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治疗消化系统的疑难疾病疗效显着,缘于历代名中医记录了大量验案流传后世,尤以江苏武进小镇孟河为甚。此镇自古出现很多救世名医,更形成“孟河医派”,对后世中医影响深远。 清朝名医费伯雄,被誉为此派奠基人,主张治病要“醇正”,其曰:“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观其处方看似平淡,但笔者临床彷之,却往往出奇中病。其用药境界已如金庸笔下之独孤求败,其曰:“晚年已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其曾孙费一彬亦深得家传医术,常以轻药治重症,曾开一帖药,治癒国画大师张大千的腹痛。孟河医派名医林立,以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及丁甘仁为四大代表,往后弟子如刘莲荪、邹云翔、贺季衡、颜亦鲁、丁济万、章次公、朱良春、张继泽等皆擅长治疗各种疑难病。 在祖国传统中医学文献中,并无“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病名,根据主要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泄泻”、“腹痛”、“便秘”、“滞下”、“休息痢”、“肠澼”等范畴。肠易激综合症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持续或间歇发作,但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也因为本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异常,使得IBS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十分清楚,治疗方法选择也均为经验性的,尚无一种方法或药物对所有的患者都有肯定的疗效,也缺乏客观可靠的疗效判定标准。 从医七十年的张继泽教授以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其独到之处,主张从肝脾不和论治本病。因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失调、思虑劳倦最为密切。肝主疏泄,鬱怒忧愁过度可致肝失调达,气机不畅,甚则气滞血瘀,脉络不通而腹痛。如《医学求是》曰:“水寒土湿,木鬱不达,风木冲击而贼脾土,则痛于脐下。”肝气鬱结横逆乘脾犯胃,脾胃运化失职而见泄泻,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木之性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穀乃化;若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穀,渗泄中满之证,在所难免”;湿邪蕴结肠道,故见黏液便;气机阻滞不能宣达,肠道通降失常,传导失职故见大便秘结。脾主运化,思虑劳倦最易伤脾,脾胃受损运化无力,水穀不能化为精微而反为“湿”与“滞”,于是清浊不分,溷杂而下,泄泻乃作;又或脾虚血少,不能下润大肠而致便秘;而嗜食肥腻辛辣之物,导致胃肠积热,伤津化燥,肠失濡润,腑行不畅则易出现便秘。肝脾不调、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故致腹泻与便秘交替。所以,IBS的病位虽在脾胃及大、小肠,但与肝的关係极为密切,故肝脾不和乃为发病的重要病机。 张老结合其长期的临床经验,认为IBS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等症状多以肝脾不和、肝气犯脾、木旺克土或土虚木乘为其主要病机。但在临床观察中又发现由于脾虚运化功能失调,或因肝强脾弱,肝气乘脾,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以致湿浊停滞的情况明显。腹泻、便溏的比例约佔80~90%,而便秘、便干的比例只佔10~20%左右,故在治疗上,我们会以疏肝、健脾、化湿为其治疗准则,当中也要区别患者有否兼湿热,或兼寒湿,二者中又以兼湿热为临床常见。 IBS患者常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其病机仍为肝脾不和、气机失调,肠道运化失司,治疗以恢復肝、脾、肠道功能为目的,不能急功近利。对便秘者,不能急于攻下通便,对腹泻者亦不能急于固涩收敛,此等手段虽可求效于一时,但有弊而无利。以上种种治法,都是根据肝脾不和这一主要病机,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的,体现了中医“以和为贵”、“以通为顺”、“以稳为健”的基本原则。 另外,患者能否坚持治疗,持之以恆服药,也是治疗的关键之一,因为许多病人在治病过程中往往容易觉得症状缓解了,就不需要再继续治疗,这是很多病人所共通的弊病。因此,医者有必要向病人反覆交代病情的发展过程,这是防止反覆发作的另一关键所在。尤其是中医治疗是辨证论治,不同阶段採取不同措施,所以一定要遵守医嘱,不要随便停止治疗,让病情反覆。 除坚持服药外,所谓三分吃药七分调理,患者首要是管理自己的情志。情绪上应消除恐病心理,乐观面对,不生气、不忧愁、不急躁,常以愉快的心情应对不适症状,也可防止发生“十剂之功,废于一怒”。 再者,在工作上不要太过劳累、不要常处在紧张压力下,以免加重病情或延缓恢復。再次,饮食上除了坚持不进油炸、油腻、过分辛辣或过冷食品外,还须通过自己摸索、记录何种食物会对病情发作或加重有密切影响,包括荤素食品在内,则应忌食或少食。 最后,在季节转换或气温变化之时,要如《弟子规》言:“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及时加减衣被,避免受冷受热,引起病情反覆发作。 文:吕泽康 英国伦敦中医生 / 李翊森 中医博士 本文曾刊登在《澳門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