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谈诗词中的逻辑

 杏坛归客 2016-11-18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诗歌与逻辑是两门完全不同的学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并就其思维形式来说,诗歌创作主要是靠形象思维,而逻辑学主要是靠理性思维。因此,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是,这绝不是意味着二者之间就一点联系都没有了。例如,概念与诗歌词语选择之间,以及逻辑判断与诗歌词语选择之间的联系等等。

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

相传苏小妹偶然写出一对联:   


月下杜鹃喉舌冷;

花前蝴蝶梦魂香。

 

苏东坡叹为妙句,为之宴客炫耀。谁知有位来客看了后说道:“这两句不通!”东坡问:“何以不通?”那人说:“月下杜鹃,如果闭着嘴飞的,风吹不进喉舌,何以会喉舌冷呢?花前的蝴蝶,多半还是飞着的,并未睡熟,何以会梦魂香呢?这岂不是不通吗?”  

众人一听,觉得有理,忙问:“依你看如何改呢?”

那人提笔改为:


啼月杜鹃喉舌冷;

眠花蝴蝶梦魂香。

 

啼月,说明是张着嘴的;眠花,说明是睡着了的。

苏东坡度量宽阔,款待那人时叹道:“吾自此方知天下之大,奇才之多也。” 

其实,那位来客所说的不通也就是逻辑错误。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

    诗歌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生活感悟的语言艺术,而作为构成诗歌基础的语言,又不是由词语胡乱堆砌而成的;相反是必须按照相应的语法规则结合在一起的。人们作诗的过程是先有所感悟,继而触发自己的灵感,再近一步进行构思,进而思考决定选用哪些恰当的语词组成诗句。因此,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词语的排列组合,选择提炼。诗歌作者要想完整准确地把自己的思想感受传达给读者,这就更需要用词的精准无误,而这所需要的正是逻辑学的知识。

李清照填有一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一首惜春之作,全词恰似一副风景画:昨晚风雨交加,主人公因酒喝多而得以浓睡。第二天一早醒来,便急忙询问侍女(卷帘人):外面的花怎么样了?侍女却回答说“海棠依旧”。真是如此吗?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怎么会和雨前并无两样呢。这里就包含了主人公的逻辑推理,虽然并没有起床观看海棠花在风雨中的变化,但她却从“昨夜雨疏风骤”,推知出了不是“海棠依旧”,而是“绿肥红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

古人作诗,讲究字斟句酌,反复锤炼。在这一过程中古人可能只是想到要使自己的作品如何能更好地表现出自己此刻的心情或对于事物的感受但并未体会到自己最终隐含的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作品能够符合逻辑性,换句话说就是古人正在不自觉地使用逻辑学的知识。只是当时他们并未真正意识到这个过程原来也是可以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又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第二句中的“僧推月下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还是推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实际上,这也正是逻辑学中所涉及到的关于概念选定的问题。

韩愈曾说“文从字顺各识职”。“识职”的含义就是用得准确、用得恰当,也就是逻辑上要讲得通。

 由此可见,诗歌的创作过程是和逻辑学密不可分的。潜心精选那些美好的,可以表达作者感情的语词的过程少不了逻辑知识的积累和使用,用最明确而恰当的概念,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这也正体现了逻辑学对于诗歌创作的支持,而这也正好成了诗歌创作的基点。

 张春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