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龙:贝尔实验室的盛衰启示录

 道正天下 2016-11-22
  就在前几日,5G标准化组织采纳了华为的Polar编码,作为5G标准的一部分。中国人第一次进入了电信产业最核心的基础技术领域。
   
   在5G编码的标准争夺战中,有一个定理一直被提起,那就是著名的香农定理——这个定理,是通讯行业的奠基理论。简单地说,这个定理,确定了无线通讯可以达到的极限。而现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快速接近这个极限。
 
   简单地说,除非有其他新的理论体系出来,5G的通讯标准,就是我们未来很长时间内的无线带宽极限。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是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1941年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后来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授。香农于2001年逝世,他既是数字通讯时代的奠基人,也是见证人。
 
贝尔实验室和MIT(麻省理工学院)都为香农发了讣告,尊崇香农为信息论及数字通信时代的奠基人。
 
   对于贝尔实验室来说,香农以及和他同时代的那些同事,构成了实验室最璀璨的岁月。而贝尔实验室的盛衰浮沉,就是美国近代科技发展史的真实写照。
 
   1877年,电话的发明人贝尔创建了一家公司,叫做美国贝尔电话公司。1895年,贝尔公司将美国全国范围的长途业务项目分割,建立了一家独立的公司,称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 AT&T这家公司实在太强太大,成为了垄断巨头,最终被美国反垄断法肢解成很多家公司。这是后话。
 
   1925,AT&T收购了西方电子公司的研究部门,成立一个叫做“贝尔电话实验室公司”的独立实体,后来命名为贝尔实验室。
  
   再后来,后来贝尔实验室成为朗讯公司的一部分。随着朗讯公司被阿尔卡特收购,后来又和诺基亚合并,贝尔实验室几易东家,最终沉沦下去。如今的贝尔实验室虽然还在,却早已不复当年盛况。
 
   在一战、二战以及冷战期间,贝尔实验室集中了全世界通讯领域最顶级的科学家,开创了一系列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贝尔实验室的光芒,实在是太耀眼,前后有8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以下是贝尔实验室的一部分成就:
1933年,卡尔·央斯基通过研究长途通讯中的静电噪声,发现银河中心在持续发射无线电波,由此创建了射电天文学。说起来,贵州平潭的那口超级大锅,渊源也是来自于此。

美国贝尔实验室是晶体管的发明地。晶体管是现代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发明,如今人类使用的电话、电脑、手机、电视、数字通讯,无不是基于晶体管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技术。

光纤通讯、激光技术、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通讯网这些影响全人类生产生活的发明,都源自贝尔实验室。

不仅是硬件,贝尔实验室还发明了Unix系统和C、C++程序语言,我们现在的互联网,软件体系的技术源头,归根结底,都是来自于贝尔实验室。
……

贝尔实验室的诸多成果,深刻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贝尔实验室作为美国最大的科研机构之一,为推动美国的科技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直被视为美国的科学名片。
 
作为一家影响人类科技历史进程的科学研究机构,贝尔实验室为什么会走向衰败?
 
说起来原因很简单,没钱投入了,也没有人才了。这不仅是贝尔实验室的窘境,其实说穿了,也是美国的窘境。
 
在“阿尔卡特-朗讯”母公司的盈利回报要求下,2008年后,贝尔实验室放弃了基础科学的研究,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网络、无线电、纳米技术、软件这些领域,因为这些领域能够给母公司快速带来回报——现实逼着科学家去赚钱。随后,位于新泽西霍姆德的贝尔实验室大楼也被卖掉,无数工程师向往的科研殿堂,最终沦为商业楼盘。
 
