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滇剧起源和早期滇剧历史

 旋子631 2016-11-28

关于滇剧起源和早期滇剧历史



                          

滇剧,建国前叫“唱戏”、“滇曲”或“云南戏曲”,直到建国后,才统称“滇剧”。滇剧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系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从省外传入而逐渐形成的”。


早在明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兰玉、沐英率军三十万入滇,结束了元末梁王在云南的统治。随后,大批移民多次入滇,他们带来了江南的戏曲声腔和时尚的曲调,明人魏良辅在《南词引正》中说:“腔有数种,纷纭不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外、余姚、杭州、弋阳、自徽洲、江西、福建俱作弋阳腔。永乐间,云贵二省皆作之,会唱者颇入耳。”所谓“昆山”即昆腔。在滇剧音乐中的吹牌、曲牌和唱腔中至今仍保留着。“弋阳”腔是明代江西的古老声腔,即高腔,一般是独唱加帮腔,滇戏班在昆明也唱过高腔,据滇剧老艺人说,由于高腔赛不过梆子皮黄,后来没有在滇剧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秦腔是甘肃、陕西一带的曲调,滇剧三大声腔中的“丝弦”源出于秦腔。楚腔,现称汉剧,明清之际,湖北本来是唱高腔,是西秦腔传到汉水流域后结合楚声衍变成的。后来变成了西皮调。滇剧中的(襄阳调)有成套的板式和唱腔。 

清乾隆中叶,昆明由于商业的发展,外省会馆和行业会馆普遍建立,各地流行的声腔和戏班亦随之而来。每逢迎神赛会或喜庆宴集,他们均演各自地方戏。此一时期来昆的戏班先后有19个,声腔剧种有昆、弋、秦、楚、徽等,形成混乱杂陈。 


清道光年间,在昆戏班趋于合并改组,出现皮黄同台合奏。角色己有小旦、生脚、花脸、末、外等行当划分,唱念字音声调已逐步地方化,外来剧目经艺人加工丰富,成为与本地语音腔调和风俗习惯相结合的保留剧目流传下来,并造就了第一代滇剧名演员如王福寿、罗四花脸等。构成了滇剧音乐以梆子、皮黄为主,《丝弦》、《胡琴》、《襄阳》三大系统共处一个统一整体的独特风格。这些标志着滇剧的形成。 



清光绪时期,滇剧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州县发展。昆明地区汉族聚居的城镇农村,季节性的业余滇剧演出组织纷纷建立。如牛街庄、马村等地都出现过乡班子,有的还进行长年演出。昆明城区的滇班先后有泰洪、福寿、福升、庆寿、永庆、钰全、荣华、富贵8班。这些戏班有的是川班所改,有的则时有并散,经常保持的是4个班即福如班、寿华班、祥泰班、联升班。演出方式有4种:1,每逢会期在庙宇、会馆万年台上或现搭高台演出庙会戏(即酬神还愿戏);2,非会期在庙宇、会馆或在农村草台四周围草席演出,设专人收钱,再放观众入场的拉门戏;3,为官府或富豪之家的喜庆、祝寿、宴客等唱堂会戏;4,在城镇、农村茶馆打围鼓清唱、不作化妆表演的围鼓戏。此一时期,围鼓茶铺兴起。昆明最大的围鼓茶铺有三合宫(原址在马市口)、八宝园(原址在护国路威远街口)、陶然亭(原址在玉溪街)。相继开设的茶铺有:阁楼脚茶室、益和公茶室、云光茶室、庆丰茶室等12家。同时出现了一批滇剧名角和名票,如王项、刘盛斋、陈益寿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宣统元年(1909),云南留日学生通过在昆明发行《云南》杂志《滇话报》、(云南旬报》等刊物,除宣传反清外,提出了改良社会必须改良戏曲,改良戏曲必须改良剧本、改良戏曲教学状况的主张;同时进行新滇戏的编写和演出,并在上述刊物发表了《党人血》、《悲滇》、《取金山》、《辽阳大战》等23个剧本。滇剧演员翟海云及其领导的福升班曾积极参与其事。 

清宣统二年(1910),昆明滇班改为戏园,1921年,“滇剧’,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共和滇报》上。同年,滇剧坤角(女演员)在昆明舞台上出现,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张宝钗、月中娥。1914年,昆明计有云华茶园、群舞台、丹桂茶园、天乐茶园、荣华茶园、大观茶园等6家戏园。最初各茶园均专演滇戏,由于云华茶园首先赴上海请京角来昆演出,营业颇佳,各戏园老板争相仿效,出现京、滇合演。的规范程式和表演技巧,加上坤角参演,颇受观众欢迎,昆明舞台形成以演京剧为主,滇剧受冷落的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