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宝行业路在何方,行业洗牌升级谁能迎来春天?

 zhanglei048 2016-11-30

珠宝行业路在何方,行业洗牌升级谁能迎来春天?

宝交所 08-08 14:29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大环境萧条不景气影响,反腐政策的强力执行,实体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珠宝作为非高消耗品、贵金属奢侈类产业也没能避免该冲击波;目前珠宝行业这两年终端零售业绩令人堪忧,整个行业也正处于一个升级洗牌期,头条君认为行业升级的方向应该是从产品工艺、产品材质、产品款式、产品包装、品牌传导等消费因素出发去了解用户贴近用户,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扶产业品牌,拉升产业价值,调取消费意识,培养消费观念与建立习惯性的消费场景,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挖掘消费者让其进行买单;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珠宝业也属于资金占有比较高的行业,而银行从去年起针对珠宝行业的信贷收紧、资金回笼也给了辛勤耕耘的珠宝企业主当头一棒,导致了很多企业也在这次大洗牌中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面临破产清算,虽然革新是痛苦的,但是既然享受了前十年的“粗莽式”辉煌,就得承受蜕变的痛苦。今日就跟随头条君一起走访下珠宝产业上下游现状!

珠宝城商铺租金减半 商户仍要撤离

如果时间能倒流,即便老家山东昌乐的生意再怎么不好,李昌远(化名)也绝不会在对手云集的“金街”上开店——自从去年3月开店来,李昌远摆放在柜台上的宝石一直少有人问津。

李昌远的门店,位于山东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二期)(以下简称“国际珠宝二期”)。2014年9月,这里的开业,标志着江(长江)北最大的黄金珠宝聚集区二期正式投入运营。如今,在不到1.5公里的窑头路上,集聚着3家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珠宝城。虽然这里人流有多有少,但多数商家的日子却不好过。“租金基本是对半砍,但商户还是走了过半。”在与记者交流时,上述珠宝城招商部人士也是毫无隐瞒,这也成了全行业的写照。

从地理位置上看,李昌远店铺所在的国际珠宝二期,虽位于济南的中央商务区,但用他的话讲,即便在周末,进他店逛的人也不到10个。记者注意到,分为东西两区的商城,近八成的店铺已是铁将军把门,而锁上也多已落下了一层灰尘。就在2014年9月,国际珠宝二期正式开业时,各界对窑头路的期许,悄然升级为“南有深圳水贝,北有济南窑头”。《大众日报》2013年11月报道显示,聚集区内黄金珠宝首饰业年交易额已超过200多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2%。

然而,好景不长。山东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辛国金说,珠宝行业从2014年开始,呈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态势。

看着柜台里摆放的宝石,李昌远说:“从去年4月到这,装修、房租,花进去了30多万元,但现在的营业额都不够。”在他店铺周边,同行们早已走了大半。

让国际珠宝二期招商部尴尬的是,“租金最高的时候4块/平方米,现在基本是对半砍,但招商还是有相当难度。”商城招商部负责人向记者说,“最高的时候是90%入场,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们都在寻求改变行业了。”

同样的情况,在聚集区的其他珠宝城同样存在。入场率曾达100%的大润(国际)黄金珠宝交易中心,用其总经理杨军的话讲,“(现在)也就50%”。

早在2011年初,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就指出,珠宝行业产能过剩、销售网点过剩,一些企业的非理性扩张以及非珠宝行业企业的盲目进入加剧了行业困境。然而,对于产能是否过剩的话题,李昌远和他的同行们,却不愿意过多触碰。微信搜索关注“珠宝头条”公众号可订阅更多头条资讯

原营销体系正被颠覆?

作为山东珠宝行业的权威专家,辛国金认为,自2014年跌入低谷来,珠宝行业一直没有好转迹象,整个行业想要扭转过来,估计还得几年时间。

而据中华商业信息网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速为-20.9%,低于上年同期22个百分点。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行业低迷反而也是变革关键期,一些珠宝商家陆续尝试涉足线上领域,或成为破旧立新的趋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珠宝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珠宝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71.3亿元,2013年达到约156.7亿元。

在谈到“互联网 珠宝”模式时,北京珠宝协会会长程文虎认为,电子商务正在打破并颠覆原有的营销体系。一旦电子商务颠覆传统珠宝行业的营销体系,终端实体店将面临被彻底“革命”的威胁,生产厂家的话语权也将被电子商务所架空。

传统珠宝制造业的春天还会来吗?

