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第三篇——抵巇术(上)

 xuebws 2016-11-23

《鬼谷子》第三篇——抵巇术(上)原文:物有自然,事有合离。

翻译:世间万物的发展都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而运动,每件事都有分和离的现象。

原文: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

翻译:有些事情近在咫尺却不了解、看不清楚,有些事情远在天边反而了如指掌。

原文: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翻译:离得很近却看不清楚,是因为没有很认真琢磨对方说的话;离得很远却能够了如指掌,是因为能够通过反观对方的发展历程,在掌握规律后推断出未来的发展形势。


如何察觉到导致危机的细微征兆?

《鬼谷子》第三篇——抵巇术(上)

鬼谷子告诉我们要把前面我们学习的【反应术】的技巧作为基础,也就是“通过追溯既往,再以此来推测未来;通过了解历史,再而了解当下;通过了解自己,来了解对方。”以此反复地推敲,从头到尾都要符合逻辑,找到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样就能够察觉到导致危机发生的细微征兆。

原文:巇者(xī);罅(xià)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xì)也。

翻译:缝隙会发展成裂缝;裂缝会发展成小空隙;小空隙会发展成大空隙。

原文: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翻译:快出现缝隙的时候是有征兆的,可以堵塞裂痕、可以消灭裂痕、可以使裂痕变小、可以使裂痕消失,这些方法都是为了达到我们的目的,这是抵巇术的道理。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道德经》有句话“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要做那些别人还没觉察到就该做的工作,办那些还没发生事故之前就该办的事,体味那些没有散发出气味之前的气味。如果出现不良的现象没有得到及时的防范和处理,纵容其发展,就会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以至于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我们来了解一个曾子杀猪的故事。

《鬼谷子》第三篇——抵巇术(上)

《鬼谷子》第三篇——抵巇术(上)

《鬼谷子》第三篇——抵巇术(上)

《鬼谷子》第三篇——抵巇术(上)

《鬼谷子》第三篇——抵巇术(上)

《鬼谷子》第三篇——抵巇术(上)

圣人总数能把眼光投放到长远的未来,注重当下一举一动。

如果对一个小孩失去信用,那么将来会失信于天下;一个班级里,只要纵容一个学生迟到一次,那么紧接着会有接二连三的人迟到,整个班级的风气就坏掉了;一个企业,如果员工和员工相互推诿责任没有加以重视,很快企业文化将会腐烂。这些都是因为忽视了小事而导致的危机。


原文: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

翻译:当事情的发展就要出现危机的时候,只有圣人能够察觉到,利用这个现象达到自己的目的。

原文: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

翻译:根据事情发展变化去分析,从头到尾都要符合逻辑,这样就能够察识到导致危机发生的细微征兆。

原文: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翻译:万事万物一开始都是像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尖端一样,任其发展就变得像泰山的根基一样无法动摇。

原文:其施外,兆萌芽蘖(niè)之谋,皆由抵巇。

翻译:圣人向外推行计谋的时候,就能对于一些处在萌芽阶段的危机予以防范和消除,这都是运用了抵巇术的方法。

原文:抵巇隙,为道术。

翻译:这种堵塞裂痕、漏洞的方法,是一种微秒的处理事情的方法。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鬼谷子》第三篇——抵巇术(上)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在西方有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这些都与鬼谷子【抵巇术】的理论是一致的。所以鬼谷子告诉我们,能做到由小见大,见微知著,才可以从细小的事情上观察出大的趋势,从而把灾祸消除在萌芽状态。而在与人谈判的过程中要怎么巧妙的利用好【抵巇术】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敬请期待下篇。

本篇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小粽会持续更新哦~

《鬼谷子》第三篇——抵巇术(上)

如有不解之处,可以私聊小粽哦~

小粽的个人微信ID:zsfy36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