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天童老僧 2016-11-15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意大利画家。

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1584年,卡拉瓦乔开始了4年的学徒生涯,师从据称是提香学生的米兰画家西蒙·彼得扎诺。

之前介绍过提香·韦切利奥(1490—1576)他被誉为西方油画之父。卡拉瓦乔的作品里可以看到提香的影子,依靠光色来表现物体。

提香·韦切利奥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把阴暗法进了明暗对照画法」。其实很久以前画家们就运用了明暗对照画法,但是卡拉瓦乔真正确立了这种技法,这种画法加深了阴暗部分,用一束眩目的光刺穿对象。

由此 对物理真实和心理真实的观察成为他获得巨大声望的原因,同时也是他经常不能符合宗教委托要求的原因。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作画神速,看着模特,直接用画笔柄在画布上划 痕迹打底稿。在他那个时代,专业画家对这种方法深恶痛绝,他们谴责他拒绝先打底稿,不美化笔下的人物。

卡拉瓦乔,早期的作品一般都画些半身像,喜欢把事物画得真实可信,具有一种可触感。那些盛着酒水的玻璃器皿,新鲜的水果都能给人一种真切的感受。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微醺的酒神巴克斯

《微醺的酒神巴克斯》据说【如巴廖内(Baglione)等人的观点】是画家卡拉瓦乔的一幅自画像。在绘制此画时,卡拉瓦乔正在生病,所以画中这位酒神的形象多少显得有点憔悴、神情倦怠,完全没有人们想像中的酒神的神采飞扬。

在《微醺的酒神巴克斯》中,卡拉瓦乔的用色技巧让我们不禁想到了提香,他对手部的一些细节处理(如持杯的左手的动态及色彩的微妙过渡)和收藏在乌菲齐的提香的《花神》(flora)有良多相似之处。

尽管人们已普遍认为卡拉瓦乔是一个习惯于突破种种常规惯例的人,但透过一系列的细节,我们还是不难体察到卡拉瓦乔在钻研古典大师的作品时所费的苦心。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的绘画进入成熟阶段后,他画面上的明暗对比更加强烈了,往往背景的空间都陷入阴暗或看不透的黑暗中。人物形象不是部分被吞没,只露出某些部位,就是完全暴露于光照之中。

黑暗部分用棕、褐色来予以表现,在意大利语中,这种技法被称为Tenbroso,即“黑暗法”,或称“酒窖光线法”。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爱用深褐色的画布,以突出暗背景上明亮的人物形象,他的明暗对比法使画面光线具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这种强光、黑影突出了主要物体,删除了繁琐的细节。

在调色时,卡拉瓦乔在亚麻油中加入树脂、松香和松脂精(用松节油溶解),每画一层加一层腊克油,画布底子除了用胶外,还用含铁的胶灰粘泥作底子。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的技法对西班牙画派及意大利17世纪的明暗调子派画家(Tenebrists)影响很大,卡拉瓦乔对强烈的明暗光线的熟知、运用又对荷兰画家伦勃朗产生了重要启示。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