除需求端减弱,在珠宝行业的供应端也出现了变化,他们面对的问题,其实比销售端还要更多。广州番禺,素有“全球珠宝制造中心之一”的称号,其产品远销海内外各地。30年来一直以珠宝代加工为主,这里却一直没能形成自主品牌。

图腾珠宝的钟总,赶上了番禺珠宝加工产业在2008~2010年的爆发式增长期,开设了自己的厂房。但在此后,他感受到发展渐显颓势。

面对如今销售遇冷、成本上升的内忧外患局面,匠梁珠宝首席运营官李总甚至认为,传统珠宝制造行业的春天不会到来了。

公开资料显示,番禺区的珠宝加工行业形成于1986年,承接了香港等地的许多珠宝制造加工产业。70%从香港出口的珠宝和90%的香港品牌,都是番禺制造,周大福和谢瑞麟等香港品牌都有在番禺设立珠宝加工厂。目前,在番禺已形成了从珠宝的原料采购到加工制造等环节为一体的珠宝上游市场。

从1993年就开始接触珠宝加工行业的钟总,几乎见证了中国珠宝制造业发展的整个过程。钟总估计,在番禺集聚的珠宝加工厂和商铺,至少超过了2000家,相应的从业人员在7~10万人。

据美国宝石研究院2013年的调研报告显示,由番禺加工的珠宝,现在占全国珠宝年产量的60%。出口从2011年的25.3亿美元激增至2013年的41.3亿美元,年增长率几乎达到28%。可即便如此,番禺的珠宝制造工业仍是以代加工为主,未形成自主品牌。

钟总介绍,目前在番禺的珠宝加工企业,大型的企业只有三和珠宝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市场上占主体地位的,仍是员工数量在50~70人的小型珠宝代加工工厂。这些珠宝厂商会承接大厂商的订单,但没有自己的品牌。

珠宝上游代工厂的“内忧外患”

在巅峰时期,钟总开设的工厂,曾经推掉了两三千件的“小订单”,因为大订单实在做不过来。但是现在看来,“这样反而让自己太过于依赖那些大客户,在订单的来源上,没能形成多元化”。微信搜索关注“珠宝头条”公众号可订阅更多头条资讯

广州市番禺大罗塘珠宝首饰商会副会长黄总介绍,从2014年开始,番禺珠宝市场开始出现衰退的征兆,主要做出口的番禺珠宝市场,受到了国际经济的影响,人们对珠宝的需求减少。

而同时,人工成本的上升给劳动密集型的珠宝代加工产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据了解,在2008年,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在2000元左右,但是现在普遍在4000元~5000元,上升了一倍多。钟总称,“在珠宝的加工环节,人工成本占到了70%”。

据了解,番禺的珠宝加工行业,在经历了此前的爆发式增长以后,市场出现了饱和状态,各工厂与店铺间的恶性竞争不断,即使低于成本的订单,还是会有人接。

匠梁珠宝首席运营官李总甚至认为,传统珠宝制造行业的春天不会到来了,现在番禺珠宝市场的竞争状况,会让很多传统的代加工工厂关门。

“不过,我们还是会再坚持一下。”新亮达珠宝的店主认为,毕竟在珠宝加工行业干了这么多年,要转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钟总介绍,目前番禺的很多工厂主都有着类似经历,年轻时期从学徒开始学习珠宝加工手艺,几乎见证了中国珠宝加工行业的发展,除了对这一行的感情,珠宝加工的手艺也是他们这么多年来的安身立命之本。

转型产销结合自救之路

记者走访时发现,在番禺大罗塘,开始不断出现各种珠宝城。黄总说到,“目前在大罗塘地区,已经有二十几家珠宝城,入驻珠宝城是工厂转型的一种方式”。

据了解,此前番禺的工厂主要是对珠宝进行代加工,是被动的等待订单,在订单的来源上并不稳定。现在对外进行销售,可以主动寻找客户,打出自己的品牌。

可在大罗珠宝城内,记者发现,有许多的店铺已经挂出了“旺铺转让”的告示。新亮达珠宝的店主称,自己是在2014年进驻到大罗珠宝城,主要是想提升对外的影响力,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竞争太激烈了,现在准备将剩下的半年店租转出去。

黄总分析,企业要转型,之前一定要想好怎么把经营度提高,怎么去寻找客户。可现在很多店铺的老板,以前都是工厂的厂长和师傅,他们转型的步伐不是很大,就想着先把店给开了,再去找客户,这样在经营上就会比较困难。

钟总称,许多珠宝店铺的店主,在年轻的时候从做学徒开始,一步步做到厂长,自身的学历和眼光会有很大的局限。

黄总认为,目前转型较好的,还是那些有资金实力和团队的大企业。但这些都不是珠宝城内的许多店铺所能具备的。

“互联网 ”概念能否解决大企业现状

作为老牌珠宝商,明牌珠宝当前的经营或反映出整个行业的现状。

一方面,明牌珠宝重金募投的“两大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刚刚落成就告亏损——2015年分别亏损1103万元和721万元,募投项目未达预期收益。

