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没有把这个病误认为腔隙性脑梗死的?

 医影堂 2020-08-15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在半卵圆中心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单发或多发的小灶性病变,磁共振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FLAIR高信号,病变体积一般不会很大。

我们如何诊断呢?是腔隙性脑梗死?还是分水岭梗死?

今天小编就依据个人的认识简单的说一说。

1

原理不同:

腔隙性脑梗死:

    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大脑深部小血管微小的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透明变性导致微小动脉闭塞所致

分水岭梗死: 

     血流动力学障碍, 由大动脉的严重狭窄( 尤其是颈内动脉系统) 或严重的低血压所致

2

分布地区不同:

腔隙性脑梗死:

    多见于壳核、 尾状核、 内囊、 丘脑、 半卵圆中心和皮层下等穿支动脉较丰富的部位,可单发或多发,但不符合大血管分布特点。梗死灶更接近基底节区或皮层, 病灶也更分散


分水岭梗死:

    主要分布于分水岭区

3

大小形态不同:

腔隙性脑梗死:

       一般体积较小,多在1CM以下,点状,小结节状


分水岭梗死:

       体积相对较大,直径可达2-3CM

    融合型:分布于放射冠区平行于脑室边界的“雪茄” 样病灶。


  部分型:位于放射冠区或半卵圆中心区的单一或“串珠” 样病灶


4

病情程度不同

腔隙性脑梗死:

       病史相对较长,病情程度较轻

分水岭梗死:

       病情程度相对严重

5

两者可并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