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叫《演讲的力量》,作者是 TED 的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
TED 是一个演讲平台,最初的主题即它所指代的三个单词: Technology(科技),Entertainment(娱乐) 和 Design(设计)。之后随着规模的壮大,关注的内容也涉及到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刚进大学的时候,我特别不擅长公众演讲。还记得有一次去做分享,看到底下密密麻麻的观众,大脑瞬间空白。10 多分钟的时间里,双腿一直在发抖,说话也语无伦次。最终非常尴尬地下场,虽然还是收获了礼节性的鼓掌,但自己对自己还是非常失望。失望之后总要去改变,就去网上找其他人的演讲来看。阴差阳错,发现了 TED 。这之后每天强制让自己看一则视频,学习演讲者的逻辑组织和台风表达,再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慢慢地,之后的分享也渐入佳境。
↑ 某次分享
所以,当前几天逛书店,无意见翻到了这本《演讲的力量》的时候,瞬间产生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今天将其中感触最深的部分摘录下来,重新组织,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了补充,希望能帮到也对演讲有疑惑的朋友。
我有个公众号,叫「曹将」。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有刻意地去模仿其他人的文风,说话一板一眼,深怕别人觉得我不够专业。这样写作很累,读者也不感冒。后来我索性「回归自己」:承认不完美,接受不高端。用朴实的句子来写下身边的人和事。反而卸下负担,写作有了自己的一点风格,公众号的阅读量也越来越大。分享也是。就像聊天一样,去说自己的发现,去聊大家都关注的话题,虽然还是达不到专家的程度,做个朋友也挺好。
我很喜欢秋叶大叔的演讲。他的分享有几个特点:
第三,干货。但这一般有个度,不会太多。用他的话来说,更多观众希望的是听的时候轻松,出去的时候感觉有点收获,这样就不会觉得时间被浪费了。至于幻灯片(他的幻灯片一般很惊艳)反而退到了其次,甚至当你在听的时候,会忽略掉。
这个要辩证地来看。
如果只是半小时以内的分享,一个主题足够撑起全场,那聚聚焦最好。但如果时间超过半小时,那一个主题翻来覆去地讲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枯燥,此时可以尝试进行适度延伸。比如给我半小时分享 PPT,那我会根据场合,只讲「10个提升效率的小技巧」;而如果时间更长,那会加入「如何快速做素材搜集」「如何进行内容组织」等。
当然,如果没有任何植入,对演示者来说会显得有所损失。
阿文有一招很不错,那就是将公众号的推广非常软性地植入了演讲:在分享 PPT 的最后,放上一张二维码,告诉大家,关注公众号「我懂个P」以后,回复关键词「图片」,可以获得《半小时变图片大神》的课件。
↑ 半小时变搜图大神
后来我把这招学到了,关注公众号「曹将」后,回复关键词「字体」,可以获得「PPT字体使用手册」。
↑ 字体使用手册
其实每次分享,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它让自己的观点接受检验,让自己的综合实力再上一个台阶,同时让更多的人认识你,甚至可能获得机会的垂青。
↑ 我的分享提纲
其实这个准备可以做适当延伸,比如准备一个与主题相关的故事,用在已经开场但观众还未完全就坐的时候;或者准备一个互动或一段视频,用在突然忘词的时候。
这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了解听众的属性。他们是过来听着玩的,还是专业人士?如果他们纯粹抱着过来玩的,那就多准备点故事;如果他们目的性强,那就多准备点干货。
↑ 针对不同属性的观众提供不同的内容
第二,用听众的语言来表达。同样的,如果下面都是普通路人,你一张口就是各种专业名词,比如房地产的容积率、PPP,观众肯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个因人而异。说说我的习惯吧:先背,然后根据提纲重述。
第一,在演示前几天,会努力地去一字一句背诵。因为稿子和幻灯片都是自己写的,所以背下来压力不会太大。
↑ 一份演讲稿
第二,在正式演讲之前,放弃背诵内容。这个怎么说呢?就是不再刻意去一字一句较真,反而允许一些表达与之前不一样。这样在正式上台时,可能会有一点卡壳,有一点因地制宜的不一样,反而能给人真实的亲切感。就像我们去听演唱会,肯定不是求跟录音棚版本完全一样,要的就是歌手偶尔的动情,偶尔的小插曲。
这有两个好处:
