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架起了中国眼视光学走向世界的桥梁

 pxiang818 2016-11-26

20多年近30次来温州的“美国好校长”


1994年,北京首都机场的过道上,川流不息的人流中,一对夫妇在拥抱中道别。他们刚刚从纽约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下来,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由于前往温州的航班所余机票不够,身为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教务长的David Heath不得不把妻子留在了北京,和工作伙伴前往温州。也许是对妻子的不放心,也许是充满愧疚,在走向登机口的路上,他不时地回头看着向他招手的妻子,而此行也开启了他与温州医学院(现改名温州医科大学)20多个春秋的合作之旅。


他的努力成就了享誉中外的眼视光学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

上世纪90年代初,David Heath教授首次访问中国,并来到了尚处于眼视光学高等教育发展初期的温州医学院,与温州医学院签订姐妹学校协议。当时的温州,虽然已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但交通不便、设施落后,使初来乍到的David Heath心中充满了忐忑。然而在合作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他的中国伙伴们身上体现出的坚韧、创新的精神和积极合作的态度。

在双方的努力下,温州医学院积极发展现代眼视光学,从而彻底结束了中国没有视光学的历史。在David Heath教授的建议和指导下,温州医学院将视光学和眼科学有机整合,改变了长期以来世界上眼科学和视光学一直相分离的状况,创立了现被国际视光学界赞誉为“眼视光学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的眼视光学教育模式,则这一模式被学界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视光学教育模式之一”。

短短20多载,以温医大为主导的国内眼视光学成功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并走向世界领先水平的跨越式发展,这与David Heath教授多年来积极参与指导和帮助,并在国际上大力推介眼视光学的“中国温州模式”密不可分。在国际舞台上,每次介绍中国的视光学时,David Heath总是会骄傲地指着中国地图说: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温州是中国的眼视光中心。

在与温州医学院成功合作7年后的1999年,David Heath教授代表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与温州医学院创建中美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项目(简称MS/OD),通过国际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强强联合”,共同培养眼视光学的高级人才,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认可。

作为该项目于2002年培养出的第一位眼视光学博士,现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的吕帆教授认为,MS/OD项目通过引进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借助中美双方在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有效推动了眼视光学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和进步。

如今,MS/OD项目已成功培养了数十名眼视光学博士,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眼视光学高端人才,在全国乃至国际都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

多年来,David Heath教授积极协助中国创建具有创新特色的眼视光学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眼科医疗服务和科学研究系统。在中国眼视光学高等教育和医疗临床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都留下了David Heath教授的身影。


“将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

曾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的瞿佳教授与David Heath教授的合作友谊已保持了20多年。在他的眼里,David Heath教授是一个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眼光,且信念坚定的人。

90年代初,国内交通设施的不完善、各类硬件设备的缺失、地域位置的偏僻等等因素困扰着像温州医科大学这样的地方高校寻求国际合作的发展步伐。瞿佳回忆说,94年David Heath教授首次来到温州后,虽然住进了当时温州最好的宾馆,但是没有热水器、房间简陋的住宿条件让他彻夜难眠,温医当时研究设施的落后也一度让他忧心。

但这些都没有动摇David Heath教授与温州医学院合作的决心和信念。他与富有激情的温医研究团队一起,在原先荒芜的研究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的推动着双方合作项目的播种、开花,直到结出累累硕果。“不做就什么都没有,做毕竟有成功的一半。”瞿佳说David Heath教授的这一观念不仅让他印象深刻,且受益匪浅。

上世纪末期,促成当时全球知名且互为竞争关系的眼保健三大跨国企业即美国博士伦、美国视康公司和美国强生公司共同出资赞助视光学研究项目被视为几乎毫无成功的机会。但David Heath教授却完成了世人眼中的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不断地与各个公司高层进行沟通和探讨,积极寻求能达到双赢的运作模式。他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99年成功促成这三大公司联合出资10余万美金,以他所在的新英格兰视光学院和温州医学院为牵头单位,联合美国伯克莱大学、休士顿大学和国内的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一起建立中国眼视光学教学人才培养育人计划(CORD)。

该计划在实施中共选拔了来自上海复旦等中国5所大学的几十位年轻学者,分批多次到美国接受教学培训,积极致力于培养我国眼视光学学科带头人团队,建立我国视光学课程和教材等教学资源,以及搭建良好的国际合作平台,为中国视光学发展的国际化、科学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多年来,也正是在David Heath教授的直接帮助和联系下,温州医科大学与国际著名的眼保健跨国企业如美国的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Ciba Vision公司、博士伦公司(Bausch &Lomb),日本的拓普康株式会社(Topcon)、豪雅光学公司(Hoya),法国的依视路公司(Essilor)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有关的合作培训中心,促进我国眼视光学科产学研一体化。


中国文化和慈善事业的推广使者

20多年来,David Heath教授频繁地往返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在与温州医科大学等国内高校长达20多载的合作中,David Heath教授不仅与他的合作伙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浓浓的热爱之情。

“每次从美国到中国的13个小时的空中旅程都让我备受煎熬。但一旦踏上中国的土地,这里的人和物似乎能一下感染我,让我瞬间快乐起来!登长城、过中秋等等都给我留下了珍贵的记忆!”David Heath教授说中国文化在他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有义务向全世界推介中国文化。

在倾力投身于中国的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之余,David Heath教授更是亲力亲为,大力推介和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医学文化的国际化传播。2009年9月,经过David Heath教授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协调,温州医科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眼视光学院成功牵手合作建设孔子学院,并亲自出任理事长。

将中华文化的推介与专业学科研究结合起来,这赋予了孔子学校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眼视光学院孔子学院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在温州医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眼视光学院在医学教育与交流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汉语教学、文化信息咨询、语言文化交流活动,努力构建集眼视光学、中医药、中国语言文化为一体的海外教学模式。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视力残疾人1233万(其中盲人405万,低视力者824万),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救助。2008年,已担任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院长的David Heath教授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美国著名慈善基金LAVELLE防盲基金的500多万资助,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建立了低视力及视觉康复中心。

该中心引进国际低视力专家,建立了国际化的服务体系,通过培养低视力医师和医疗辅助人员,积极开展为低视力患者验配助视器,帮助低视力者学会生活自理,为低视力者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勇敢面对生活,有效了推动中国低视力治疗模式的发展,为我国广大的低视力和视障患者带来福音,实现我国卫生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风雨廿载,David Heath教授在中国与美国的往返路上奔波着,倾心致力于支持和促进中国的视光学教育、医疗、公益事业的发展,热衷于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2010年9月,David Heath获得了我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设立的最高奖项——“国家友谊奖”,并作为获奖者代表在颁奖大会上发言。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发表获奖感言时,David Heath教授引用这句话说,中国的变化就如一条湍急的河流,我们会惊叹每一个人的努力对这条湍急河流所作出的改变和影响,让我高兴的是,我见证并亲身参与了这条河流的变化。


(作者陈洁,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副教授,全国师德标兵,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南开三期培训班学员,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眼视光学院孔子学院新任中方院长。)


编辑

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