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丨学霸清歌带你如何构建高效笔记术,让你学习生活两不误

 萌萌滴mama 2016-11-24

昨日行动派太空仓

留法归国,英法双语学霸

那里清歌

为我们分享了构建高效笔记术

让学习生活两不


为了让小伙伴能够更好的回顾昨晚实用内容,好好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手帐君连夜策马挥鞭地整理笔记,事不宜迟,看完赶快收藏吧!~





先自我介绍一下,大家可以叫我清歌。


我是2010年,通过小语种提前录取,也就是常说的保送生考试,考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就读法语专业。大三结束后,参加学校的项目到法国留学,读了信息系统管理专业的硕士。


很突然也很意外地,从文科转了一个工科专业。由于个人经历和认识水平的限制,我不敢说我的笔记方法适合于所有的学科,只期待给大家一些启发,帮助大家触类旁通。


1、做笔记的意义



在讲如何做笔记之前,我们先要明确,做笔记是否有意义,能不能帮助我们学的更好。在我的理解中,笔记是一种学习的手段,就和学霸的过目不忘、一看就懂类似,只是学习的方法之一。


其次,有一些朋友很努力,花了很多时间来写笔记,但是并没有觉得成绩有所提高,很沮丧,想放弃。这其实很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做笔记也是有小窍门的,我们要去学习的,不是简单地写笔记这件事,不是把书上的东西或者老师讲的东西机械地搬到本子上,把所有觉得有用的抄下来就可以的,这是错误的方法。


我们关注的是动脑子的学习方法,怎么记笔记省时、有效,同时还能起到辅助记忆的作用。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踏实去做。




我非常相信这句话:人生没有无用功。


每一次付出,哪怕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都是有价值的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椅子和飞行员”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我的表哥。小时候,姥姥家有一个转椅,我表哥特别喜欢在那个椅子上玩耍,转到头晕受不了为止。在他狂热的成为转圈大师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他很无聊。


然而,我哥高三的时候有一个招飞计划,于是就报了名。没有想到,录取的体检中就有一个测试平衡能力的项目。谁也没想到我哥小时候一个在别人看来变态无聊的嗜好,就这样做了他成功路上的一块小小的石头。


但是人生中总会有奇妙的境遇,让曾经付出过的努力在不经意的某个时刻有所收获。




还有小伙伴问,我学的东西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我的专业不适合我,我还要不要努力呢?我的努力还有必要吗?


没兴趣和不擅长,不是消极的理由,而应该成为前进的动力。


人生没有无用功,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理所当然的迷茫,不知道干什么。有力有位移,这才是做功。所以我们至少要有一个方向,并且向前努力。



2、不抄书的笔记法


下面我们来上干货,说说什么样的笔记对学习是有辅助作用的。




现在既然明确了不抄书原则,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教材进行那几个方面的改写呢?


对教材的改写


首先来明确几个错误的观念。


首先最最不推荐的,就是抄书。“我们不学习知识,我们是知识点的搬运工“。


这种机械的抄写,对于记忆效果不大,因为没有进行思考,就像吃东西的时候没有通过咀嚼而直接吞咽一样,是很难消化的。


同时也不推荐去写很长的句子。应当尽量把内容理解成关键词 逻辑关系的形式,便于记忆。



首先要锻炼自己提炼总结的能力。也就是把书中的大段文字改造成关键词的形式。


比如这里,教材里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其实逻辑关系是很清楚的,三大点,若干小点。但是教材这种写法,让人看了头大,也很难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要把它改写成容易看清楚的方式。


书籍的受众,和我们自己的笔记的受众是不一样的。教科书讲究的是内容完整,例证充分,不产生歧义,是面向所有会读到这本书的读者的。


编辑或者作者无法预测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尽可能通过语言的限定来减少不同的理解。


而我们的笔记,受众只是我们自己。我们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通过一个词,我们能联想到的内容是有迹可循的。反过来呢,通过给定的内容,我们做出的总结也是类似的。我们要信任这种连接。


大胆地把书上的大段文字改写成逻辑 关键词的形式。可以想象成,书上的句子是密码的明文,我们的大脑是具有固定算法的程序,经过我们的大脑做出总结归纳,这个词相当于是密码的暗文。


我们要去记的就是这个比较短的暗文。因为它适合我们的思维方式,并且呢,我们能借助这样的关键词,回忆起相关的整句话。通过一棵树看到一片森林。这也就是老师们常说的“把书越看越薄”。


