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音矫治策略--语音相关的颌面部解剖生理学回顾

 kouqiang02 2016-11-21

        对于腭裂语音的矫正治疗,以往我们主要关注于腭咽闭合成都和不良代偿性发音习惯行为,但对于相关神经肌肉的支配和运动等问题我们却关注的很少,下面我们就大脑神经支配及相关肌肉运动神经系统方面的情况和大家做以简单的梳理和分享。

        早在1816年,Paul Broca通过对失语症患者的尸体解剖,发现患者左侧额叶组织病变严重,后发表《人是用左脑说话的》一文,轰动整个科学界。上世纪初,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利(Roger Wolcott Sperry),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大脑的不对称性“左右大脑分工理论”,指出左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等。通常左脑通过听、视、触、嗅、味觉,把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思维、语言传到右脑加以印象化,接着传回左脑进行逻辑处理,再由右脑显现创意或灵感,最后传给左脑进行语言加工处理。这里的语言不单只口语,同时也包括肢体语言、书写以及艺术创作。

语言产生的传出神经运动途径

神经的传出→肌肉的收缩→肌肉的运动→改变共鸣腔的形状→气压的改变+声带的振动→发声

语言的大脑支配区

外侧裂语言区:大脑左半球,控制96%的语言。包含区域:听觉皮层投射区、Wernicke's核、Broca's核以及角回。

       腭裂病理性语音的矫治策略


一、腭咽闭合(velopharyngeal closure)功能

        腭肌和咽肌协调运动,控制腭咽闭合,配合完成语音、吞咽和呼吸等重要功能活动。腭咽闭合是指是鼻咽部的咽腔缩小,与向后运动的软腭形成广泛而密切的接触:即指软腭向后上运动,抬高至硬腭水平或以上(第一颈椎水平),与咽壁接近并接触形成腭咽闭合,将鼻腔和口腔彻底分开。参与腭咽闭合的肌肉主要有腭帆提肌、腭帆张肌、腭垂肌、咽上缩肌及参与组成咽侧壁的肌肉。软腭过短、运动不良、咽侧壁运动不良等都可以引起发音时腭咽闭合不全( velopharyngealincompetence,  VPI),造成发音时口腔压力不足,导致发音不清。

        腭咽的运动除腭帆张肌外,均由副神经的颅根经迷走神经咽支支配。

1、腭部肌肉及其主要作用:

腭垂肌musculusuvulae):牵拉腭垂向上,该肌的个体差异较大。

腭帆提肌levatorveli palatine):发音时是完成VPC最重要的肌肉之一,上提软腭,并参与咽侧壁的内向收缩。

腭帆张肌tensor veli palatine):主要作用是拉紧软腭,也可使咽鼓管开放的功能。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

腭舌肌palatoglossus):主要作用是下降软腭,提高舌根。

腭咽肌palatopharyngeus):主要功能是下降软腭,上提咽部。

2、咽部肌肉

        咽肌、腭肌及舌肌协同,在吞咽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参与发音时的腭咽闭合过程,咽肌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迷走神经的咽支,而咽鼓管咽肌则由舌神经支配。

咽上缩肌superior constrictor

咽中缩肌middle constrictor)     

咽下缩肌inferior constrictor)       

腭咽肌palatopharyngeus

咽鼓管咽肌salpingopharyngeus

茎突咽肌stylopharyngeus

       咽缩肌的作用主要在于缩小咽腔,咽上缩肌的上分在VPC中起一定的作用,在发音时咽上缩肌的下部分及咽中缩肌的收缩可出现代偿性的“派氏嵴”(Passavant ridge)


二、发音时唇部肌肉的参与

1、口周围肌上群:笑肌、颧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提口角肌。

2、口周围肌下群: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颏肌。

3、口轮匝肌

唇部肌肉运动方向示意图
唇部肌肉运动方向示意图

口唇部主要肌肉运动方向以及神经支配:

       面部表情肌的运动由面神经支配。面神经至各肌的肌支大都靠近该肌的后缘,自深面进入肌内。

       1、 口轮匝肌:主要作用闭唇,封闭口腔,参与双唇音的发出b、p、m,不同层次的肌纤维收缩,可使唇部运动的姿态不同。

       2、 笑肌、颊肌:牵拉口角向外上、向后,使颊部靠近上下牙列。

       3、 提上唇肌:将上唇向上提。

       4、 颧大肌、颧小肌:使上唇向外上方向牵拉。

       5、 降下唇肌:降下唇。

       6、 提口角肌:提拉口角向上。

       7、 降口角肌:牵拉口角向下。

       8、颏肌:是下唇靠近齿龈及下唇前伸。

       口轮匝肌对维持唇的动态功能至关重要,它位于口裂周围,为椭圆形的环行扁肌。在收缩期间,它使张开的嘴唇关闭,并使唇部皱缩。上述这些肌肉使唇部产生运动,改变唇部的形状和大小至理想水平。