贝尔实验室从事的是基础科学研究,很多项目投入周期很长,甚至完全没有什么回报。很多项目,完全是科学家们天马行空方式做出来的。
 
在早年,贝尔实验室建立之初,AT&T占据了美国90%的电话电报市场,有非常充足的经费预算,支持贝尔实验室的研发活动,实验室几乎从来不会为项目经费发愁过。
 
长期的技术积累,让贝尔实验室大师云集,软件硬件环境都是世界顶尖,吸引了全世界最杰出的人才汇集于此。在这种科研氛围中,思想交流与智慧碰撞,各种创意层出不穷。
 
当年的贝尔实验室,对于真正的科学家来说,是一方纯净的科研乐土。不仅软硬件环境好,而且拥有非常充足的自由。在这里允许长期不出任何成绩,而且没有被解雇的危险。
 
但是这种科学家天堂般的好日子,随着资本力量的介入,渐渐成了过去。进入80年代以后,华尔街的势力开始插足贝尔实验室。引入了业绩的考核,大量的科技人员,从研发部门调到业务部门。90年代,AT&T再次分解,贝尔实验室从母公司剥离,分属给通信科技及设备的朗讯科技公司。
 
失去了大靠山,朗讯公司的利润无法支撑这个巨大的实验室,不得不走上商业化的路子,所有的长期科研都逐渐放弃,科研转移到能够尽快创造利润的研究上来。
 
短缺的资金,使得研究者们形成了浓厚的危机意识,同时进度表和考核体系,所有的项目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这无疑削弱了贝尔实验室的发明创造能力。而朗讯公司在竞争压力下,不断裁员缩减经费,贝尔实验室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了衰败的路子。
 
2006年,朗讯与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合并,贝尔实验室并没有因此好转。阿-郎陷入和中国华为、中兴的全球的商战,境况也很不妙(最终又和诺基亚合并,算是弱弱联合)。2008年,阿朗出售了位于新泽西霍姆德的贝尔实验室大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
 
经济效益的考量,战胜了理想主义的科研。一家曾经光耀世界的伟大科学机构,在时代大潮冲击之下,最终背离初心,从此沉沦。其教训之深刻,令人唏嘘。
 
(1)科研需要巨大的投入。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长期的基础科学研究。
贝尔实验室一年科研经费需要几十亿美元,而美军每年军费开支超过5000亿美元。美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谁也不敢动脑子,把军费减少一点点,用来支持贝尔实验室这样的科研机构。
 
象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在美国上市,就融来了220多亿美元的资金。可见华尔街早已没有了任何理想,一心只想赚快钱。
 
而中国的华为公司,每年投入科研经费已经接近100亿美元。5G标准的入围,是用钱堆出来的。假以时日,华为一定能够在基础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华为老总坚定不上市,也是认为资本太短视太功利。
 
   (2)科技人才队伍的断层
贝尔实验室的高级人才,都是在一战二战前后,从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涌向美国。这些人中,有大批顶级的科学家。他们成就了贝尔实验室最辉煌的时代。
 
到了80-9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信息产业的兴起。美国最优秀的孩子,都选择了金融、法律、医疗、信息技术(应用型)、经济管理这些领域。按照我个人估算,读书排名前面30%最优秀的美国孩子,多半都去从事这些行业。数学、物理这些基础学科,美国人一直在吃老本。
 
在航天领域,美国的工程师团队,平均年龄已经到了50多,作为对比,中国航天人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而且每年还在不断有新人涌入。
 
即使美国现在仍然从全球引入人才,但是科研环境已经改变,科研经费已经不足,早已不复当年盛况,很多去往美国的高级人才,不得不寻找很普通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一旦人才形成断层,要修复起来,也许要几十年的时间,甚至永远不可能修复得了。
 
(3)科学研究,如何仰望星空,同时也脚踏实地
贝尔实验室的很多科技成果,虽然最终对人类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贝尔实验室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利益。
 
以Unix系统和C语言为例,到后来几乎成了全人类技术的共同财产,但是贝尔实验室除了获得耀眼的荣誉光环,并没有从中捞到多少好处。巨龙:贝尔实验室的盛衰启示录
 
贝尔实验室的其他成果,多数也是这样的命运,对人类来说,是伟大的贡献,但是一家科研机构来说,不能获得自我滚动所需利润,最终难以持久。

要本人来说,全人类都欠贝尔实验室一份敬意。贪婪的人们,在享受着贝尔实验室早年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却在利益取舍之下,最终抛弃了它。
 
希望中国早日能够成长出这样的科研机构,同时更希望,我们的科研机构,避免贝尔实验室的覆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