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僧西天取经的苦衷:佛道相争!

 崔竣豪 2016-11-28

唐僧西天取经的苦衷:佛道相争!

修本尊就能得道,还是渡众生方能成仙?

这个问题的重点看似在于一个“修”字,和一个“渡”字的差别,实际上,在数千年前,这两个字的差异正是佛教相争的根源,这才有了如来佛祖座下金蝉子西天取经的故事。

自盘古开天地之前,佛祖、道尊、圣人级别的大能之士便已经存在,他们就是天地法则的制定者,除此之外的天地万物生灵俱为众生,被划入六道轮回统一管理。

佛教崇信因果循环,以普渡众生、舍己为人为根本教义,因此“渡”便是佛教的精髓所在,又因感念人界众生罪孽深重,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如来佛祖以佛陀之身化名达摩,降临人界传播佛学,数百年后传入神州大陆,并遍地开花,盛极一时。

太上道君主掌之道门,崇信“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苦修之法,因此“修”字便是道教的精髓所在。只因受佛教传播之影响,道教一派自此门庭冷落,太上道君心中难免颇为不忿,便化名李耳,入人界传播道术,并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西出洛阳于函谷关石壁留下五千言《道德真经》,从此不知所踪。但《道德真经》乃是仙家真言,当然非同小可,自此道教亦在神州大陆得以兴旺,并与佛教呈现出分庭抗礼之势。

佛道二教的势力得以平衡,倒也一时相安无事。再至李唐王朝,作为新兴统治阶级神化自己的需要,唐高祖李渊便自认是太上道君李耳的后人,自此道教便上升为国教,甚至细化到“道士与和尚一起出行,和尚要让道士先行”的地步,

佛教在人界的地位受到严重打压。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武装夺权上位,为免除后人效仿的后顾之忧,以专修本尊为教义的道教受到排斥,以普渡众生、舍己为人的佛教日渐受到重视。

如来佛祖洞察世事,便先派观世音菩萨游说教化,后令金蝉子转世为玄奘,以唐皇御弟的名义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佛教再一次高调的进入人民视野,从此又恢复到与道教平起平坐的地位,佛教相争至此也算告一段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