三、舌的局部解剖

       舌为口腔内重要器官,其表面解剖标志有:

       1、舌背:舌背是舌的上面,︿形界沟将舌分为前2/3的舌体(舌的口部)和后1/3的舌根(舌的咽部)两部分,在界沟的尖端有舌盲孔,为胚胎甲状舌管咽端的痕迹。

        2、舌腹:舌腹是舌的下面,在舌尖下面,舌腹与舌下区黏膜折返的中线处可见舌系带,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黏膜皱襞名伞襞,向前内方行向舌尖。左右伞襞与舌腹中线间的三角区内有舌神经及舌深血管穿行。

        3.舌部肌

         舌部是最重要的构音器官,它由大量的肌束构成,舌部能够向口腔的任意方向移动,并且能够最大可能地改变形状和大小,以较快的速度向四周转动。它主要的生理功能是构成语音、协助咀嚼和吞咽。味觉器官也位于舌体表面。舌部肌群有着丰富的神经支配网,使得舌部运动复杂而又迅速,这对言语的产生非常重要。

        舌肌为横纹肌,构成舌的主体,分为舌内肌和舌外肌两部分。舌内肌的起止均在舌内,包括舌上纵肌、舌下纵肌、舌横肌和舌垂直肌四部分。舌内肌的肌纤维纵横交织,收缩时改变舌的形态。舌外肌主要起于下颌骨、舌骨、茎突和软腭而止于舌,分别称为颏舌肌、舌骨舌肌、茎突舌肌和腭舌肌,收缩时改变舌的位置。

         舌肌(除腭舌肌外)全部由舌下神经支配;腭舌肌则由迷走神经的咽支支配。

矫治策略--元音部分

        下面以部分元音为例,简要说明唇舌部主要肌肉参与发音情况

        腭裂手术(略)

        元音部分;以a o e I u v为例

        异常语音特点:由于VPI易产生鼻腔共鸣——鼻高音(特别是i),首先要求腭咽部呈闭合状态;腭咽部主要参与闭合肌肉

        腭部:腭帆提肌(迷走N)、腭帆张肌(三叉N)、腭垂肌(迷走N)

        咽部:咽缩肌(主要是咽上缩肌起一定作用),受迷走神经支配

发音方法:

        发音时气流在声带处受阻,使声带振动,而在咽、口腔及鼻腔等部位不会受到阻碍,发音器官各部位呈均衡状态,以保持特定元音所需的咽腔及口腔形态,在语图上以共振峰的形式表现出来。

发音部位

a :唇部:不圆唇

      主要参与肌肉:笑肌、颧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颏肌。颊肌

      舌部:前(舌位前的是前元音)、低(舌位低的是低元音)

     主要参与肌肉:舌垂直肌

o:唇部:圆唇

     主要参与肌肉:口轮匝肌

     舌部:后、半高

     主要参与肌肉:舌上纵肌、舌下纵肌、茎突舌肌、腭舌肌

e:唇部:不圆唇

      主要参与肌肉:笑肌、颧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降下唇肌、颏肌。

      舌部:微小从高到低、

      主要参与肌肉:茎突骨舌肌、舌上纵肌、舌下纵肌、舌横肌、舌骨舌肌。

i:  唇部:不圆唇

    主要参与肌肉:笑肌、颊肌、颧大肌、颧小肌。

    舌部:高、前

    主要参与肌肉:舌横肌、茎突舌肌、腭舌肌。

u:唇部:是普通话里圆唇程度最高的元音,

     主要参与肌肉:普通话里口轮匝肌收缩程度最高。

     舌部:舌位高而后

     主要参与肌肉:茎突舌肌、舌上纵肌、舌下纵肌

V:唇部:先发出i的音,然后逐渐把唇撮圆。

      主要参与肌肉:笑肌、颧大肌、颧小肌、降口角肌。口轮匝肌。

      舌部:同i。


参考文献: 语音学教程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验语音学概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