另一方面,其定增10亿元转型“互联网 ”项目未面世多久就屡遭波折,3月22日,明牌珠宝发布公告终止原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同时终止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方案。

对此,明牌珠宝董秘曹国其对记者表示,公司并没有因此终止“互联网 ”计划,“'互联网 '依然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非公开发行终止后,公司依然在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布局,但暂时没法透露最完整信息。”但公司定增计划的终止,确实影响了在推进“互联网 ”战略上的规模和速度。

根据明牌珠宝方面此前给出的解释称,公司打造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实现效益为负1103.39万元,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销售市场较疲软,销售未达预期;募投项目中直营店亏损较大,直营店固定费用支出比例较大,房租费占较高比率。

另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去年实现效益为负721.60万元,主要是因为“黄金价格出现震荡下行波动”、“市场较疲软”、“白银制品终端市场销售拓展较慢”,“镶嵌饰品公司销量有所下滑”等。

另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监测数据,2016年上半年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速为-20.9%,低于上年同期22个百分点,金银珠宝市场低靡的状况仍未结束。

7月14日,明牌珠宝发布《2016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表示,2016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增减变动幅度为45.83%至-36.81%。

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才是希望

高盛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某论坛上表示:“中国已被逼到墙角”,“宏观经济的扭曲程度,甚于日韩当年”,甚至直言“中国进入到干啥都不挣钱的阶段”。微信搜索关注“珠宝头条”公众号可订阅更多头条资讯

回顾珠宝行业,在过去的30年,中国珠宝行业高速发展,从零起步,以跨越式的发展势态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珠宝市场。即便在遭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大妈的抢黄金热情依旧不改,珠宝黄金市场逆势上扬!弥漫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但没有让中国珠宝业陷入泥淖,反而成为了中国珠宝业发展的跳板。

在珠宝的黄金时期,技术门槛低,融资容易,粗放型发展为珠宝行业带来了大量的同质化产品——唯一的不同的是,或许只是品牌名字、品牌色调。而如今,膨胀式发展的珠宝人却不得不自食恶果。以往靠促销、靠服务、靠独特品牌效应就可以轻松顺利度过难关,而今天“吐血”、跳楼式的促销不再屡试不爽。珠宝寒冬氛围已至,关店、减产、融资难成为珠宝行业的关键词,而减负、轻装上阵、避免冻死则成为新的主旋律。

在当今珠宝行业洗牌期,企业唯有握有大量流动资产,才能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珠宝市场中抢得先机,赢得珠宝行业下一个辉煌十年。经历过2015年的寒冬的洗礼,2016年将是珠宝人最关键的一年。面对新的经济形态,熬日子死等春天不亚于等死,唯有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去除不良库存,转型升级,轻装上路,顺势而为,才能打破冰封,真正突出重围。

国内首家珠宝资产交易管理平台宝交所的出现,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珠宝业的库存难题,为珠宝企业甩掉包袱,从输血到造血,突破自身困境,轻装上路。

库存≥现金,为珠宝业输血。库存珠宝之所以难以变现很大程度在于整个行业缺少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交易平台,而部分珠宝企业自身又缺乏及时、有效的库存消化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行业痛点,宝交所借助全新的互联网 ,配合线上宝交网,打通线上线下的隔阂,在整个珠宝行业以“第一个吃螃蟹”的姿态建立起一整套公开、公正、透明的处理资产珠宝的服务体系。

事实上,宝交所不仅仅将目光局限在帮助珠宝企业解决现有库存问题。在银行不愿为珠宝企业提供“货押”服务的今天,宝交所逆流而上,勇于为珠宝企业输血。此外,为进一步缩短珠宝企业的贷款服务流程,宝交所建立从“鉴定”到最终的“交易”、“变现”的全程服务体系,同时配合钻库网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根据贷款人的资质,宝交所可提供额度高达1千万、最快24小时到账的贷款服务支持,帮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中国珠宝行业协会副会长杨似三指出,未来十年内,中国珠宝首饰的整体需求仍将以15%~30%的速度增长,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市场规模2018年可达到万亿级别,然而当前整个国内珠宝行业也面临市场与渠道的创新不足,产品较为雷同的现象。而伴随着80、90后等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突显,珠宝企业首先要甩掉包袱、轻装上路。

如今,除了婚庆需要的硬性消费需求外,曾经作为奢侈品的珠宝正在成为不少消费者日常佩戴、服饰搭配以及各种场合佩戴的必需品。特别是伴随着新一轮智能珠宝的风口,经过洗牌后的珠宝业将进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未来的珠宝行业依旧充满无限蓝海。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这样说过:今天很黑暗,明天很黑暗,后天就是光明,而大部分人都死在黎明前一晚。唯有熬过最黑暗,才能赢得春光明媚的早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