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清朝十二王:睿忠亲王 多尔衮

 金色年华554 2016-11-23

清朝的历史上有两个摄政王,一个是清朝末年宣统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载沣,他当政时期大清已经频临倒台了,但是由于他的作用使得清朝平稳过渡到了民国,作用是比较大的,另一个就是经常出现在各类清宫剧中的人物,他的名字说出来可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啊。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睿亲王多尔衮,但是我们大家知道的大都是电视剧里,小说里写的人物,已经由了艺术修改,失去了一些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真实的样子,我们想要了解真实的多尔衮就要一起回到那段风云激变,刀光剑影中去找寻那个摄政王多尔衮吧,是不是和《孝庄秘史》里演的一样呢。让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多尔衮同学的简历吧:

(原创)清朝十二王:睿忠亲王 多尔衮

姓名:爱新觉罗。多尔衮

生日:1612年11月17日

(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

卒日;1650年12月31日

(清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

民族:满族(满洲正白旗)

住址:南池子大街东侧(旧府)

石大人胡同(新府)

今日作用:普度寺(旧府)

北京第二十四中学(新府)

回味无穷。最令大家感兴趣的要属他与孝庄太后的感情和关系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人生轨迹和感情生活吧。来了解清初这颗闪亮的明星是怎么升起来的。首先由必要来看看多尔衮的家庭

了解一个人要先了解他的家庭关系和朋友关系才能真正的接近这个人的本质,一个人有什么环境也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经历。

(原创)清朝十二王:睿忠亲王 多尔衮

獾十四郎多尔衮的家世:爱情与权力的交锋

獾十四郎多尔衮同学的身份很是显贵,为什么要叫他獾十四郎呢,因为他名字多尔衮在满语里的意思是獾,十四郎是因为他排行老十四,是太祖皇帝野猪皮老同志努尔哈赤的排行在后面小儿子中的一个,在父亲十六个儿子中,他是倒数第三的,比他还小的只有胞弟多铎和费扬武,不过小费同学没什么名,所以最小的就是多铎了。但以后金初年以爵位排序的辈分来说,他又被称为:“九王”。獾十四郎多尔衮小朋友小时候很受父母的宠爱,他受父亲的宠爱很多时候是因为他母亲的原因。子以母贵在后金朝廷中就已经流行开来了。

说到这里不能不说一下十四郎多尔衮同学的妈妈了,这个女人可不一般,在后金宫廷里是风云人物,知名度很高,经常占据头条。这个女人叫阿巴亥,姓乌拉那拉氏。是乌拉部贝勒满太的女儿,布占泰贝勒的侄女,因为战败了努尔哈赤为了示好将自己的侄女,这时才芳龄11岁的阿巴亥送来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来做后妃。他打算走夫人路线。用了这个政治婚姻,把一个未成年的少女送给一个成年人做妃子,可见布占泰是把节操和人品都丢在脑后了。只为了苟活一时,想拖延自己部落的存活时间,但这是错误的。即使这样也不能阻止努尔哈赤的统一的路,可怜的小阿巴亥就这么进了后金的宫廷中,但是阿巴亥不是一般的女人,她很懂事故,很聪明后来清朝对他的记载不算很高,但是有一点她的政敌也不能不提到:“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意思是她虽然很聪明但也还是被皇帝所制服,其实这是一句引子,目的是引出后一句话来,但是这句话也能说明阿巴亥的聪明,这也是给了獾十四郎多尔衮同学比较好的基因吧,最主要的是在后面“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这句话放在后面再说,

