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笔记 | 凤凰单丛百花香与工艺

 竹韵青青a 2016-11-28



第一部分 干货精讲


第一节 凤凰单丛百花香

1.认识凤凰单丛的品种结构

1)凤凰单丛群体种

凤凰单丛由野生水仙种过渡至苦种水仙,再到水仙种。在水仙中对有香蜜韵特征的茶树进行压枝,扦插培育,后期发展成嫁接和育种等无性繁殖育种技术。


(▲ 野生红茵)


2)本地品种及引进品种

本地品种:红茵、白茵等野生树种


老红茵茶叶)



2.凤凰单丛的命名及培育

1)凤凰茶的品种,分凤凰水仙和凤凰乌龙两个大类

2)单丛栽培及繁殖

① 传统单丛栽培

要求:不施肥、不修剪、稀植、深栽、深耕、客土、削草等等;


(▲ 客土)


② 有性繁殖:成茶气韵较足,但品种特征不稳定;

③ 无性繁殖:韵味气力不足,但品种香型特征稳定。


(▲ 群体种水仙(有性繁殖)的钉地根与扦插的锯?仔(无性繁殖)的旁根对比图)



3)凤凰单丛的命名

分四个大类,即象形类、指事类、会意类和香型类。

① 象形类

以树状,或以叶状,或以物状取名。如竹叶、柿叶、锯剁......

② 指事类

以事件或地点为依据来命名。如輋门、宋种、贼屎......

③ 会意类

会其意、如其事而得之。如仙翁、八仙、通天香、蟠桃香...... 

④ 香型类

主要根据成茶的气味,冠以类似或近似的名称,是目前凤凰单丛最通行的分类方法。



3.凤凰单丛的香型



(▲ 凤凰单丛的香型分类图)


凤凰单丛的香型分为花草香、果香、药香。

1)自然花草香型:

① 芝兰香:

鸡笼刊单丛:因茶树七条主杆状似鸡笼因而得名。茶树位于海拨约900多米的凤西中坪村古茶园里,树龄300多年。成茶芝兰花香幽远,清爽。


(▲ 鸡笼刊母树)


雷公茶:花香不显现,老枞韵味幽扬。


(▲ 芝兰香之雷公古树)


②黄枝香:

鸭屎香:由于生长在土话叫鸭屎黄的土壤中,且干茶制成易有颗粒状如鸭屎因此得名。成茶叶形壮硕,油润,叶底肥嫩柔软。

③ 桂花香

海拔1200米乌岽湖厝村的四百多年古树桂花,桂花香显现。


(▲ 湖厝桂花母树)


④ 夜来香:

乌岽狮头脚村夜来香:海拔1130米的乌岽狮头脚村,树龄300多年。成茶冲泡时散发阵阵夜来香气。

⑤ 橙花香:

海拔600多米的凤东二垭育金种橙花香古树,树龄200年左右。成茶叶片金黄,橙花香气浓郁。但产量不大,市面较少见到。



2)天然果蜜香型:

① 肉桂香

肉桂香单丛:海拔1000米的凤髻官头輋村,树龄200多年。有桂皮的辛辣滋味。


(▲ 肉桂香单丛)


② 蜜兰香

香番薯:海拔1150米乌岽狮头脚村,600多年古树宋种。

3)药香型:

附子香,茶树生长在海拔1100多米的乌岽狮头脚村,树龄300多年。因干茶成茶有辛辣的附子药香味而成名。



第二节 凤凰单丛加工工艺

1.凤凰单丛的加工工艺

凤凰单丛的加工工艺分初制工艺精制工艺

1) 初制工艺流程如下:



晒青三时晒至趴筛为度;


(▲竹篾晒青)


晾青:保持湿度,如新采时为度;


(▲ 晾青)


做青:一般做青五遍手至果甜香,味清自然为度;

干燥:凤凰传统用木灶烘焙,先烘后焙,先武后文,两遍火焙至九成多干为度。



2)盛唐遗风独有的茶品控制四步法

四维定价选茶法-桂圆贡焙精加工-自然储存隔年陈-精锡封装忆拾单丛


(▲ 忆拾品质控制规程)


3)凤凰单丛“拼配”工艺

最经典案例:寺矛群体桂花香单丛拼入少量狮头脚常种黄枝香单丛(获得中茶杯一等奖)。但跨产地与品种拼配的成功案例不多。


2.凤凰单丛为何要喝“隔年”

凤凰茶的“隔年春”与武夷茶的“隔年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高山老枞的凤凰春茶,在隔年以后,甚至三五年内,它的天然鲜香可能会稍许下行,但其内含物质转化的甘醇韵滑却会一路走高。经过必要的复焙和后发酵,高品级凤凰茶会出现瓜果蜜香,有的还会呈现出泌人心脾的异香味。


(▲贡焙)


第三节 教材茶详解

庵角鸭屎香、庵角芝兰香、凤髻黄枝香,这三款教材茶都是香型茶,都是今年焙了三次火的茶。

芝兰香是传统香型,香味幽远,水路细腻绵密;

鸭屎是新贵香型,粗香粗水香显,易受市场认可;

