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和女友分手后,写了一句话,温暖了全世界

 抹云阁 2016-11-27

EVERY THING IS GOING TO BE ALL RIGHT,《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当你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别人用这句不咸不淡的话来安慰你,你有什么反应?著名英国艺术家马丁·克里德,就把这句话,做成了一件著名的装置艺术,温暖了全世界的人。

“当时恰好跟前女友分手,说分手就分手,很难过很沮丧。我记得那时有人用类似'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样的话安慰我,就算是句空话,我都觉得非常慰藉。”

作品编号1086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2011


作品编号203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999


房子上的英文字就是:EVERY THING IS GOING TO BE ALL RIGHT,《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马丁把这句话,做成了一件霓虹灯装置,这也是他被展示最多的一件装置,慰藉过世界很多城市。

“这些霓虹灯文字进入公共场所的时候,我想变得更友好,因为去展厅看展的人可能是去找虐的,但大街上的人们是无辜的。”

你还见过哪些温暖人心的艺术作品?欢迎留言。

最近,马丁·克里德的首个中国个展在上海进行,他还有更多让你摸不着头脑的作品!快戳顶部视频!


马丁·克里德在采访时演示自己与继女说再见的动作

他们用“和平·爱·理解”的手势代替拥抱


这就是马丁·克里德,他还做了另外一个非常容易懂的艺术作品。


作品编号2630 《理解》 2016


这件巨型的霓虹灯作品《理解》,被安置在纽约的布鲁克林桥公园。这件作品来源于马丁和继女的相处。

“我第一次见到我的继女时,她才7岁,我发现跟她交流有点困难,因为我们不太明白彼此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不是她的父亲呢?”


                                           作品编号2756《理解》中文版 乔空间展览现场 2016


“不管怎样,最后我们发明了‘和平、爱、理解’这三个手势信号来说再见。尽管她现在也进入青春期,不怎么爱搭理我了……”

这件作品也来到了上海,并且有了中文版,你肯定没发现,原来“Understanding”一词有这么多种释义:理解、谅解、认识、默契。



作品编号227 《灯光一开一关》 2000


现在进入黑人问号脸分割线——

其实马丁·克里德真正被人提起的,并不是这些鸡汤类作品,而是,完全看不懂的作品。

他33岁时,曾拿下英国2001年最著名的视觉艺术大奖“特纳奖”,也可能是史上最有争议的获得者,当年气疯了不少人,当时甚至有人向作品扔鸡蛋。

因为它实在简单到令人抓狂:在一个空房间里,有一盏灯,每隔5秒(注:GIF加快了速度),一开一关,不断循环……

“那时我实在找不到一件作品,让我有足够自信可以放进这个房间。我就想,那儿有盏灯,那我就让它一开一关吧,会有某些东西发生的”。

……


马丁1968年出生于英格兰韦克菲尔德,3岁时全家移居苏格兰,在苏格兰长大。17岁到伦敦斯莱德美术学院念书,是英国最好的艺术院校之一。

那是段最美好的时光,所有的一切都自由、开放,导师也鼓励他去做任何想做的事儿。



(Hugo Glendinning 摄)

马丁试过各种类型的创作,因为不知道哪种最好,一种厌倦了,就开始尝试其他的,比如绘画,霓虹灯装置,写东西,做音乐,拍电影短片…

无论哪种形式,他都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呈现。


作品编号88 《一张A4纸揉成一个球》1995


从1987年,马丁就开始给作品编号,而且作品名往往就是对作品内容的具体描述。比如,作品88号,就是把一张A4纸揉成了一团球,呃……



作品编号2235  2015


绘画作品当然是极简,小尺幅的画多是不同颜色、形状,按着“马丁式”独特的逻辑,重复、排列。



作品编号2491  2015


也可以用重复排列法画一面墙。


Down Over Up展览现场 2010  (Gautier Deblonde摄)


按马丁式逻辑排列的,除了绘画,还有仙人掌装置。


甚至厕纸也可以……


作品编号1693  2016


连自家用的三辆汽车也被拉进展厅排列示众。



作品编号2710, 2016


马丁常用到塑料袋、纸箱等这些日常的材料,因为他在生活中几乎什么都不舍得扔,以至于直接把自己公寓里的垃圾原样堆在展厅。



作品编号850 《奔跑者》 2008


马丁还鼓励大家动起来,“跑步是件有活力的事,给安静得快睡着了的美术馆注入一点活力也不错”。

于是作品850号,在习惯了严肃和沉默的美术馆里,每隔30秒就会有一位运动员猛跑经过。

这件作品在伦敦泰特美术馆进行时,当时的馆长评价,“一件简约而抒情的作品”……好吧。


作品编号2781  2016


行动绘画创作过程 上海 乔空间 2016


这幅“行动绘画”由很多人一起完成,在基本的框架上,每人一种颜料,往画布上尽情地甩、溅、洒。

一条编辑作为参与者之一,亲身体验,有种难得的放飞自我、重返童年的欢乐。

“我不喜欢预设,受控制的东西都是死的。我想让人们跳出来,欢乐一下。这幅画也记录了人们在过程中,各种尽兴的身体的甩动”。

(图片来源:芝加哥当代艺术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