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注在你的焦虑上,别动

 富书 2020-06-19

版权声明:本文为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首发于 2016 年 11月 21日,为防止未经授权转载,现加上原创保护,如需转载,后台回复“转载”

作者:素心(富书部专栏作者),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图片来源网络

焦虑是如何产生的。

昨天,洗完澡开始习惯性的拿棉签掏耳朵,脑子还在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没有活在当下)刹那间,“嘣”的一声,棉签断了?

我愣了一下,一看,跟变魔术似的,手里剩下折断的半截,眼睛瞬间扫向离我最近的桌面,地板以及较远的位置,(现实应对)没有,没有,没有。

我开始捏耳朵,感受耳朵,完全不疼。

我还是不放心,快速去洗手间,新拿一只棉签在耳朵里轻轻地感受着,似乎没有那根断掉的半截。

可是,可是,家里为什么找不到?

焦虑和恐惧随之袭来,(焦虑和恐惧)我拽拽耳朵,对着镜子看,看不出什么。

开始百度,(寻找资源)很多条关于棉签头进入耳朵的信息出现在眼前,最终的结论就是要去医院。

我不由地开始想象着我的耳朵听力受影响了,另一半脸开始变肿变大,焦虑和恐惧也像气球般地被我的思绪一点点吹大,(非理性思绪)我开始给女友打电话,那一刻,我害怕她那惯常冷静的态度,(需要支持理解共情)又一想到,她和我一样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我觉得我可以得到我需要的安慰。

我直觉性地感到棉签不可能掉入耳朵,一边又想为什么找不到啊?

万一蹦入耳朵,最初没感觉,明天才疼痛,怎么办?

而女友的电话没打通。(非理性思绪开始蔓延)今晚还怎么入睡啊?

如果再影响到大脑发育,虽然我已经成年,但我是个爱思考的心理工作者,思考对我很重要。

很快,我肚子疼了,(身心一体,身体开始反应)赶紧去洗手间,哦,只要我感觉到焦虑和恐惧,就开始拉肚子(我的一个身心联结模式)。

然后,我给先生打电话(有伴侣很重要,不能长久孤单),他语气非常柔和,(温柔的语调可以缓解焦虑)笑着说没关系,他以前掏耳朵时,也有这种情况发生,棉花头掉入耳朵。

他紧接着说,楼下有一家店,你可以让他帮你弄一下。

我解释说,不是棉花头,是折断的另一半。

他惊讶了一下,说,那不可能掉进去,你耳朵有感觉吗?

我说完全没感觉,我边照镜子边说话,发现耳朵一侧都红了,儿子走进来说,妈妈你的那只耳朵怎么那么红?

我更紧张了(负面联想加倍)。

于是挂掉电话,发誓今晚必须找出断掉的棉签,(必须,而且有应对方式)不由地祈祷了一下,希望上帝保佑我(祈祷)。

灵光一闪,想到冰箱,于是走向客厅,蹲下,趴在地板上,(比较安静了)眼神犀利而专注的扫向冰箱底下,哇!半截棉签!看见了!谢天谢地!我拿出棉签认真地看了看,就像它是我的救星一样,倍感欣慰。瞬间,一切恢复平静,焦虑消失。

焦虑的定义:焦虑,“是内心的一种恐惧感,是担心我们的愿望没办法实现的一种负性情绪。”记住:首先,焦虑是一种情绪,其次,有愿望,有担心,有期待,才有焦虑。


整个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没有活在当下:

如果你静下来专心地掏耳朵,而不是习惯性的三心二意,这件事情很有可能就不会发生。一行禅师说:禅修就是吃饭时吃饭,洗碗时洗碗,睡觉时睡觉,走路时走路。如果你能够全然活在当下,你就很难焦虑。你要有意识的练习身体和心要在一起,去仔细感受:你只能在你脚步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身体在哪儿,心在哪儿。

二、事件发生:

掏耳朵时棉签折断了,一半找不到。

事件的发生,相当于照相机拍照,它是客观存在的。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这是客观事实。训练自己:当下是什么,就去接受什么,冷静下来,你更知道如何现实应对。

而我的现实应对:赶紧找。如果找不到,那就去医院找医生,而不是让漫无边际的负面思绪折磨自己。

三、非理性思绪:

