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的遗老们提起湖广总督瑞澂,恨得牙都痒痒

 965330230 2016-11-17

清朝的遗老们提起湖广总督瑞澂,恨得牙都痒痒

这边炮一响,瑞澂连大门都不敢走,随从让士兵从督府后花园的墙上用枪刺挖了一个狗洞,瑞澂一大家子人,妻妾仆役并儿子媳妇,从狗洞里钻出来,逃到了楚豫号兵舰上。此时,门外连起义军的影子还没有呢。辛亥武昌起义,当时的湖广总督瑞,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关键性人物。起义的当口,应该只有千把人。可是,这边起义者的炮一响,他就挖开督府的院墙开溜,一溜就溜到江中楚豫号军舰上,摆开一个随时准备逃之夭夭的架势,一下子,人心就散了。对于瑞,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好感,清朝的遗老遗少骂得最凶,清亡之后,没有一个待见他,没人肯跟他来往。而倾向革命的人,断然不会因为他的行为实际上帮了革命而心存感激,反而一个劲地嘲笑他,说他是个没用的八旗纨绔。还有传说,说他是隆裕皇太后的弟弟,靠着裙带上去的,因此,犯了弃职潜逃的重罪,也没受惩处。其实,瑞虽然也是个名人之后,但跟隆裕却扯不上关系,他是鸦片战争中被视为卖国贼的琦善之孙,将军恭镗之子。事实上,人们可能是把另一个人,名叫瑞徵的,...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看历史》2010年06期
看历史

瑞澂之走

辛亥武昌起义,当时的湖广总督瑞激,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关键性人物。起义成功,占领武汉三镇之后,点校人马,才不过四千人,起义的当口,应该只有千把人。军人未叛和观望者居多数。此时的瑞欲,如果能镇定一点,亲自率军抵杭,群龙无首的暴动者能否成功,实在是未定之数。哪怕他学叶名深,来个“不死,不降,不走”,结局也许也会有点不一样,至少,统制张彪的抵杭,会更卖力一点。起义的亲历者革命党人新军士兵曹亚伯说,“瑞欲若不走,督府之教练队必不退,而未响应之各部队既无宗旨,又成观望,必与革命军为敌。”起义成败还真难说。可是,这边起义者的枪一响,他就挖开督府的院墙开溜,溜到江中楚豫号军舰上,摆开一个随时准备逃之夭夭开跑架势,一下子,人心就散了。时于瑞激,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好感,遗老遗少骂得最凶,清亡之后,没有一个人待见他。而倾向革命的人,断然不会因为他的行为,实际上帮了革命而心存感激,反而一个劲地嘲笑他,说他是个没用的八旗统垮。还有传说,说他是隆裕皇太后的弟...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看历史》2010年08期
看历史

逃,还是不逃?——关于瑞澂的一点感想

武昌起义期间,关于瑞徽的逃逸,近日在四川出版的《看历史》杂志(201。年六月号),看到一则新异的文论《瑞微之走》,作者张鸣先生写道:“此时的瑞激,如果能够镇定一点,亲自率军抵抗,群龙无首的暴动者能否成功,实在是未定之数,哪怕他学叶名深,来个不死、不降、不走,结局也许会有点不一样,至少,统制张彪的抵抗,会更卖力一点。起义的亲历者曹亚伯说:瑞激若不走,督府之教练队必不退……起义成败还真难说。”此说甚是迁阔,瑞徽身处火线,他凭直觉,赶紧逃跑,还算聪明,胆敢留下,他的结局一定不妙,一定是和他的前任端方一样,死于非命。盖此场起义带有士兵哗变性质,在这样的场合,具有相当的非理性。起义的士兵处于慌张之中,其心理必为一不做二不休所占据,二十四小时之内彭、刘、杨三烈士的人头还在他们眼前晃着,这是一个可怕的暗示,焦点是你死我活。所以若是捉到瑞微,不可能留下他这个祸害和凶手,所以今之论师,大可以设想瑞激不降、不走,然而不死,就由不得他也。也即不可能给...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文史天地》2012年04期
文史天地