凤髻黄枝香是高海拔茶,与庵角二款中山茶进行比较,黄枝香有清凉发散的香气。


1.庵角鸭屎香单丛


(▲ 鸭屎香干茶)


茶品测评


干茶:中开面釆摘,茶容壮硕均整,色泽油润;

汤色:汤色金黄明亮,油光掠动;

滋味:杯面奶香隐现,入口滋味鲜爽,香味沉稳,口腔滋味饱满而具有张力,有初熟的萨加(潮州话叫林禽)果味,极耐冲泡,冷茶仍有余香;

叶底:叶底色泽鲜活柔软,极具活力,完全泡开后叶底仍有余香。



(▲鸭屎香叶底)


2.庵角芝兰香单丛


(▲ 芝兰香干茶)


茶品测评


干茶:中开面釆摘,茶容幼细均整,色泽油润呈灰褐色;

汤色:汤色金黄明亮,油光掠动;

滋味:杯面芝兰花香隐现,入口滋味鲜爽,香味沉稳,口腔滋味饱满而具有张力;

叶底:叶底色泽鲜活柔软,极具活力,完全泡开后叶底仍有余香。



(▲ 芝兰香叶底)


3.凤髻黄枝香


(▲ 黄枝香干茶)


茶品测评


① 干茶:中开面釆摘,茶容壮硕均整,色泽如鳝鱼油润;

② 汤色:汤色金黄明亮,油光掠动;

③ 滋味:杯面栀子花香隐现,入口滋味鲜爽,香味沉稳,口腔滋味饱满而具有张力,极耐冲泡,冷茶仍有余香;

④ 叶底:叶底色泽鲜活柔软,极具活力,完全泡开后叶底仍有余香。



(▲ 黄枝香叶底)



第二部分 互动提问

Q

教材茶中庵角鸭屎香的工艺是不是与其他两种不同?

陈锐彬老师

这三款教材茶(做青工艺)芝兰香偏轻一些,黄枝香比较重。鸭屎香因为叶片油润,本来偏重,但当时怕后面天气不好,采摘叶片稍微有点嫩,导致工艺上不能做得太熟(重)。相对这款当时采的茶,它的工艺是到位的。


单丛看青做青,讲究“天地人结合”。评判一款茶的时候,一般看两个方面:第一,茶本身的底子好不好,即山场、生态和茶农的管理;第二,这款茶的工艺到不到位,每一款茶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Q

凤凰单丛的销售渠道众多,如何在市场上进行正确的辨别和选择?

陈锐彬老师

老师:凤凰单丛与普洱产区及武夷产区相比,有些不同。传统认为“山韵蜜味”是单丛营销的“脚本”,但市场对“山韵”没办法很好地理解,于是就采用“花香蜜韵”,包括后期的十大香型。但这就使得市场采用了以香型作为单丛的价格区分体系,其实茶农与市场关于这个体系并不是一致的,甚至是倒挂的。

比如进了一家茶叶店,会发现同样是鸭屎香单丛,售价却会相差很大,不知道里面差别在哪里。我们一直提倡以四个维度(山场、制作工艺、品种、树龄)去评判和选择一款单丛,市场透明了、明晰,销售渠道就很顺畅,单丛的发展也会很顺利。

Q

怎么区分碳焙和电焙?

陈锐彬老师

炭焙茶也会根据做青程度来决定火候。好的单丛会很注重走水和做青,一般焙火偏轻。单丛判断是否炭焙,第一还是要喝。


现在有电炭焙结合,先走电火,再做炭焙,炭火比例不是很多,喝起来比较鲜爽,还有的电烤笼里放炭焙笼。我个人更注重传统炭焙,焙到一定程度,条索比较紧实,梗里有褐红色,表面有霜化,哑光的感觉。炭焙是通过茶与茶之间导热,一层一层,将热传给上一层,整个烘焙过程都与空气结合,口感会很鲜滑,体感会很舒适。电焙茶很难焙得透,很难焙到梗里,青涩度还是会有,水没办法做得很顺。

Q

北方人喝单丛会不会上火?

陈锐彬老师

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单丛茶焙火后的间隔期(退火时间)要足够,一般轻火两个月,中火四个月到半年,中熟火半年到隔年。

间隔期足够的炭焙茶,用放大镜看表面,会有很多细小颗粒,颗粒像晶莹晶莹的水分子,喝起来喉咙会很舒服,就像布满了水珠一样。一般间隔期足够的,很少有上火的现象。

Q

存储是通风干燥还是密封呢?

陈锐彬老师

单丛的存储,像烘焙好的可以存储很久。以前的老茶,一般要先走水走得很透,先将浪菜或者水仙等级的茶高火烘焙一个多钟头。120-130℃是茶碱结霜的一个点,用高火把茶碱逼出来,茶的苦度就没那么明显。

之后再把茶放在木板上,隔夜,让其软掉,有条件的可以放在竹筛上,1-2个钟头,放外面慢慢回软,这之后再文火慢焙,焙火30多个钟头,焙足后,放锡罐里面可以放几十年不变质。


此笔记节选自问山茶友会凤凰单丛专题课堂第二讲《凤凰单丛百花香》,欲了解详细笔记内容,可购买凤凰单丛课堂返课课件,包括老师上课音频+上万字课堂笔记+专题课堂教材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