不尊重客观事实。

不确定感让我很快掉入负面思绪中,一想到掉入耳内后果如何如何,就更加害怕,越想后果越不堪设想。

我们很容易发现,大脑有个习惯:遇到不确定事件,习惯于负面思考。

而且,很多时候,不是在想过去的事情,就是在未来游荡,总之是一些跟当下无关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刻意训练大脑:深呼吸,放松身体,坐在此刻,观看你的思绪跳舞,让它随便跳,让它折腾,你别被它拽走当舞伴就OK,它自尊受挫,只有离场。     

四、焦虑恐惧情绪:

此刻,完全被非理性思绪席卷了,于是感到焦虑恐惧。

事件和焦虑中间有个桥梁,叫非理性思绪,也叫负面信念,它是导致你焦虑恐惧等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

所以我们只能对自己的非理性思绪进行训练和控制,让它保护我们不被卷入负面情绪中。当然,焦虑恐惧也是生物本能,它们适当的存在,会很好的保护我们,也会促使我们上进,只要焦虑量不过度就可以。

五、寻找资源:

寻找问题解决的方式,于是上网百度。

六、需要情感支持:

事件发生,我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很重要。有伴侣或者好友可以倾诉一下,让我们感到温暖,会减缓以及更好的面对焦虑感。

七、身心一体:

只要情绪一来,呼吸加快,身体就开始紧张,于是我拉肚子了。所以谈到:要深呼吸,直到身体放松,只要你放松了,就容易活在当下,变的更有意识。放松的身体是可靠的,它是一个指标。你但凡身体放松,就不易被思绪卷走。所以平时要做让你身心放松的事情,比如听冥想音乐,阅读,看画展,散步等。

八、温柔的语调:

先生温和的语气给我很大的安慰,那一刻,我理解了男人喜欢温柔女人的来由,因为温和的声音很容易打动我们,也容易建立信任感,而且感到被支持了。想想,如果是个大嗓子爷们儿的声音,在你耳边呱呱叫,你的焦虑感瞬间爆棚。 

九、应对方式:

继续找棉签或者去医院。

十、必须:

心里下决心,暗暗说:我必须找到棉签,我绝对不接受棉签有可能掉入耳朵的事件发生,结果我异常焦虑。

仔细看我的用词:必须,绝对。用著名的应用心理学家埃利斯的观点:凡必须,凡绝对,必焦虑。

焦虑也是“必须”惹的祸。

因为你真有可能找不到棉签,你不是必须可以找到的。(我说得这么轻松,也是因为我找到了,不好意思。)

十一 、祈祷:

希望老天助我。这次我理解了为什么说牧师也算心理医生了。祈祷也是缓解焦虑的方式之一。

记得汶川地震时,当地人也会用打麻将缓解焦虑。西藏孩子则会用念佛语缓解焦虑。

而你可以找到你的方式,比如健身,写日记,旅行,我建议你记录让你快乐,积极,平静及产生良好体验的事情,以备你焦虑的时候提取运用,这一点很重要。

十二、安静:

有了应对方式你就开始安静下来了,于是找到了棉签,焦虑瞬间滚蛋。

十三、深呼吸:

记住任何负面情绪袭击你,请先深呼吸三次。

十四、降低期待,可缓解焦虑

继续拿我开刀,每个人都有他的人格特点,而我大概属于焦虑性人格特质,我的非理性联想能力非常强悍,相信你也看出来了。

我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发现自己容易焦虑,别人欠我钱,我比别人还焦虑。

而我也发现,很多人是靠吃东西,购物,抽烟等方式降低焦虑,他害怕面对焦虑,于是焦虑以肉的方式长在他们身上,让他们的金钱浪费,成为烟民。

过后再自责,就会影响到身体各个器官的健康运转了。

焦虑是一种情绪。基本上,没有一种完全单一的情绪出现,当事件发生时,都是各式情绪连到一起并列出现。比如我的棉签事件,有恐惧,紧张,害怕,担心,焦虑。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穿越焦虑等情绪?因为:情绪是行动的基础。看看各个洗发水奶粉之类的广告,就明白了。

大部分的广告,总是给我们制造一个美丽的舒适的愉快的情绪氛围,于是我们就开始买买买;或者让我们感到恐惧,比如保健品基本针对老年人怕死的心理,促使他们非理性消费。

为了不被焦虑等情绪所控制,请仔细体会底下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训练自己:

