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泉路古银树下 有人“玩命”

 互利互读一辈子 2016-11-18



各位亲:


玉泉路到八宝山长安街上2棵古银杏树,大家都有印象吧。陪伴了我们这么多年,仿佛就像是我们身边的老朋友。


每天经过它的身边其实并不在意,无论是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起起伏伏,人的心在动但它就在那里,风雨走过了700多年的岁月。



又到一年深秋、初冬时节,黄页飘落银杏成熟,一些路人竟然在长安街上捡拾成熟的杏子,看着车来车往十分的危险。



小编知道这种行为非常危险,母亲给我讲过她同事的亲身经历:这两颗古银杏树是周总理特批保护的,但是古银杏体型巨大,在长安街路面上形成了凸出部。


母亲同事的家人有一天晚上逆行骑自行车经过此地,与一辆高速行驶而来的汽车迎面相撞......



所以老司机都知道,经过古树的时候要提前并入中间车道,如果还是继续走最外侧车道很容易冲入自行车道,因此在长安街这个路段捡杏是十分危险的。




那么这两课古杏树来历又是如何?


在护国寺以东,玉泉医院以西,有两棵硕大银杏树,与灵福寺创建年代相符,这里便是灵福寺遗址与遗存的银杏,从元代至今经历明、清两朝。


“出郭十余里,山来有梵林。松高天上色,僧定世间心。石壁作云态,危巢哀鸟吟。览听殊未足,钟磬夜深深。”这是明朝的丁乾学咏灵福寺的一首诗。相信他老人家也是古树旁的过客。



上面的那首诗大意是说:


出京城十余里,韩家山(今八宝山)前有座灵福寺。寺院环境清幽,松柏苍翠,直插云天。白色巨石垒成的围墙,远远望去,像朵朵白云。


高高的树上,鸟巢里的小生命发出阵阵哀鸣,等待外出觅食的母亲归来。流连忘返的游人,不妨借榻寺内,聆听夜幕下的钟磬之声。



东边的这一棵为雄株,高达25米,干周长达7米。西边的寻芳一棵为雌株,干周长达6米。



如今虽然原庙无存,但这两棵古银杏是当年的遗物,它们已七百多年,成为古庙的实物见证。



在国外,人们成功地保护古树,认为古树是神圣的,在古树周围绑上起保护作用的绳子。在日本东北地区,每当需要砍倒一棵树,人们事后会为这棵树立一块石碑来感谢它的一生,尤其是银杏。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最后的归宿也都是一捧黄土,700多年明清两代,古树看到了多少人情冷暖,才能做到不悲、不喜。人生短短几十年,为什么生活、怎么生活?弹指一挥间,每个人心头各有滋味!


(转载须注明来源:玉泉生活家,并附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