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场上,看到过不少钓手在饵团落水后,没有压水线的动作。咨询了他们,得到的回答是这个动作可有可无。 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把压水线当成一个单独的技术动作没多大必要。 如果把它和台钓所用的钓组进行关联理解,才能体会其独特作用。 一般台钓用竿都比较短,特别是竞技比赛中基本上都有规定用3.6米手竿。 为了让钓点更准确,离岸更远,钓手多采用打满竿的抛竿方法,使钓线尽可能在自己正前方打成一条直线。 这样钩饵在下落的过程中就会成一个方向的抛物线,这时将竿向回一拉再向一送,即所谓的压水线动作。 在将竿放回竿架的同时,顺势将风线拉直。这样以来,就非常容易将钩饵打在同一个钓点内。 由于铅座位置较高,双子线在入水下沉过程中,是后于铅坠的,而成二种钟摆式下落。 如果我们在抛竿时不将子线与铅打开,而是在同一垂直柱面面下沉,就会将双子线缠绕在铅座,而影响钓目。 在和子线快要落底时,进行压水线。就可以较好避免双钩缠在铅坠上,并可调整落点。 台钓压水线是台钓钓法的一个基本操作,是属于台钓抛竿一系列标准动作其中的一个步骤。 当鱼饵被抛至钓点后,沉入水中,浮标横躺水面,这时要将放在竿架上的鱼竿顺其自然地向后10~20公分。 待浮标将要直立时,抬高钓竿把用竿梢沉入水下,使浮在水面的风线全部轻轻地压入水中,等浮标下沉立稳后,并向前送回10~20公分。 使主线、竿梢与浮标保持基本垂直,然后再将鱼竿放回竿架上。 当然大家要知道的是,这是台钓的基本操作,而传统钓对这个动作无要求。 一般来说,因为台钓铅坠与浮漂的受力平衡关系,所以要保证尽量少的外力作用在浮漂及线组身上。 比如风吹浪打及水面漂浮的杂物,都会影响到浮漂的灵敏度,从而有可能错失上鱼信号。 台钓压水线的好处就是将风线在浮漂沉底前后都压入水中,在水中受到风及浪及杂物的影响就会少很多。 同时,压水线压得好,线组的路径分布更为合理,极少卷曲的风线使得抬竿力度传统更加顺畅,减少刹鱼的迟滞时间,提高中鱼率。 在使用台钓钓法压水线时,也有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如果水线压得不好,往往在垂钓时效果比不压还要差,所以必须明白台钓压水线的一些相关问题。 压水时钓竿的力不宜过大过深,否则容易惊扰鱼群,特别是水体较浅的地方。 有的钓友为了使水线压到水中,使劲将竿尖往下压,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大多数钓友喜欢将线组远投,使钩饵达到很远的地方,再利用压水将其拉回,这样容易使水线与水底不成垂直状态,夹角偏小,直接影响浮标在水面显示的目数,稍一回线或钓竿上抬,就会造成浮标上浮而影响读标。 浮钓不压水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风线与水面的阻力,做到反应迅速有信号就扬竿。 端竿高度的把握应根据钓点到钓位间的距离确定,钓点远,竿可端得平一些或低一些。 钓点近,竿梢可高一些,应该以不牵制浮标的自然状态和风线过于松弛漂在水面,浮标一旦被主线牵制,信号传递就会受到影响,风线过长,扬竿的反应就慢。 竿尖入水长度这一直是很多钓友关心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台钓压线完成之后,就要将鱼竿放回竿架,这时有竿尖入水长度就有深有浅。 一般来说,竿尖入水是在3-10cm之间。这个也要根据鱼竿与水的夹角来确定。 如果鱼竿与水夹角小,入水就可以在6-10cm都没问题,如果鱼竿与水的夹角很大,这就尽量入水浅一些为好,大约3-5cm即可。 入水太深,抬竿刹鱼的时候,竿尖受水的阻力增大,不利于剌鱼。 特别是使用5.4米以上的长竿之时,这样的问题更为明显。 而竿尖入水太少,这不利于风线入水,可能对浮漂信号稍有影响。 小编觉得与风力影响之类的关联并不是很大。 在风线比较松弛的情况下不见得对浮漂有多大的影响。 基于以上两点,压水线主要用于底钓。 在浮钓、风线又较宽裕的情况根本上没有必要压水线。 在钓鱼中好好掌握这个点,相信你会钓出好的成绩的! 感恩与分享 各位钓友们,不知道这次关于压水线分享,对您是否有帮助?有任何错误或是更好的知识,也请不吝指教,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分享!感谢您的阅读。 --------------------------------------------- 坚持梦想,追求极致。东区钓具连锁真诚期盼与您共同垂钓,一起师法自然,探求心灵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