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微生物学常考考点》

 昵称38549779 2016-11-27

医学时代Q:1613615350 

的医学微生物学常考考点

1.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大肠埃希菌O157︰H7型。

2.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汉坦病毒。
3.不属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真菌。注意“属于”的有:(1)衣原体;(2)葡萄球菌;(3)螺旋体;(4)放线菌。
4.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病毒。注意“属于”的有:(1)立克次体;(2)支原体;(3)细菌;(4)衣原体。
5.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恰当的描述——通常灭菌压力为2.05kg/cm2. 6.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不包括——荚膜。注意“包括”的有:(1)鞭毛;(2)菌毛;(3)肠毒素;(4)内毒素。
7.性接触传播不包括——朊病毒。注意“包括”的有:(1)生殖器疱疹;(2)解脲脲原体;(3)HBV;(4)HIV. 8.细菌内毒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抗原性强,经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注意“正确”的有:(1)由革兰阴性菌裂解产生;(2)化学成分为脂多糖;(3)毒性较弱且无特异性;(4)耐热,160℃,2~4 h才被破坏。
9.对病毒生物学性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注意“正确”的有:(1)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2)测量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3)以复制方式增殖;(4)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
10.输血不是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毒性疾病为——戊型肝炎。注意“属于”的有:(1)丁型肝炎;(2)艾滋病;(3)乙型肝炎;(4)丙型肝炎。
11.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隐性感染。
12.血清中不能查找到的是——HbcAg.注意“可以”的有:(1)抗HBsAg IgG;(2)HBeAg;(3)HBsAg;(4)抗HBc IgM. 13.非特异性感染不应出现的病理改变——干酪样坏死。
14.使细菌具有侵袭力的结构成分——荚膜。
15.与细菌耐药性密切有关的结构——质粒。
16.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不正确的描述是——EI-Tor生物型可形成芽胞。注意“正确”的有:(1)有菌毛;(2)增菌培养基通常为碱性蛋白胨水;(3)G-,单鞭毛;(4)悬滴观察呈“穿梭”样运动。
17.内毒素性质的错误叙述是——用甲醛脱毒可制成类毒素。注意“正确”的有:(1)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2)来源于革兰阴性菌;(3)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4)性质稳定,耐热。
18.病菌致病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与病菌侵入的数量并无密切关系。注意“正确”的有:(1)病菌有黏附因子;(2)病菌有荚膜、微荚膜;(3)与病菌的胞外酶有关;(4)与病菌的内、外毒素有关。
19.内毒素不正确的是——化学成分蛋白质。注意“正确”的有:(1)耐热,160℃ 2~4h才被破坏;(2)来源:革兰阴性细菌;(3)死亡裂解释放;(4)毒性作用较弱,引起发热等。
20.Dane颗粒——乙型肝炎病毒。
21.AIDS传染源——AIDS患者和HIV携带者。
22.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主要传染源——猪。
23.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等病毒的病毒体结构组成——核酸和衣壳。
24.宫颈癌有关的病毒——HPV. 25.溶菌酶的溶菌作用机理——裂解细胞壁聚糖骨架上的β-1,4糖苷键。
26.在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单糖发酵试验中,具有鉴别意义的单糖——乳糖。
27.灭菌的目的——杀灭所有微生物。
28.为预防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禁忌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的人群——妊娠妇女(孕妇)。
29.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目的——对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
30.以核酸为模板进行增殖的微生物——病毒。
31.卡氏肺孢子感染首选药——复方新诺明。
32.细菌内毒素的叙述,正确——只有革兰阴性细菌产生。
33.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肽聚糖。
34.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
35.对淋病奈瑟菌(淋球菌)的叙述,唯一正确——人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
36.耐盐细菌——副溶血性弧菌。
37.幽门螺旋杆菌——微需氧。
38.在下述情况中,排除无芽胞厌氧菌的依据——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呈表面生长。
39.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荚膜。
40.引起先天性婴儿畸形的病毒——风疹病毒。
41.引起疯牛病和人类克–雅病、库鲁病等的病原因子——朊病毒(朊粒)。
42.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
43.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
44.夏季某日某建筑工地食堂,工人进食过夜的米糕食物中毒,致病——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45.适宜卡介苗(BCG)接种的主要对象——新生儿以及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46.内毒素的主要成分——脂多糖。
47.属原核细胞型的一组微生物——放线菌、破伤风梭菌。
48.结核分枝杆菌形态学诊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抗酸染色。
49.结核分枝杆菌化学组成最显著的特点含有大量的——脂类。

50.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成分——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
51.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耐热性。
52.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53.在感染过程的5种结局中最不常见的表现——显性感染。
54.与志贺毒素致病作用类似的毒素——霍乱外毒素。
55.标本涂片镜检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菌体,革兰染色阳性,从菌体上有芽管伸出,但不与菌体脱离,形成假菌丝;将标本接种至玉米粉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胞子,此微生物可能——白色念珠菌。
56.某护士在给一位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注射时,不慎被病人用过的针头刺伤手指。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注射HBIG. 57.聚餐3天后,突然出现发热、腹痛和腹泻。腹泻,始为水样便,1天后转变为黏液脓血便,并有里急后重感。应考虑的疾病和检查方法——细菌性痢疾;取脓血便分离肠道致病菌。
58.疑拟伤寒入院,两次化验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入院后第四天,TH 1︰80,TO 1︰80,TA、TB、TC 1︰40;入院后第十二天,TH、TO 1︰320,TA、TB、TC 1︰40,可诊断为——伤寒。
59.(对比记忆)
(1)可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VZV.(2)与白血病有关的病毒是——HTLV. 60.(对比记忆)
(1)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结构是——异染颗粒。
(2)与细菌的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中介体。
61.(对比记忆)
(1)在黏膜表面粘附时可产生分解IgA的蛋白酶——淋球菌。
(2)有典型的荚膜结构——肺炎链球菌。
62.(对比记忆)
(1)在黏膜表面粘附时,可产生分解SIgA蛋白酶的细菌是——淋病奈瑟菌。
(2)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葡萄球菌。
63.(对比记忆)
(1)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是——溶脲脲原体。
(2)人类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原体是——柯萨奇B组病毒。
64.(对比记忆)
(1)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输血传播。
(2)戊型肝炎病毒(HE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传播。
65.(对比记忆)
(1)钩端螺旋体感染可引起——黄疸出血症状。
(2)梅毒螺旋体感染可引起——脊髓瘤及动脉瘤。
66.(对比记忆)
(1)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支原体。
(2)只有一种核酸类型的微生物是——病毒。
67.(对比记忆)
(1)肉毒素作用机制——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元。
(2)破伤风毒素作用机制——抑制中间抑制性神经元。
68.(对比记忆)
(1)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鼠蚤。
(2)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蚊。
69.(对比记忆)
(1)脓液量多,淡红色,稀薄的是——溶血性链球菌。
(2)脓液有甜腥臭昧的是——绿脓杆菌。

----------------------------------------------------------------------------------

①加好友点这里:

②医学微信公众号:yishi35,加就送医考大礼包??,2016年医考8G资料+护考5G资料,不会加医学微信公众号请看这篇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