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还记得那个“蕃瓜弄”吗? 昔日“滚地龙”再遇新机遇 人头攒动的上海火车站,霓虹闪烁的老闸北商圈,纵横交错的南北高架路。在这片繁华之中,隐藏着一个红顶白墙的老式居民区,小区内绿树环绕,静谧祥和。老上海人都知道,它有一个特别容易记的名字———蕃瓜弄。近日,为了配合北横通道的建设,蕃瓜弄内部分区域面临市政动迁。故而,这个颇有历史底蕴的老式小区再度回到市民的眼帘。 笔者重回“蕃瓜弄”,置身其间,从打牌下棋的老邻居、洗晒衣被的妇女、嬉笑打闹的孩童身上,能够感受到这里浓浓的生活气息。 “蕃瓜弄”曾是上海人口密度最大的棚户区之一,截至1949年,在这块面积不到100亩的土地上,已有各类棚屋近4000间,居民人数1.6万余人。居民在空地上种植蕃瓜(南瓜)为食,相传当时产出了一个特大的蕃瓜,茎蔓卷曲似龙须,果面瘤状像龙眼,人称“蕃瓜龙”,这个名字也沿用至今。 然而,彼时的“蕃瓜弄”是当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最真实的写照。解放前,居民的住处多以几根竹片曲成半圆形,两端插地,破席烂铁皮之类覆盖其上,围其两侧,宽长数尺,高仅及成人胸部,出入低头弯腰,里面阴暗潮湿,俗称“滚地龙”。 上海解放后,以“蕃瓜弄”为代表的棚户区迎来了新生。人民政府出资填没了弄内的臭水浜、铺设碎石路,初步改善了棚户区的环境卫生和居住条件。从1952年起,这里陆续拆除了“滚地龙”,翻建成草平房或瓦平房。1961年,“蕃瓜弄”被改造成工人新村,也是全市第一个成片棚户区改造的试点。1999年夏,市政府再推“为民工程”,对蕃瓜弄进行了“平改坡”试点,根治了房屋长期存在的顶层渗漏、不隔热、不保暖的顽疾。 从解放前的“滚地龙”,到60年代的工人新村、十多年前的“平改坡”,再到如今的市政动迁……“蕃瓜弄”的变迁既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最新鲜的上海生活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