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化不良,多做几种小动作

 鹩歌 2016-11-21

消化不良,多做几种小动作

原创 老人春秋杂志 2016-11-21 10:24

人到老年,消化液减少、机械性消化功能减弱,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口漱”和“叩齿”等几个小小的鼓腮动作,能够帮助老年人改善这些症状。

消化不良,多做几种小动作

1.口漱:即空口反复鼓动两边腮部,以增加唾液。唾液含有大量的淀粉酶,淀粉酶专门用于消化淀粉,将其转化为更小分子的单糖(如葡萄糖)和寡糖(如蔗糖)。因而,增加唾液就等于增强了消化能力。

2.叩齿:凝神静心,摒除杂念,全身放松,口唇紧闭,然后上下齿有节律地互相轻叩,每次叩击百余下。每天早晚及三餐前均宜做叩齿。此法可固齿生津,使唾液分泌增多,预防牙疾,促进牙床血液循环,增强咀嚼功能,促进消化。

3.舔腭:经常用舌尖轻轻地舔上腭。每次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各舔20~30 下,每天进行2~3 次。舔腭能产生唾液,防止口舌干燥,增进食欲;唾液里的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还可增加免疫力,杀灭口腔中的病菌。此外,常舔腭还能起到宁心安神、防治神经衰弱的作用。

4.搅海: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舌尖舔摩内侧齿龈,从左至右,由上至下,紧贴上下牙龈转圈,正反各36 圈,然后,再用舌尖舔摩上唇颊侧和下唇颊侧36 圈,顺序同上;一种是用舌尖舔摩内侧齿龈,左右摆动36 次,再用舌尖舔摩上唇颊侧和下唇颊侧36 次。待口水增多时,分3 次咽下。此法久之可固齿,健脾胃,轻身祛病。

5.摩腹:摩腹养生法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在古代著名的养生十六宜中提到:“腹宜常摩。”唐代名医孙思邈,高寿而终,其养生术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摩腹常用的操作方法是左手掌心贴在腹部,右手掌心压在左手背上,对全腹部进行按摩,重点在脐部及周围。一般按顺时针方向,每次8 分钟,大概120 圈左右。若在摩腹过程中出现腹中作响、打嗝、排气、腹中有发热感和容易饥饿等现象,是摩腹调节机体胃肠功能的正常反应,不必紧张。摩腹时站立或仰卧均可,也可边走边摩,宜在早晨起床后、饭后至少两小时或晚上睡前进行,操作前最好排空大小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摩腹运动不仅可使腹部肌肉强健,而且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得粪便尽快排出体外,从而减少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及对肠道黏膜的损伤,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腹痛、呃逆有良好疗效,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及肾炎等疾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还能预防大肠癌。

6.咀嚼:消化不良,还可以咀嚼口香糖。咀嚼这个动作,的确可以制造更多唾液,我们因而会频繁吞咽口水,令重碳酸盐的水平增加,有助于降低酸性,缓解消化不良造成的不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