阿巴亥在宫里带了没有多久,1601年明万历29年末来的建州,1605年就生了努尔哈赤的十二子,多尔衮的胞兄阿济格,这个阿济格勇猛有余,但智谋不足。是个有点缺心眼但又有点贪心的人。后来又过了几年生下了我们的多尔衮同学,是老十四,中间有两个皇子夹在了中间,但三兄弟里多尔衮派老二,这时是1612年。又过了两年,阿巴亥又给努尔哈赤生下了一个最小的儿子就是胎儿多铎同学。三个儿子的诞生使得阿巴亥的地位提到了很高,后金初年,后妃制度还没有完全形成,努尔哈赤的很多妃子都称为福晋,但是所有福晋中名列榜首的有四个人,一个是努尔哈赤的发妻,哈哈纳扎青。佟佳氏。她生有广略贝勒诸英和礼亲王代善,可惜她红颜薄命,阿巴亥进宫时她就去世很久了,第二个妃子是继妃叫衮代,富察氏,是三贝勒莽古尔泰的母亲,因为一件偶然的时间得罪了夫君,被自己的亲儿子给杀了,阿巴亥进宫时,她应该还活着,第三个是皇太极的母亲叫孟古格格,她是叶赫部的,但是因为她去世的比较早,而且她人也贤良淑惠所以人缘不错,后来被儿子皇太极立为皇后。第四个就是阿巴亥了,她被封为大妃,在后金的后宫中地位很高,说一不二,又有丈夫的宠爱,大丈夫小媳妇的爱情就这么甜蜜的生活着,按理说阿巴亥应该知足了,结果一件事让她差点失去了大妃的地位,那就是“送饭门”事件,当时努尔哈赤很喜欢阿巴亥,有时说一些他认为是笑谈的打算,想在他死后,由多尔衮接汗位,让代善辅政,这只是一种说法,因为努尔哈赤从错立了太子褚英后便设计了八王共议国政制度,如果改动会掀起波澜的,但是阿巴亥当真了,女人是最看重承诺的,于是开始四处研究拉拢可以以后做后代的成年贝勒,打扮的很风骚,经常给代善等贝勒礼物,代善心慈面软,收下了继母给的礼物,但在当时女真制度中女子是不可以将丈夫给予的东西随便转送给别人的尤其是男人,阿巴亥这么做就是再刀尖上走路,而且还经常给代善送饭,人家家里没有饭吗要你个继母去送,阿巴亥你的算盘是打错了,但是更有意思的是代善竟然接受了还吃了,这就说明两人的关系不一般了,阿巴亥也给皇太极送饭,皇太极接受了但是没有吃,人家皇太极的心眼多,有城府,心想;”自己的妈妈去世的早所以才能让你阿巴亥这么个小女子夺了权当了家,如今不好好伺候我父亲又开始四处勾搭男人不守妇道,你等着有你后悔的时候,”果然老汗王有一个小妃子叫德音泽(又名代音察)的告发了大妃的这些桃色丑闻,努尔哈赤很生气,但又不好公开指责,只好和她离婚,同时处理了代善,重重的责罚了代善。其实这里的最大的阴谋在于是谁让德音泽告发的阿巴亥,她自己是不会有那么大胆子,要知道后宫是阿巴亥说了算,万一弹劾不掉自己就完了,所以肯定是有后台的,她的后台应该是皇太极,从他日后对待阿巴亥的表现来看他有重大嫌疑。因为这是阿巴亥的三个儿子虽然小但都领了一旗之主。阿巴亥的大儿子阿济格和二儿子代善掌握正黄旗,多铎掌握镶黄旗,权势很大。这个对于皇太极以及其余三大贝勒来说是个很大的威胁。所谓君子无罪,怀璧其罪。阿巴亥母子四人本身因为独受汗王努尔哈赤的宠爱已经让人嫉妒了,阿巴亥还做的这么张扬不是嫌活的太长么。

果然厄运降临了,虽然晚年的后金汗王努尔哈赤召回了仔细喜爱的大妃阿巴亥,让他陪着自己,一直到努尔哈赤在宁远兵败去清河汤泉养病的时候也带着阿巴亥,可是上天还是要收走汗王努尔哈赤,努尔哈赤驾崩前身边只有阿巴亥,有没有真正的立遗嘱我们不得而知,后来的太祖实录是由胜利者皇太极书写的,可信度不高。但是我还是相信努尔哈赤没有说立过多尔衮为后嗣的事,因为那样他们母子和日后的大清国将会走向不稳定,只要给一个能够掌控得了局势的人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时我们的的獾十四郎多尔衮同学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就失去了父亲的照顾,在他小的时候,父亲最喜欢他了,汗父经常带着多尔衮同学去打猎玩耍,叫他读书,小多尔衮还没有完全接受父亲去世的消息,又一个晴空霹雳,母亲阿巴亥又去世了。

