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组织水肿,你需要知道这几种。

 昵称36720007 2016-11-23


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称为水肿,又称浮肿。水肿发生的部位虽然各有差别,但其发生机理是基本相同的。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的量是相对恒定的,这有赖于血管的内外液体和机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水肿的发生就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这两方面的平衡障碍所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 

当组织液生成超过回流时,就会造成水肿。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由于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而又阻碍液体回流入毛细血管,这样就造成组织液积聚过多,当其超过淋巴的代偿回流时,就出现水肿。如心力衰竭时引起的全身性水肿;肝硬变时引起的腹水,以及局部静脉受阻时引起的局部水肿等,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所致。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因此,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形成水肿。这种水肿常为全身性的。 

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正常毛细血管壁仅允许水分、晶体物质(Na+ 、葡萄糖等)和少量白蛋白通过。但在病理情况下,通透性增加,会使大量蛋白质漏出到组织液中。结果,一方面血管内液体渗透压降低,另一方面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发生水肿。炎症引起的水肿,就是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④淋巴回流受阻

组织液除了大部分从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外,少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当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时,就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而引起水肿,称为淋巴水肿。如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或临床进行广泛摘除淋巴结;丝虫病时,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阻塞,引起下肢和阴囊的慢性水肿等。

 

2、 体内外液体交换障碍

正常人体主要通过肾的滤过和重吸收来调节水和钠盐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体液总量和组织间隙液量相对恒定。正常情况下,通过肾小球滤过的水、钠,99%以上被肾小管重吸收,只有约1%从尿中排出。若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率保持这个比例,就不致发生水、钠潴留,称为肾小球-肾小管平衡。但是,任何原因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率并未减少,或肾小球滤过率没有明显变化而肾小管重吸收明显增强,再或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肾小管重吸收增强同时出现,都会导致肾小球、肾小管平衡失调,从而引起水、钠排出减少,在体内积留。

 

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从而会导致组织水肿。

②肾小管重吸收增强 

这是大多数全身性水肿引起水、钠积留的重要环节。造成肾小管重吸收增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醛固酮和抗利尿素增多,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它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因此,当醛固酮增多时,就能引起钠积留。钠积留又使血液中晶体渗透压增高,反射性地刺激垂体后叶,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份的重吸收,这样过多的水积留于体内。

 

3、其他原因也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①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性水肿 

过敏反应时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吸水。

②营养不良引起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较低时,人体缺少必需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减少,细胞中的水渗出、积累在组织液中,而血浆的吸水能力下降,组织液中的水不能及时被运输走,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二 “不是疾病”的水肿 

有一些水肿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 ,可以说是“不是疾病”的水肿。 

 

①老年性水肿 :老年人由于体内组织器官功能减退 ,新陈代谢的能力下降 ,使得具有结合组织中水分作用的皮下酸性黏液多糖类物质增多 ,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而产生水肿。此水肿多发生于双侧下肢 ,平卧或抬高下肢后水肿可明显减轻。一般不需治疗。 

②睡眠性水肿 :部分人在睡醒后发现双侧眼睑水肿 ,即所谓睡眠性水肿。其原因系由于人的眼睑相当疏松 ,而在睡眠状态下眼睑的活动减少 ,血液流动缓慢 ,局部毛细血管压力增加 ,驱使液体离开血管进入疏松的眼睑组织所致。这种水肿起床后即可逐渐消退。 

③反应性水肿 :有些人在炎热的夏季 ,下肢或小腿部可出现轻度水肿。这是因为高温会促使人的体表血管扩张 ,动脉血流量增加 ,小静脉怒张 ,引起血液瘀积 ,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滤过压升高而产生水肿。多见于身体较胖 ,平时不爱活动的人。每逢夏季后 ,天气转冷 ,水肿即会消退 ,可反复多年 ,一般不需治疗。 

④旅游性水肿 :长途旅游时 ,因长时间行走 ,下肢静脉回流受到阻碍 ,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而引起。多发于下肢 ,休息或平卧、改变体位后即可很快消退。  

⑤肥胖性水肿 :多因皮下脂肪组织增多 ,机体对浅表静脉的支撑作用减弱 ,血管易于扩张 ,导致下肢血液瘀积 ,加上活动减少 ,静脉血管压力升高而引起。肥胖性水肿多以下肢为主 ,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减轻体重等方法 ,可使水肿减轻或消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