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患者用药,不要“闯红灯”!

 童海德堡 2016-11-22

关节一不疼,就停药!你闯“痛风红灯”了,知道吗?


来源:风湿专家贾园(北大人民医院)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嘌呤、高蛋白饮食大量摄入,患痛风的人数日益增多。得了痛风,除了饮食控制外,还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病情。随着痛风患者的增加,各种治疗痛风的药物也随之出现,由于人们对痛风的认识不够,所以很容易在用药的时候“闯红灯”。


一号“红灯”——一旦尿酸增高就用降尿酸药


很多人在体检中一发现血尿酸增高,就开始长期服用降尿酸药。其实,高尿酸血症只是痛风的发病基础,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是,大多数高尿酸血症并不会引起痛风发作,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会发展为痛风。


因此,对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一定需要长期降尿酸药物,因为降尿酸药物都有副作用,别嘌醇所致的剥脱性皮炎甚至可引起死亡。一般认为,每年有两次以上的痛风发作,或有痛风石、肾结石、肾损害表现,或经饮食控制、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血尿酸仍显著升高的患者,才需要药物来控制。


二号“红灯”——急性发作立即使用降尿酸药


痛风急性发作时用降尿酸药,血尿酸水平会迅速降低,以致关节内外尿酸水平悬殊,关节炎反而加重。正确的做法是急性期给予一般性处理,如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大量饮水等,痛风的间歇期再系统地应用降尿酸药。


三号“红灯”——急性发作时用大量抗生素


痛风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多见于脚大拇指、足背)常常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除此之外,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现象。这时候,如果不了解病史,也没有血尿酸等检查,很容易误诊为局部感染或发炎,随即给予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这是痛风治疗中最为常见的误诊误治。


由于痛风急性发作本身有一定的自限性,一般患者即使无任何治疗,也可于疾病发作3-10日内逐渐自然缓解,这种自然缓解常常被患者误认为是抗生素的疗效。事实上,青霉素等抗生素对痛风急性发作不但无效,而且还可加剧病情、延迟缓解。


应该按照医嘱规范用药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应该及早开展饮食和生活干预,可以延缓该病进展,减轻危害。患者一旦确认患了高尿酸血症,首先要搞清楚是否需要用药治疗。如果是单纯高尿酸血症,血液尿酸值在535微摩尔/升以下的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应控制饮食,避免诱因,定期复查。反之应使用降尿酸药物。如果尿酸长期居高不下就有可能发展为痛风,应该按照医嘱规范用药,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