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精华笔记开更⑧

 月落无心 2016-11-21


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带来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精华笔记系列,希望能帮2017考研的你尽快梳理好内容,把最核心的考点都背会!

第四章 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

第一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和特点

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

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慢慢兴起来。商办企业主要由一些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投资而来的,也有一些是从原来的旧式手工业工场、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化而来。

自1869至1894年,商办企业只有50多个,资本共有500余万元。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一)数量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

(二)发展进程缓慢,主要是日用工业产品。

(三)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第二节  著名民族资本企业及其代表人物

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办的发昌机器厂;

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办的继昌隆机器丝厂;

1878年朱其昂在天津设立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1881年黄佐卿在上海设立公和永缫丝厂;

1882年徐鸿复、徐润在上海设立同文书局等。

1886年,官绅杨宗濂、买办吴懋鼎、淮军将领周盛波等在天津合资设立“自来火公司”(火柴厂),资本1.8万两。

1887年,买办商人严信厚在宁波设立通久源轧花厂。

1890年,上海商人设立燮昌火柴公司。


第三节  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

“西学”,是指西方先进的科技及思想文化。明末清初之际,中国与欧美国家之间开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交流,这就是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东渐。

一、西学东渐总体历程

西学东渐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至鸦片战争时期;其二,鸦片战争以后直至辛亥革命前后。

1.第一个阶段(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至鸦片战争时期)

来华的外国传教士为了吸引中国士大夫并达到在宫廷立足和传教的目的,采用以科学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在译介大量的西方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等方面的书籍和著作,从而将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古老的中国开始感受到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代表人物和著作有:1602年,利玛窦 《坤舆万国全图》;1605年,利玛窦《乾坤体义》(《四库全书》称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等等。

2.第二个阶段(鸦片战争以后直至辛亥革命前后)

这个阶段有三个层面:其一,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主张经世致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成为向西方学习的启蒙者,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

其二,洋务运动时期,西学的输入和传播主要是在洋务派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在物质与技术层面。

其三,戊戌变法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西学的传播上升到更高层面和更广泛的范围,突破了纯粹对技术的引进,开始关注西方政治体制和西方学术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是有魏源、梁廷柟、王韬、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总的特点是以介绍西方地理、历史、政治、军事著作为肇始,然后过渡到直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文化书籍等具体活动,最后资产阶级各派出于变革中国政治的需要,开始突破“西学为体”的框框,将探索的重点从“格物致知”转向直接为维新和革命服务的哲学科学社会领域。

二、西学东渐具体表现

1.鸦片战争后思想和学风转变

主张向西方学习,倡言改革,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代表人物除林则徐外,还有魏源、姚莹、徐继畲、梁廷枏等。

魏源与《海国图志》

姚莹与《康輶纪行》

徐继畲与《灜环志略》

梁廷枏与《合省国说》和《兰仑偶说》

夏燮与《中西纪事》

文学方面,鸦片战争后爱国主义作品日盛。魏源、张维屏(《三元里》诗、《三将军歌》)、张亮际。

科学技术方面,吴其浚、邹伯奇、郑复光

2.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

3.戊戌变法时期

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变法,实君主立宪,废除科举。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仁学》)、严复(《天演论》)

历史学方面,黄遵宪抨击封建专政制度;梁启超提出“史学革命”

文学艺术方面,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提出“诗界革命”

近代新闻报纸事业的发展。《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

社会风气的改变

4.辛亥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兴起。孙中山、梁启超(《新民丛报》)、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邹容《革命军》。

三、西学东渐主要原因

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居领先地位,西方落后于中国,形成了“中学西传”现象。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西方近代科学产生,而中国的传统科技在专制主义统治下,却停滞不前,我国的科技已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开始出现“西学东渐”的现象。19世纪上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一步形成“西学东渐”的局面。

四、中西文化的冲突

主要表现在物质与政治层面:物质方面,主要围绕兴办北京同文馆、修建铁路、电信等方面展开;政治方面,围绕着是维持“祖宗成法”还是制度变革展开。

第四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清教育改革

在清末的新政中,教育制度的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废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清政府规定从1901年起停止武举,1902年起废除八股文章。1905年9月,清政府宣布宣告自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以及相关的教育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兴办新式学堂。12月设立学部。科举制度的废除,不仅是一种教育制度的退出,而且是一种政治制度的终结。

二、设立学堂

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为大、中、小学堂。1904年制定了一套以日本教育为模式的学堂行政管理制度,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和高等学堂三级。

随着新学堂的大规模兴办,从幼儿园到研究院,各级各类学堂配套成体系,这表明资产阶级性质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确立。

三、奖励留学

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四、科举制度废除的负面影响

首先是新教育出现贵族化倾向。

其次是新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

最后是新教育依然没有脱离科举陋习的侵蚀。

回复“00”下载考研新手大礼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