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肯定要面对的就是所谓的个案概念化。那么到底什么是个概念化呢?所谓的个案概念化指咨询师依据某种心理咨询理论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理论假设。具体来讲,针对来访者的问题要获哪些信息,如何获得信息并加以有意义地综合,如何利用信息进行临床预测和假设,从而由这种判断或假设进一步形成咨询计划的雏形。用我个人通俗的理解:个案概念化就是来访者问题到底怎么产生的进行不断假设和验证的过程,就是相当于医生的诊断。事实上实际心理咨询师和临床医生看病伦理要求很不一样,临床医生关注找到病因,然后对症下药或者手术切除之类的治疗手段,进行诊治就可以,可以不在乎这个人到底是谁。心理咨询师的诊治过程可能是不断地变化,有可能随着深入的理解,咨询师不断推翻自己之前的假设,并且咨询师不能给熟人或者存在多重关系的人做咨询,而医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当来访咨询过1-2次,就问咨询师,到底自己的问题是怎么回事,咨询师应该如何理解,很可能咨询师说“大概的理解”,再深入点可能是“不知道”,毕竟大部分咨询师并不是央视电视台的心理专业,可以用45分钟,解决心理问题,往往收集资料和评估需要一定素材和整理。很多时候,不同的咨询师收集材料的方式不同,我喜欢的循序渐进的询问和探索,也有直接像医生问诊的方式,了解来访者的目前问题的前因后果,成长史、家族史、心理发育的评估、防御机制评估、情感的评估、自尊的评估、关系模式(移情)的评估、归因模式等等资料的收集和理解,这样医生问诊的方式,很可能让来访无法放松下来,而咨询起效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咨访关系。比如我接触和认可的以家庭治疗和动力学流派为主,以动力学流派为例,来访者的问题可以通过自体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主体间性以及经典精神分析多个维度去理解,而事实自体心理学深入学习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理解和细细品味,对于动力学咨询师来讲,上面的理论模型只是工具,而更重要是咨询师以自己真诚、助人、尊重、积极关注的态度面对来访者;并且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或许这个来访者并不是非常适合这个理论去理解,一定要将理论束之高阁,如果使用不当的模型,可能会遏制来访的真实情感或者损害患者的基本认同,或者强化对患者的不利的人际关系模式。对于不同的来访者,咨询师应该需要使用不同的理论和模式去理解,同时不能固守理论模式的狭隘,毕竟人比理论可复杂多了,还需要考虑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常见的影响因素。在接受沛超老师的督导示范过程中,沛超曾经说一句话感觉记忆很深刻,很多时候我们咨询师一定要谨慎对于不同的来访者,采取不同的策略,也就是所谓的弹性,咨询师需要这种根据来访者的情况调整自己的问题,来访者人格结构或许像俄罗斯套娃,每个套娃的表情和神态都不同,到底我们理解到来访者到了那一层,这是非常的关键的。有的来访者,根本不需要咨询师过多说话,咨询师只要耐心的倾听和理解,就可以听到很多东西,并且观点的某个点,或许需要打断一下;有的来访者需要咨询师不断的引领和陪伴,一起往前走,逐渐来访者可以表达自己;有的来访者的需要咨询师直接帮助降低焦虑,帮助其可以更清楚、更冷静的看待目前问题;有的来访者需要等待一个时候,咨询师在沉默中,也能要学着接受这种沉默。咨询师在咨询中越来越少给与建议和干涉,越来越可以接受更加大胆一些,很多新手咨询师开始为了照顾来访者,并且接到个案,会不那么遵守设置,无论是时间的问题还是咨询外的联系以及不顾及自己个人家庭和生活的时间,事实上过去上面的三点我都犯过,并且得到很大的教训。咨询师需要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尊重,真正热爱这个行业,并且承认自己无知和误解,毕竟咨询师我有时候会自以为是的误会来访者,就担心这样的分析师,来访者的不承认实际是来访者在否认,因为来访者非常生气嘛,就是这种照搬理论,按照课本或者督导的一些建议,就开始贸然行动,往往需要小剂量测试,如果剂量太大,来访者直接会离开咨询室。从业时长:心理咨询时长1000小时以上,受督时长180小时以上; 咨询寄语:与你共渡心灵之河; 抑郁、焦虑情绪问题; 亲密关系、人际关系问题; 学校适应、创伤疗愈(不含性创伤问题); 个人探索与发展、人生意义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