第一是产生激励。有了奖品,中途的互动就比较好开展。第二是期望管理。对很多观众来说,过来就只是抱着听分享的目的。此时如果还能收获一点小礼物,那就超过了期望——而超过期望的部分,就是满意。
是的,做好最坏的打算:你的电脑出故障。所以关于演示的一切资料都备份到 U 盘里,包括视频、幻灯片、参考文档和字体。
为了万无一失,还可以把这些打包通过邮件发给「我自己的邮箱」,或者网盘备份。其实这种逻辑本质上是经典套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是矛盾,或者说是痛点:哪些地方让我们觉得不满意。分析问题的思路因场景而异,如果是商业模式,那一般从「是否满足客户需求」角度入手;如果是时间管理,那一般是从「无效时间」角度切入。
这个方法对克服焦虑很有用。
在演讲开始的时候,观众一般还是会保持友好和包容态度,而演讲者则多半会比较焦虑。此时可以试着找到几个对你比较「有意思」的朋友,多与他们进行眼神接触。在互动之中,他们感觉受到了重视,会更积极地以微笑互动。而演讲者也在这样积极的反馈中收获信心,最终渐入佳境。对了,不要忘了报答他们。可以在分享中设计互动,邀请他们回答,并给予小礼品。
↑ 设计互动
这种技巧其实本质上是「对比」。
对比能创造很强的参与感,因为观众会去思考两者的差别,继而代入到长景中。例如我在讲如何配色时,先给出一些失败的配色案例,让观众会心一笑,觉得“这种问题怎么会犯”。然后自然引出好的方案,观众有了之前的铺垫后,会更认同接下来的观点。
↑ 用来对比的案例
悬念能让气氛瞬间点燃。
还是说回配色。一次为了引出下面这页图片前,我先做了铺垫:这是我见过最努力的一页幻灯片,当时我看到它的时候都快哭了,因为我知道自己这辈子都做不出来。此时全场都在期待这张图到底长啥样,于是我故意停顿了 2 秒,然后放出图片:
↑ 用来制造悬念的幻灯片
是的,非常好!它带来的帮助有两点:
第一,让观众适当告别视觉和听觉疲劳。无论你声音多好听,久了也会腻。换个声音换个画面,大家马上又有精神了。第二,让自己休息一会。大家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可以趁此机会赶紧喝口水,或者看一下演讲提纲,接下来又可以满血复活。1.说说看完后的感想;
2.引导观众关注其中几个核心要点,在观众回答完后,可以再放一遍,一起回顾;
3.聊聊主人公的选择和结果;
4.与观众一起吐槽。
这要把握好度。适当的脆弱可以收获观众的理解,太多的脆弱只会让人觉得来错了地方。
比如在开场时候,说明自己有点紧张,反而可以得到大家的鼓掌加油——而一直说自己紧张则会显得能力太弱。脆弱最好的体现方式是用来控制演讲的节奏,比如一开始说某个场景下自己是多么凄惨,然后是通过怎样的努力走出逆境,最终收获怎样的成就。这在营销中称作「Underdog 现象」,说人话就是「屌丝逆袭」。首先是「屌丝」部分,失败、尴尬、不幸和危险我们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这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而「逆袭」则是让大家看到希望,知道正确的努力方向,以及与之匹配的回报。
很多朋友的文件命名方式都很乱,一段时间后便找不到最终版本。(当然按照时间排序找最近的文档也 OK )
但还是建议给定稿加一个「最终版」标签,相信我,真的会方便以后的查找。这个是我加的。如果主办方给了 60 分钟,那就讲 55 分钟,留下 5 分钟互动。宁肯意犹未尽,也要避免过犹不及。而且互动时候,如果没多少人提问,那赶紧结束,备选台词是:“时间也不早了,如果还有问题,可以等下私聊,我会再呆一会。”
(一)理念篇
1.做你自己就好。
2.形式是辅助,内容是王道。
3.主题的广度因演讲时间而定。
4.软性植入你的广告,太硬会把观众逼走。
5.好好准备,这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也可能是遇上贵人的机会。
(二)准备篇
6.准备一些演讲稿之外的段子,用来应对忘词、机器故障。
7.分析听众的属性,是专家还是路人甲。
8.自然演讲>背稿>完全没准备。
9.准备一点小礼品。
10.带一张存有你完整幻灯片、视频和字体的 U 盘。
(三)操作篇
11.逻辑框架的经典套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2.一开始就进行眼神交流。
13.在试图解释自己的思想之前,先弄清楚它不是什么。
14.多尝试铺垫悬念。
15.视频是非常好的工具。
(四)小技巧
16.要解除观众的武装,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先展示你的脆弱。
17.在最终版本文件名开头或末尾注明“最终版”字样。
18.不要恋战。
(五)小福利
1.《半小时变图片大神》的课件
2. PPT字体使用手册
到后台回复关键词「伙伴」,获取小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