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知道“家”会伤人?大人盯小孩行不通

 木子六一 2016-11-17

上海人文类十大科普公号

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父母堂


据相关统计显示,52%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庭,19%发生在街道,12%发生在学校。其中学龄前儿童的意外伤害多发生在家里


最安全却也最危险!
过半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

“我家孩子太淘了,出门就疯跑胡闹,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还是在家里省心,不用看着,任他玩闹也没事……”



如果真是如此倒也不用紧张了,可检索关于儿童意外伤害的新闻,不难发现,孩子在家中发生的意外事故比比皆是:


>>>>11月8日,长沙 · 高处坠亡!

长沙芙蓉广场附近的曼哈顿大厦,一名7岁男孩从10楼坠亡。附近居民称,其母亲将孩子交给闺蜜照顾,遗憾是事发时闺蜜也未在孩子身边。



>>>>10月15日,徐州 · 热粥烫伤!

一位妈妈将刚煮好的粥盛碗后放在桌子上想等凉一些再喂孩子,结果一时没有注意,10个月大的女儿将右手伸进了粥里,疼得嚎啕大哭。


>>>>9月,重庆 · 家中溺水!

封女士把1岁的儿子桐桐和2岁的女儿放在床上玩,从卫生间出来后发现床上只有女儿,儿子桐桐不见了!找到桐桐时,他在卧室的一个增加室内湿度的水桶里脸色苍白,几乎没有呼吸。孩子至今还在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不醒,医生说他不一定能醒过来,因为他的肾脏和大脑受损严重,即使醒过来很可能也会留下后遗症。



为何“家”会伤人?
家长的心被揪紧!

为何家中会成为儿童意外事故的“重灾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二:



1

与孩子年龄与发育有关

有数据显示:

1~12岁是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高发期。

0~3岁儿童受到伤害的人数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并在3岁时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渐递减。


孩子的成长速度快得令父母吃惊,生下来还不会抬头翻身,转眼已会爬会走。而孩子天性好动、好奇心强,对危险缺乏预见性和防护性,缺少避险逃生的知识和能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遇意外伤害:

'TIPS

各年龄段孩子最易发生的意外伤害

0~1岁:以意外窒息为主;
0~4岁:以误服药物中毒为主;
1~3岁:烧烫伤发生率高;
1~4岁:常发生溺水事故;
5岁以下:吸入异物的高发人群;
10岁以下:跌落伤多见;
2~7岁:跌落伤发生和死亡的高峰期。 


孩子以爸妈来不及思考的速度成长着,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预料到孩子会做这样的事情:

1岁孩子放在床上,妈妈想不到他会爬到床下,掉进水桶里;
一碗粥放在桌上,妈妈想不到孩子会把手伸进粥碗里;

7岁孩子交给闺蜜看管,爸妈也想不到他会从窗户上摔下去……

所有这一切,都与孩子的年龄、发育和好奇心有关。


2

“人盯人”行不通

我们带养孩子的出发点是人盯人,也就是说孩子是要一个人来盯的,可实际上带养人是盯不住一个孩子的,你总会有时间要走开一下:

妈妈把一碗粥放在桌子上要走开一下,妈妈把孩子放在床上要走开一下……

所以,人盯人这个问题的最大的漏洞就是:当有一个家长要走开一下的时候,孩子就可能会出现大问题。那么,如果不是人盯人该靠什么呢?


①环境里要安全

家长应及时排查并消除家中潜在的环境危险因素,例如将药物随意放置在桌上,家具茶几没有安装防撞条等。


②从小要给孩子安全意识

这个安全意识就是平时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从不高的地方小小地跌一跤,让孩子知道,人是不能从高处跌跤的,不能从上面掉下去的。比如,你让孩子从阳台把一个准备扔掉的旧玩具扔下去,孩子看到玩具摔碎了,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了。


③掌握意外伤害知识教育

家长应掌握食物中毒、烫伤、溺水等常见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以及意外伤害预防干预意识。


给孩子真正的爱护
是父母的责任也是义务

孩子们的好奇心太重了,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尝一尝,很普通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有可能隐藏着风险。因此,家长在家外要时时警醒,在家里也同样要处处当心:


1:家用电器

落地及放置在高处的电器要底盘稳固,防止孩子拉扯。不使用的时候,要把电源线收起来。

壁挂式电器应安装牢固,防止坠落。

家中插座要选用带保险挡片的安全插座,防止孩子用手指触摸或用金属物捅插座孔眼。还可以选用一种安装了防溅水盒或塑料挡板的插座,这样能有效防止因油污、水汽侵入引起的短路,起到双重保护作用。



2:浴缸、洗衣机、马桶

使用浴缸洗澡时,应先注入冷水后再加热水;不要把宝宝独自留在浴缸或浴盆中,用后及时将水放掉;在不洗澡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浴缸里没有水,最好随手关上浴室的门。

不用洗衣机时,一定要记得拔掉电源关好盖子,如果洗衣机上有儿童安全锁,一定要锁上。

马桶盖也一样,防止孩子把头伸到马桶里。


3:床

儿童床应靠墙壁并有护栏。

床周围的地板上最好放置软性防护材料,比如拼图式地垫等。

使用抗冲力的海绵等包裹床的4个锐利边角,以防碰伤。



4:厨房

菜刀、水果刀、削皮刀、剪刀等锋利的器具使用完毕后一定要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包括热水瓶、开水壶等物品。

炉灶上的锅柄把手记得朝内。

地板要铺设防滑垫。


5:阳台、窗户

如果家里有小孩,无论住在几层,窗户、阳台等都应该安装牢固的护栏。护栏应选择竖向排列、间距小于10厘米宽的栏杆。如果阳台比较大,可以装隐形防护网。

如果是有飘窗和落地窗的家庭,可以在窗户的内侧装防护栏。

窗边不要放小凳、床等可以爬高的物件。



6:楼梯

最好在楼梯处装上安全栏杆,防止宝宝攀爬。孩子上下楼梯要看护好。


7:玩具

以下几大危险玩具,建议远离小孩或在家长看护下玩耍:

弹射玩具:玩具手枪、弹弓、飞镖玩具等

气球玩具:氢气球、普通气球等

带绳的玩具:溜溜球等

小型玩具:包括小型积木及玩具零部件、衣服扣子、硬币、纽扣电池、发夹等


8:药物、零碎物品

药物及零碎物品都应分门别类放置于药箱并上锁,且一定要放在孩子看不到够不到的地方,以免儿童打开误食造成伤害。


9:门

家长在开关门时必须先确认孩子的方位,做到轻开轻关。

准备一个安全挡门器,或者备好钥匙,保证即使门关了还能从外面打开,防止孩子被反锁。


10:桌角、茶几

边缘、尖角要加装防护设施,比如用软布将四角包起来,或者使用圆弧角的保护套,有条件的话在装修的时候可以选择边角圆滑的家具。

有孩子的家庭桌子、茶几最好不用台布,以防孩子拉扯台布角,将物品带倒造成危险。

防意外伤害,

家长还应做到!

①尽早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意外伤害是孩子的生活中突然发生的,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等方式,让孩子了解一些危险的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及早教会孩子良好的保护意识,教会孩子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技能。


比如,让孩子知道,在沙发、床、楼梯阶梯上蹦跳,可能会导致跌伤,特别是如果跌倒时撞到尖锐的物体,后果就更加严重。


②掌握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

家长应学习烧烫伤、呛噎、触电、拉伤或扭伤等的急救知识,做到未雨绸缪。


父母堂原创育儿文章

媒体机构转载需经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