅳ、Ⅵ对脑神经的不全麻痹,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另外,三叉动脉自身的动脉瘤可对周围结构产生压迫,动脉瘤破裂后可形成颈内动脉一海绵窦瘘或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PTA存在时,颈内动脉系统可能是基底动脉远侧、小脑上和大脑后动脉的主要血供来源,外科性或自发性颈内动脉闭塞可导致脑干上部梗死。另外,如果在鞍区及鞍上区手术时损伤该血管,将可能导致不可挽救的致命后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