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丸加减治疗泄泻50例临床体会
【关键词】 泄泻;慢性结肠炎;四神丸加减 泄泻亦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本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临床可概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两类。 泄泻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西医学认为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当摄入大量不吸收的高渗溶质,使体液被动进入肠腔时,可导致渗透性腹泻;由于胃肠道水与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吸收受抑制而引起分泌性腹泻;当肠黏膜完整性因炎症、溃疡等病变而受到损伤时,造成大量渗出而形成渗出性腹泻;当胃肠运动关系到腔内水电解质与肠上皮接触的时间缩短时,直接影响到水的吸收,形成胃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笔者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年,在临床实践中用四神丸加减治疗泄泻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50例,男38例,女12例;其中病情严重持续5年以上10例,2年以上30例,6个月以上10例。全部病例均有持续性反复发作慢性腹泻,轻者每日2~4次,重者每日7~8次以上,无脓血便、无黏液便30例,有黏液便15例,脓血便5例。身体消瘦、虚弱,精神萎靡不振,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痛苦,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1.2 辨证论治 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为特征。在辨证时,首先区别寒、热、虚、实。一般而言,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泄下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腹痛不堪,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但病变过程中较为复杂往往出现虚实夹杂、寒热互见,故而辨证时要全面分析。在治法上,《医宗必读》提出治有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1.3 治疗方法 用四神丸加减治之,所用四神丸其由有四:一为脾虚不能制水;二为肾虚不能行水。故君以补骨脂之辛燥入肾以制水,佐以肉豆蔻之辛温入脾以暖土,以枣肉辛甘发散为阳。三为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四为少阳气虚无以发陈。故以五味子散君气开滋生之路,以奉春生。此四者病因虽异而见证则同,皆水亢为害。合为四神丸是制生之剂,制生则化,久泄自疗。 1.4 临床运用 用四神丸治疗五更泻属于脾肾虚寒证,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肠鸣、消化不良、舌淡苔白、脉沉迟弱为辨证要点。兼见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以升阳益气,气虚加党参、白术或补中益气汤加减,腰酸肢冷甚者加附子、肉桂以增强温阳补肾之效。少腹痛甚者去五味子、吴茱萸,加茴香、木香。本方也可用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结核、肠道易激综合征。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59岁。2003年10月5日就诊。自述:晨起腹痛泄泻五年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服用多种中西药效果不显。身体清瘦,面色淡黄,表情痛苦,饮食欠佳,每日晨起腹痛隐隐,便约5~7次,带有黏液及发酵样便,腹胀肠鸣,无脓血便,舌淡苔白,脉象迟弱。诊断为:黎明泄泻,脾肾阳虚型。治则:温肾、暖脾、止泻。处方:补骨脂30 g,吴茱萸10 g,五味子10 g,肉豆蔻15 g,赤石脂20 g,蒲公英25 g,白术15 g,淫羊藿15 g,巴戟天15 g,附子5 g,炙甘草15 g,生姜10 g,大枣20枚。服用3剂后腹痛减轻,肠鸣减弱,大便次数减少,饮食增加。继用上方加元胡15 g,砂仁15 g,仙鹤草15 g。再服10剂,腹痛、腹泻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3 讨论 泄泻一证为脾不健运,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发生泄泻。久病之后损伤肾阳,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历代医书中对本病都有较详细的记载。《景岳全书·泄泻篇》指出:“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素问·举痛论篇》指出:“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灵枢·师传》篇说:“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澄澈清冷,皆属于寒。”以上都说明了湿、热、寒、风皆能引起泄泻。《景岳全书·泄泻篇》说:“泄泻……饮食所伤,或时邪所犯……因食生冷寒滞者。” 本证的发生,主要由于正气内虚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或七情不和,损伤脾胃所致。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脾胃本身虚弱,肝脾不和以及肾阳不足等,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泄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