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元五:三次没考上大学的人(其父母瞧不起老人)

 枕月 2016-11-18

王元五:三次没考上大学的人(其父母瞧不起老人)

听了王元五老师的讲课,一位中老年人心里十分内疚。他跟王老师讲了这么一个三次没有考上大学的年轻人的故事。

这个中老年人出生于解放初期,家里有祖父、父母、兄弟。祖父是个聋哑残疾人,但他母亲很瞧不起这个老人,特别是在六十年代初饥荒年代,经常吃不饱饭,饿肚子。做母亲的为了孩子有时背着老人另外做饭吃,因而在这孩子心中造成了对祖父不恭敬的心理。

其实,这个聋哑祖父是十分关心自己的小孙子的,处处爱护着小孙子。但是由于母亲的错爱,在孩子心中也造成了对祖父的不恭敬。一次由于饿肚子,爷孙俩为争一碗饭吃,不到十岁的小孙子竟然拿起饭碗把爷爷的额头砸了一个口子,当时孙子内心十分愧疚,怕妈妈吵,忙找来消炎粉给爷爷把伤口贴起来。但是由于他不知道忏悔,母亲也没有及时教育他引导他,小孙子知错并没有及时向爷爷赔礼认错。错过了及时教育改过的机会。

自此,小孙子经常头痛,读书成绩也只是一般。后来二十多岁参加工作后,大脑还是经常发痛,不知看了多少医生,吃了多少药都无效果。后来发展到睡不好觉,一动脑就头痛,几乎每天都要吃一片去痛片。

他个人认为是用脑过度,造成的脑神经衰弱。

文化大革命后,国家恢复高考,单位为了培养年轻人,竟连续三年推荐他参加高考,结果每次临考时,他的头都痛的受不了,一次、二次、三次都没有考上。

这个年轻人直到他的祖父去世,他的头才没痛了。

到中年以后,他入了善门,特别是了解到大善人传授的祖传秘籍《家庭伦理道德》后,才明白了做人之本位,做人之道。因此,发心做善事,痛心忏悔自己过去所造诸恶业,工作不仅顺利,而且百病全消。不仅自己的一身病全消了,全家人也几乎很少生病,十多年从未上过医院。自己的儿子不仅读完了大学,也很有了出息,而且已胜过了他的爸爸好几倍。

此事深刻教育了这位中老年人,做人千万别忘了根本,忘了祖先。一切当从“孝”开始,一切当从“德”开始,明白做人之道,培植功德,开人智慧,何愁家业不兴呢。

所以说大善人王凤仪先生创立的《家庭伦理道德》学说,是一个拯救万古,拯救人根的学说。

所以我们希望年轻的未来的父母亲和已做父母的人,要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和工作,要为人类留下好的人根而努力,不要稀里糊涂地随便生一个带来的是痛苦和伤害的孩子。

那么我们今天听了这一课或看了这本书后,回去的时候要好好地想一想,有人说我们都成家了,有了孩子了,或者老了,确实是如此。我们孩子都大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将来他也会有孩子,我们要用我们的经历教训告诉他们,必须补上这一课。

我们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老善人的《家庭伦理道德》与现在的教子的新的观点、新的胎教方法、新的育儿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去告诉他们,如何生一个好孩子,培养一个好孩子,为人类和社会留下好的人根。

所以听了看了这个《爱心家庭》讲座也不晚,听到看到总比没有听到看到好,可以为别人做一些帮助,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摘自《王元五老师爱心家庭讲座》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22/10/3479501_103436988.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