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否走在11月的寒风中裹紧棉袄,想要珍视眼前的生活?

 树悲风 2016-11-16


文:小马哥





也许我们越于所掌握的科技自信,“防患未然”这个词语就显得太越空洞。我们总感觉自己所居住的水泥森林非常牢固,足以保卫我们的生活,感觉灾难,哀嚎,只会发生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




不管怎样,造成我们对灾难麻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人们缺乏对灾难的直观感受,但是谁又会去用生离死别换取一次真实的感受呢?而对具备场景重塑功能的电影就看似具备这种使命:在视觉上还原灾难,从各个角度解析灾难,就能很好的让人对灾难有更深的理解。


最近就有一部这样的电影上映——《深海浩劫》,这部电影是本月院线继《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又一值得期待的美国电影。首映日去电影院看完之后,感触良多。



一部好的灾难片,有时根本无须走所谓的3D形式


《深海浩劫》这部电影改编自2010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6年的光景虽然不长,但足以洗刷人们的记忆。如今提起这次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我能够想起的只是“有印象”而已。


看过太多的爆炸、毁灭、死亡的镜头,心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因为诸如外星人攻占地球,神秘大魔王掌控一切以及变异怪兽肆虐城市的情节再过残酷与暴虐,我们都深知这种情况很难发生在现实当中,而真实灾难改编的电影则大不相同,因为真实场景的还原让你顷刻间明白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保证灾难永不会降临在自己头上




影片由一个普通家庭切入:麦克威廉姆斯是石油钻井平台副经理,他负责位于墨西哥湾的石油钻井深水地平线的维修工作,和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一样,麦克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与妻子十分恩爱,女儿视他为偶像。





麦克与同事安德莉亚、吉米共126人一同在深水地平线平台上负责原油的勘探工作




电影中的前30分钟都在为这场灾难做铺垫,因为我们都已知道悲剧是注定的,只有剧中人浑然不觉:麦克的女儿用可乐罐和吸管模拟原油开采,可乐却喷薄而出。去往深海地平线的飞机撞上飞鸟,带有领带的同事被建议脱掉领带(因为他领带的颜色与最高级别警戒颜色一致)。这些预兆不仅预示着悲剧的发生,还告诉了我们原油开采有着不确定性:通常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迷信又来源于这种不确定性,而规避这些不确定性的最好方法除了确保安全措施到位之外,无他。



讽刺的是,BP石油公司刚刚给吉米颁发了年度贡献和安全奖


而英国BP公司的高管唐纳德为了赶上贻误的工期而一意孤行:他的目的只有榨取利润,企图越过安全检查来追赶进度,他蔑视专业人员吉米与麦克的强烈反对,将平台上126人的生命置于危险当中。




随着海底的气泡浮出,126人像小白鼠一样,被困在了绝望幽闭空间当中:由于稳固措施没有做好,大量的泥浆、可燃气体、原油从管道中喷薄而出,整个平台开始起火,爆炸...




麦克等人置身于火海当中,只得凭借电子机械方面的知识进行自救,逃出生天。




最终麦克等人沉着冷静地应对,终于成功得救,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成功逃离了火海。




获救的人们跪在甲板上祈祷,面对巨大非人的力量,人类只能祈求于上帝。最终这场灾难共11人罹难,影片结尾轮番播出这11人的照片,名字,有童年的片段,也有婚礼的照片,还有怀抱孩子的合照...我们可以看到这11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都同时扮演着各种家庭角色。也许人们缅怀在灾难中罹难的人们并不会对避免类似事件有太大作用,还是有人选择去做这件事,因为这是对社会的责任,也是活着的人的责任。 然而,这场事故所带来的灾难仅仅是一个开端: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发生后,漏油事故附近大范围的水质受到污染,不少鱼类,鸟类,海洋生物以至植物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患病及死亡等。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的渔业进入灾难状态 ,有6,104只鸟类,609只海龟,100只海豚在内的哺乳动物死亡,这个数字可能包括了死于自然原因的动物,所有因深海漏油而死亡的数据断定尚待时日



《深海浩劫》就像任何一部出色的灾难片一样,让你看到在电光石火般的毁灭中逃生的人们,那些丧命的无辜者,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并且当人们回顾影片时会发现,灾难总是始于人手:傲慢者以为拥有了资本就能决定一切、工程师在压力下对工作妥协,以及与生猛的自然之力相比,人类实在脆弱渺小。所有这些无不让你在观影之后深思,走在11月的寒风中裹紧棉袄,想要珍视眼前的生活。





以上,就是小马哥《深海浩劫》首映的观后感

同时博士从桃厂薅了些电影票来回馈广大朋友

本次抽奖活动依旧唯心,依旧不靠谱儿

没有标准,评论里看谁顺眼票就给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