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比楷书起源更早,流传更久远

 浑圆流韵 2016-11-27

   草书起源应该是在战国末年。是不是感觉有点诧异?因为广义上的草书并不单纯的指我们现在看到连绵不断的大草,还有章草,以及战国末年至魏晋期间正书的草写都可以称之为草书。然而有“书法家”这一称谓应该是在汉末到魏晋期间才广泛被大家共识,那么草书大家自然就是从这一历史时期开始的。下面小编就带着你领略一下书法史上十大草书家吧!



  

    张   芝



张芝,生卒不详,大约卒于汉献帝时期(192年)。为什么要把张芝放在第一个呢?这是因为我们现在达成共识的草书模样就是人家张芝先生的,他打破了原来字字独立的章草状态而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草书的样子。就算是有记载以来草书第一个祖师爷吧。


张芝的草书潇洒飘逸,可惜我们现在看不到他留下的真迹,在《阁帖》中存留的《冠军帖》虽然是宋代时候的摹刻本,但是笔笔之间神采飞扬的感觉一点也不输于后来有真迹存留的草书大家。(下图第一个是张芝改革草书之前的《居延汉简》)






    王 献 之



说到草书,为什么把“二王”中的王献之放在第二位呢?因为王羲之还是比较“传统”的,存留的草书作品要么像行书,要么像章草。献之曾劝爹改体,让他爹改的体就是他说的“今草”。我们可以看看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地黄汤帖》,那肯定是要比他爹更接近于大草,更潇洒。





    张   旭



张旭,估计算是最有代表性的狂草专家之一。生性癫狂,却有着极强的悟性。常常是喝得酩酊大醉,呼叫狂走,甚至用那个时代专属于男人的秀发来作书,提笔落墨,一蹴而就。


张旭癫狂归癫狂,但时常在生活中参悟书法,比如看见挑担的相互让路而行,看到公孙大娘舞剑,看见花鸟鱼虫嬉戏都能让他联想到书法,搁在现在估计会被人说成鬼迷心窍的。







    怀   素



怀素比张旭要小一些,生性豪放不羁。后来落发出家,虽然出家,依旧狂饮海喝,所以后人常常将他和张旭放在一起称为“颠张醉素”。据说怀素写字勤奋,但因家境贫寒,练习纸太贵,所以就只能在芭蕉叶上练字。现在想想,估计他们家门口的芭蕉树应该好有画面感。“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不得不说,这家伙把人生中仅存的那点快感都放在芭蕉叶和墙壁上了,留下这幅《自叙帖》已经算是万幸了。






    孙 过 庭



孙过庭,唐朝。搁在现在讲,就是著名的书法评论家。因为孙过庭官做得也不大,没有多少人关注他,所以自己没事就整理一篇《书谱》,洋洋洒洒几千字,拿着毛笔整理下来,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虽然看上去不像之前草书那样连绵不断,但实际上用的结字方法和技巧都是大草的创作方式。






    黄 庭 坚



宋代出现一个草书大师很不简单,大多数人都在探索行书的宋代,黄庭坚还是比较有战略眼光的。他发扬了自己用笔绵长的优势,将草书向前又推进了一步。他把线条和点的搭配组合,运用得绝妙纯熟。他曾笑苏东坡“石压蛤蟆”,东坡先生笑他“死蛇挂树”,看看他的草书连绵的线条的确是一种特殊的审美。






    祝 允 明



祝允明,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号称明代“吴中四才子”。这家伙考试常常考砸,所以在考试当官上面没多大出息,据记载——他,考试紧张。这么一个紧张的人,在书法创作上却是肆无忌惮,看上去点画狼藉率意,却恰恰与草书本身自由的特点融合得“完美”。因为自小生有六个手指头,所以自号“枝指生”又号“枝山”。





    傅   山



傅山,可谓是明末时候的奇人。因为不愿意效力于清政府,所以一直大隐于市,研究各种五行八卦、奇门遁甲,其实这只是个由头,主要是想拉拢一帮人与满洲人干一架。后来因为对妇科的研究过于深入,就索性著述行医了。俗话说字如其人,傅山的放荡不羁,在他的字里面就体现得无比强大,自由性,这是被书法艺术创作者所标榜的。





    王   铎



与傅山不同,王铎和傅山在书法史中就像是“哥俩”,只不过傅山随性,王铎憋屈。为什么呢?因为王铎在满清入关后出仕为官,虽满腹才华却得不到重用,想想不管是从舆论压力还是主子不给面儿的角度,他都是憋屈的。所以他的字里满满的都是牢骚和憋屈,完全不是王羲之原本优美端雅的姿态,但也恰好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气质。这气质,在之后的几百年被后人争相模仿和研究。若是王铎发现大家研究的都是他的痛处,估计会潸然泪下的。





    林 散 之



最后这一位就是在1989年去世的林散之。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被称为“当代草圣”。当时林散之还不是特别出名的时候,日本人在一本叫《人民中国》的日文版杂志上发现了他的作品,一时间引起强烈反响。日本书法代表团专程到南京拜访林散之,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后来在中国人才传播开来,有了“当代草圣”的称谓。林散之可谓高寿,91岁去世,最后的作品叫《生天成佛》,估计是用草书来度化我们的。





相关推荐:


金农:一个大胡子却柔情似水

金农五十岁学画,你怕啥?!!

金农的小画,至今没有超过他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