一、当情绪来时,成为它;看着它;让它走。

所谓的成为它,意思是:你完全被它席卷,去感受,不行动。

比如,你可以闭上眼睛躺下,完全把自己扔进情绪里,看看会发生什么,记住不行动,睁开眼你会发现:身未动,心已远……

这对你也许是个深刻的小体验,你会恍然领悟到:人类大脑负面思绪运作的疯狂程度,而你的身体只能在此时此刻。

二、让你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保持简洁。

三、目标视觉化。

每天列下最重要的可以完成的三件事情,不要贪多,贪多分心,无法完成又开始焦虑。

四、养成及时处理事情的习惯,减少拖延和堆积。

女友有段时间每天打电话给我说,工作让她如何如何焦虑,后来发现真正做起来,有时候半小时就完成了,但之前却焦虑了很久。

五  去做让你感到焦虑的事情。比如平常从不敢做的事情,独自旅行,蹦极,讲课等等,亲身体验一下,也许你发现不过如此。行动会给你直接的体验,这个体验非常可靠。

六、把焦虑拟人化。

比如:向它问好,嗨,焦虑大叔,你来了,你想要和我聊会儿天吗?和它对话,看看它会给你表达什么?

这样把焦虑从你的心里抽离出来,让你更清楚地看到焦虑内部的核心信念。也许你焦虑是因为你的核心信念是:你期待别人的认可,或者你对于自己无法做某事不能诚实面对等等。

为了避免焦虑,你可以把期待放低,诚实面对自己,把能量放在如何更好的去做这件事情就OK,这样反而更有效率。

七、在家里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寺庙,”放尊小佛像,一张软硬适中的垫子就可以。

当感到心乱时,就看看小佛像,坐到垫子上,闭上眼睛。时不时去坐一坐,会让你的心越来越安静,达到养心的效果,所谓的上士养心。

八、慢动作冥想法:

是最日常,简单的冥想法,慢慢地伸出手,慢慢地拿起杯子,慢慢的喝一口水,慢慢地咽下水,慢慢的放下杯子.......

2600年前,佛祖释迦摩尼就是依靠这一方便法门,从压力和焦虑中获得了解脱。日常家务可以运用此方法,比如做饭,炒菜,拖地都是有意识让自己静心的时刻。这样在家务活里积累出来的心理能量,就可以运用到关键时刻。

九、佛陀的身体在走动,心却是安定的。

回到内在的静止点,觉察你脑海里那些念头,情绪,想法。每天花三分钟时间静心:三分之一观念头,三分之一观呼吸,三分之一观当下的环境。

十、向死而生。

“ 我是谁?”问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我能够做什么?”它是光,会照亮我们的日常。

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认为“念死是摧毁一切烦恼恶业之锤”。很多人焦虑有可能是:他很长时间以来做的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他没有方向感,看不到希望。尤其自我实现越高,越容易缓解死亡焦虑。  

当然,当你焦虑到失眠掉发,无法控制时,还是去看心理医生吧,这也许跟你童年的某些负面经历有关。因为焦虑处理不好,就容易抑郁,抑郁久了,后果你是知道的,而通常的情况是是先焦虑后抑郁。

你很有可能照着我的总结,训练自己,遇到事情还和我的棉签事件一个反应。

你也会疑惑,嗯?你作为心理工作者,遇到突发事件都那么焦虑?懂那么多,好像没起到作用啊?

嗯,你说对了一半,因为成长就是如此:后退,前进,后退,前进......

但训练后的后退它也是进步。你的习惯性反应要打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漫长,但非常值得。

当下练习,当下就是收获。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不结婚十次,你就不要当婚姻咨询师。

而我想说,不焦虑100次,你就不要去研究焦虑。而这大概是我第60次焦虑发作吧,等我到100次的那一刻吧。还有,依法不依人。

张德芬说过,《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托利,他走路时头和身体往前倾,并没有活在当下,但他的作品整个在谈活在当下的力量,是我看的第一部惊醒我的身心灵作品。

所以,只要我的无私分享让你体验到价值就可以,不用看我。

作者简介:素心,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师,催眠治疗师,在心理学领域十年时间。阅读成癖,热爱写作。爱金钱更爱生活,爱城市也爱乡间,每年会选择一段时间,去乡间隐居一下,和自己相处,肆意读书、用心写作。曾经举办过多次心理学讲座,喜欢以文字的方式普及一些有用的心理学知识,让大家受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