清末湖广总督瑞澂的多面人生

居总督之高位,处于末世,既不能顺应潮流,又不能效忠卖命,瑞也就只能作一丧家犬了。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瑞澂出生于权贵世家,曾从刑部笔帖式一路升至湖广总督,成了大清王朝九位最高级封疆大臣之一,创下了清末官场的升迁神话;身为总管湖北和湖南军政的最高官员,瑞澂在任期间的种种不适当作为,又直接影响了武昌起义的爆发和结局,从而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其如日中天的政治生命亦由此完结。在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后,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封疆大吏,最终不得不在清王朝的通缉中东躲西藏,直至抑郁而死,真令人嗟叹不已。一瑞澂全名博尔济吉特·瑞澂,字莘儒,号心如。1863年出生于北京,其父为黑龙江将军博尔济吉特·恭镗,祖父则是大名鼎鼎的满清王朝文渊阁大学士博尔济吉特·琦善。就连瑞澂兄长博尔济吉特·瑞洵,亦曾高中光绪丙戌科进士,被荐至内阁学士,一度出任科布多参赞大臣。也正是由于生在如此显赫的权贵世家,吃喝不愁,少年时的瑞澂与众多八旗子弟一样纨绔成性,一度与...  (本文共6页) 阅读全文>>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6年09期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卧底帅府的奇女子

▲瑞澂廖克玉这个名字,今天恐怕无人知晓。但若在这个名字前面加上“湖广总督夫人”等头衔会让人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她不但容貌秀丽,而且潜伏在清朝重臣瑞澂身边,以智慧与勇敢见证了历史更迭的重要时刻。初见面气质非凡细观察出身高贵上个世纪40年代初,我和王铿(著名律师,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相恋时,曾在他家见过这位未来的婆婆。我见她第一眼的感觉,就是这位老太太气质非凡。不过,王铿当时并没有向我介绍母亲的身世,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这是家母。”在和王铿恋爱的那段日子里,我俩大多是谈论上海的话题,尤其是海派文化之类,偶尔也说到辛亥革命的往事。我发现,只要一涉及武昌起义的话题,王铿的精神就会亢奋起来,而且滔滔不绝。有一次,王铿说在家里举行派对,邀我前去参加。记得那天,他母亲身着民国时代的服饰,和我同桌就餐。我感觉在社交场合,这位老太太的举手投足和遣词用语都与众不同,显然是位见过世面的人物。再仔细观察她的服饰和头饰,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装饰得...  (本文共4页) 阅读全文>>

《天津政协》2011年08期
天津政协

辛亥年京津社会拾零

(l)武昌起义震惊了北京社会1911年10月10日,参加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攻下楚望台,很快占领了湖北省城。湖广总督瑞徽慌乱中登上兵舰,从武昌退往汉口。在北京执政的王公大臣们,收到瑞激上奏朝廷的电报又惊又怕。既痛恨“革匪在武昌创乱,蓄谋己久”,又恼悔“湖广总督瑞激毫无防范,竟至祸机碎发,省城失陷。”监国摄政王载洋立即召集各部大臣出席御前会议。他面部阴沉,半天没说一句话。众人面面相觑,僵持了许久,才由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助宣布“上谕”:将瑞微立即革职,命军诸府陆军大臣瘾昌速率陆军前往湖北剿办。瘾昌临危受命,离京前,按照清廷惯例到皇帝跟前请示训戒。当时宣统皇帝溥仪处在幼年,监国摄政王载洋代为接见后,由大理院正卿岳柱臣和鸿肿寺正卿英杰臣,在观音寺福兴居为其饯行。席间大家预祝他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岂料,瘾昌却在这种形势下、这种场合,竟然学起京剧《战太平》里怕死降敌的丑角华安的样子,念着戏里的台词:“有道是母子好比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嘻...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