善用图表


同时能用图表来表示的,就不要写整段整段的东西,重点不突出,看的时候就很容易走神。



我非常喜欢各种形式的笔记相结合,会有一种图文并茂的感觉,图中的例子有条目式的笔记,也有思维导图。


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它有最适合的表现形式。有些东西就适合写成句子,有些东西用流程图、框图、示意图、思维导图等各种图来表现,会更清楚。所以记笔记的时候,思维不要僵化,不要惯性,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多加思考选择合适的形式。


笔记与导图结合



提词器——思维导图


每一个章节结束后,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思维导图,就像个提词器一样,来帮助我们串联各个小节的知识。同时也能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果不能从关键词里回忆出具体的课程内容,那就说明需要回过头重读课本了。


这个思维导图,就类似于给教材提炼出了一个大纲。对于快速回顾章节内容很有帮助。


3、用手帐管理时间


接下来我们谈谈时间管理:



我认为最基础的时间管理方法就是TO DO LIST, 上手容易形式简单,但是真的要做好也不是那么地容易。因为工作量的设定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很准确地把握的。


最好把工作量安排在不会很轻松,但是努努力又能够达到的状态。因此工作量的安排需要对自己的效率和工作的内容都具有准确地判断。


很多新手在做to do的时候,都会雄心壮志,设定很多目标。到头来发现超出能力范围,无法完成。千万不要养成完不成也无所谓的心态,每个待办事项都是神圣的。



刚开始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新手们,在每项任务标注完成所预期需要的时间,这样子比较方便地培养自己对于工作量的把握。


同时,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夜车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很多熬夜都是为了弥补白天拖延的歉疚感。


to do list的应用中,我们也可以结合时间轴来使用。时间轴相对于to do list来说,多了时间统计的功能。推荐的方法是把固定下来的日程在时间轴上标出, 然后根据剩余的空白的时间段来安排to do。这样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我们的时间开销。


另外一种比较自由奔放的方式叫做bullet journal,也就是子弹日记。下面这个图中的呢,就是子弹日记的一个例子。


它是一种非常自由的方式,因为每个模块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的,因此可以实现你想要的各种用途。比如这一页中,我设计了日历,本周任务,每天任务,时间轴,focus time等等。


除此之外呢,使用子弹日记还可以设置其他内容,比如需要考试的,可以做一个倒计时,可以做每个月的复习规划,考试项目复习的甘特图,还可以做书单,影单,待吃清单、待玩清单等等。子弹日记对本子也没有要求,可以用任意本来做,推荐方格本或者点阵本,形式上比较容易对齐。



待复习内容清单


通过有条理不抄书的笔记方法,再加上行之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了。接下面来讲一讲怎么玩儿。


虽然学习使我快乐,但是玩儿才是让生活更幸福的基础。快乐是短暂的,而幸福的时间跨度要更长久一些。


4、手帐幸福小心机


在做weekly plan的时候,我发现,我想在每一周的页面上都画一个日历,但这是重复劳动,会浪费玩耍的时间。不能忍。于是我就找了张纸画了一个,把它减下来,用胶带来连接本子上,让它形成一个本子上的附加模块。

 

这样以来,一周完成,需要写下一周的时候,把这个小的活动页掀开,翻到下一页,再把活动翻回去,就相当于一个合页的构造,本子的第一页和活动页构成合页的两个页,在着他们中间夹着许多其他页,保证活动页总是出现在最上方



 

基于这样的翻页设计,还可以制作另外的模块。我称它为best things to remember。在每周的周计划延伸出一个本周小确幸的小纸条。每周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五周之后,开心的小事排满一列,这时可以把它们全翻到首页,形成每月回顾面板。



类似的重复出现的小模块,可以被设计为多种用途。比如记笔记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符号系统的提示页,读书的时候设计一个目录页面来追踪进度,或者在月计划、年计划上设计延伸出来的打卡页。总之,需要经常翻到前面去回看的内容,都可以通过贴一个小纸条的方式,让它动起来。



非常感谢清歌为我们带来这么实用的笔记术构建方法,同时也谢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昨晚许多小伙伴纷纷表示干货十足,已经开始在学习清歌传授的方法了哦!君君在微博上也看到了许多小伙伴发表的感受及笔记。


同时君君也从里面找到了5位笔记/心得小伙伴,恭喜他们获得由锦一文具提供的《锦一方格本》一本


他们分别是@Rofe小薇、@-姚童鞋要Fly、@肉粽熔_、@little_little_tomato_1206、@水酉良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恭喜以上五位小伙伴获得由锦一文具提供的《锦一方格本》一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