这是怎么会事呢,原来那四大贝勒听说父汗去世了,都从首都赶到瑷鸡堡参加父亲的葬礼,并问道了努尔哈赤在死前是否立过遗嘱让谁来继承汗位,这时的阿巴亥已经懵了,没有说出子丑寅卯来,但是她也没有敢说出自己的打算也就是儿子多尔衮继汗位,说明她还是很理智的,如果她直接说出了这些话,即使是真的也会被说成是矫诏,不但自己姓名不保,也许连儿子们也都姓名堪忧。所以阿巴亥选择了沉默。但四大贝勒已经不打算给阿巴亥什么机会了,他们也怀疑努尔哈赤是立了多尔衮了,否则怎么可能只招了阿巴亥一个人去陪他呢,但是阿巴亥没说出什么来,自己这些继子大男人也不好拿这些孤儿寡母怎么招,还是四贝勒皇太极聪明,他想出了一个比较狠的招数,这也是他的一个公报私仇的方式,就是设计将阿巴亥除掉。而且要把这件事做得天衣无缝,如果直接杀掉恐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如找借口说是大汗有遗命让大妃殉葬。如果你阿巴亥真的爱大汗努尔哈赤,那你就应该为他殉葬,长陪他左右,如果你不愿意殉葬说明你不爱你夫君,那么就该以欺君之罪论处。怎么样都是个死。这个主意其他贝勒爷都同意,代善第一个同意,他恨这个女人要不是她的挑逗和主动,自己何至于沦落至此要听老四皇太极的指挥呢,但现在恨她不是爱情的原因而是权力和利益的关系。在权力的角逐中没有中间派,要么胜要么败,不是生就是死。可怜的美女阿巴亥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去了。

她生前是多么想再看看他的孩子们可是皇太极怕会引起多尔衮兄弟的逆反所以没有同意,其实努尔哈赤是绝对不可能下令让大妃在自己死后就殉葬的,因为第一次处理大妃时就没有重重处置为的是她的两个孩子多尔衮和多铎,没人照顾。所以这次也不可能让她死,但是她不能不死,她如果不死,那就太恐怖了,她的三个儿子控制着两个旗的势力可以直接和四大贝勒抗衡,她自己身为国母,有威望,阿巴亥这个女人在太祖死后,她才只有三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女人正是青春正盛的时候,如果没有爱情的滋润,那么她必定会把兴趣转到政治上,她一个人把控后金的政局。只要谁不服从,那两个旗的兵力就会给对方以颜色。那样后金可能还没进关就乱套了。大家只要看看后来的慈禧太后的例子便知道皇太极的顾虑是有道理的。

所以阿巴亥必须死,她死了,他的三个儿子就没有依靠,必须依靠自己和其他几个贝勒,如果反抗就是个一个字死,在皇家,政治远比亲情更重要。皇太极还把旗的颜色换了一下,自己的两白旗便成两黄旗,把多尔衮兄弟的两黄便成两白。这四个旗在日后还有很多竞争者以后再说。我们的多尔衮就这么的失去了父母的照顾,从此只好要栖身于别人的屋檐下了。这时胞弟多铎年纪幼小,不堪大任。但是他身体瘦弱。所以也无法独立。后来他和哥哥阿济格一起统领镶白旗。

可惜世事多变。随着父母的早丧,代善的失势。汗位之梦也化为泡影了。母亲阿巴亥被皇太极等贝勒强逼殉葬时,多尔衮才15岁,还是少年。但对他的影响很大,一直到后来,多尔衮的性格还是很忧郁的。大哥阿济格已经成年,可以独立了。弟弟多铎13岁比他还小,所以可以示宠。他的地位不上不下很尴尬。他在此时不要说汗位了能把命保住就是好事。还好命运垂青于他,母亲临死前要四贝勒皇太极好好照顾她的孩子多尔衮和多铎,皇太极同意了。而且日后也实践了诺言。对多尔衮兄弟很是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