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凌、毌丘俭到诸葛诞,魏国淮南地区三次叛乱前后只有七年时间,这不能不说是三国时期的一件怪事。那么,魏国为什么会发生“淮南三叛”呢? 先看看这三次叛乱都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王凌的第一次政变 公元249年(魏国嘉平元年),魏国发生了一件影响其命运的大事——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杀了另一个托孤大臣曹爽,从此独揽大权。王凌认为,曹芳不适宜再当皇帝,而楚王曹彪有才能,就和外甥令狐愚秘密商量,想另立曹彪为皇帝,建都许昌。 可是时间不长,令狐愚却病死了。当时,令狐愚的一个属下正在京都汇报情况,得到令狐愚的死讯,非常害怕,就把王凌和令狐愚的计划泄露。 公元251年(嘉平三年),王凌见东吴在涂水有军事行动,于是上书请朝廷准许讨伐东吴,打算乘此机会起兵反抗司马懿,但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王凌于是派部将杨弘前去联络兖川刺史黄华,不料杨弘和黄华却联名将此事报告给太傅司马懿。 司马懿立即出动京城的驻军,迅速地来到前线,王凌自知不敌,向司马懿投降。司马懿在发兵时虽然赦免了王凌之罪,但王凌在见到司马懿时做了试探,知道司马懿不会饶了他,于是在回京城的途中自杀。 毌丘俭的第二次政变 司马师代替父亲司马懿掌握魏国大权后,将打算推翻他的大臣李丰、张缉和夏侯玄全部杀死,同时将皇帝曹芳废除,改立曹髦为皇帝。这引起了镇东将军毌(guan)丘俭的不安,而当时的扬州刺史文钦和曹爽是同乡,也对司马父子十分怨恨,两人关系又十分融合,于是决心要反抗司马师。 公元255年(正元二年),二人假传皇太后的旨意,列举了司马师的罪状,又向各个郡国发布公文,在寿春城举兵。反叛大军北渡淮河,很快推进至项城。东吴知道毋丘俭叛乱后,也由丞相孙峻率领军队来到寿春支援。 曹魏大将军司马师出动京城的军队,自己亲自率领前往讨伐,同时调动豫州、青州、徐州各路大军从不同方向向叛军出击。各军到达位置后,司马师命令诸军在壁垒中坚守,不要与对方交战。 毋丘俭和文钦想向前不能进攻,想退回寿春又怕遭到袭击,真正是进退两难,无计可施。他们所率领的军中将士,家属都在北方,于是军心溃散,纷纷投降。当司马师用计打败文钦后,叛军溃败,毋丘俭在逃跑途中被射杀。 诸葛诞的第三次政变 毌丘俭叛乱时,诸葛诞为镇东大将军,因平叛有功,转为征东大将军。政变被镇压后不久,司马师因眼病痛死于许昌,由弟弟司马昭接手掌权。 诸葛诞曾经和夏侯玄关系十分友好,他见王凌、夏侯玄、毋丘俭相继被杀,心中十分不安。于是拿出公家仓库储藏的财物来赈济百姓以笼络人心,还用优厚的待遇蓄养死士以作自保。 公元256年(甘露元年),东吴有进攻魏国的意图,当时诸葛诞所统领的兵马足以应对,但诸葛诞仍然请求朝廷派出十万军队来帮助镇守寿春。 司马昭知道诸葛诞心内所想,他听从了贾充的建议,征调诸葛诞入朝任职,诸葛诞借机举兵反叛。诸葛诞还将儿子作为人质送往东吴,希望得到东吴的支援。东吴人也果然派出援军,在魏国军队还没有完成包围圈时突入寿春城。 司马昭和皇帝一起,率领二十六万大军东征讨伐诸葛诞,经过一系列安排部署,将诸葛诞的叛军紧紧围困在寿春城。吴军主将孙綝前来接应诸葛诞,但他组织了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一怒之下,孙綝斩了出战不利的将军朱异,却仍然无济于事。而曾经积极鼓动诸葛诞反叛的部将蒋班和焦彝等人却翻越城墙向司马昭投降。 甘露三年正月,叛乱半年之久的诸葛诞和文钦等人多次组织突围失败,只好再撤回城内。这时候,城内粮食将尽,城中满地都是死伤之人,出城投降的人越来越多,而本来就不合的诸葛诞和文钦又产生了激烈的争执,文钦被诸葛诞杀死。 文钦之子文鸯和文虎听说父亲被杀,逃走投降了司马昭。司马昭赦免了文鸯兄弟,并让他们沿城喊话,寿春城内人心浮动。司马昭下令攻城,寿春城内竟然无人抵抗。诸葛诞带着卫队想突围出城,被司马昭的部将胡奋斩杀。 那么,在这短短的几年间,魏国为什么会出现三次大的军事政变呢? 曹魏皇室的巨大危机 皇室的危机,最大的莫过于皇帝无子嗣,其次则是继任皇帝年幼,而曹魏这一时期两项全占了。皇帝无子嗣,他只能从家族中收养,这很容易让别有用心的人拿这个即将继位者的血统做文章,这就是所以说是最大的危机。 继任皇帝年幼造成的危机,例子就更多了,因为他们不能自己掌权执政,往往会造成外戚或者大臣揽权专政。魏明帝曹睿没有儿子,曹芳是他收养的儿子,继位时只有8岁。正因为这个原因,王凌造反,才会认为“曹芳不适宜再当皇帝”,因而想立楚王曹彪为帝。 试想,假如曹芳是魏明帝曹睿的亲生儿子,王凌敢这样想吗?汉末,汉朝早已经是名存实亡,董卓将皇帝刘辩废掉另立,天下人都说董卓篡逆,但他立的那个汉献帝刘协却没有人对他的血统提出质疑,原因正在于刘协是汉灵帝的正宗儿子。 司马师废掉曹芳,应该说有两个原因:
当然这些都是说不出的理由,而不说出来的却不一定不是事实。假如说这个曹芳是魏明帝的儿子,那个郭太后能把自己的儿子废掉另换一个不相干的人吗? 那么,朝廷危机又干叛乱什么事呢?这是一种轻重关系的错乱。尤其是那些有野心的大臣,这正是他们攫取朝政大权的一个最佳机会,或者说,朝廷危机就是他们的机遇。 司马氏的所作所为是导致叛乱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司马师也可以不换皇帝,就像曹操那样,前提是必须能够牢牢地掌握住这个人,但司马师还没有像曹操一样完成这个过程。或者说,掌握这个人不难,难的是司马氏还没有能够掌握满朝文武大臣。 本来,司马懿和曹爽都是魏明帝的托孤大臣,司马懿的能力又在曹爽之上,但曹爽同样有野心,他要实现自己的野心,首先要搬掉司马懿这块拦路石。 司马懿也知道一山容不得二虎,权利的斗争往往是你死我活,尽管他表现得无欲无求,还要装病来麻痹曹爽,但他时时刻刻都在窥探着时机,直到曹爽兄弟俩都离开京城迁往高平陵。 高平陵之变后,托孤大臣只剩下司马懿一人,权力也大多集中到司马氏一家。但这天下还是曹家天下,皇帝还是姓曹,司马家要想长久掌权,就必须培育自己的势力,也就是让那些所谓的魏臣都成为司马氏之臣。而 曹魏方面尽管遇到了空前的危机,但人家毕竟是一个正宗老店,那些个大大小小的经理伙计还都是老曹家雇用的,你司马家想这样轻而易举的改个名就把这个店变成自己的,总会让有些人心里不舒服。李丰、夏侯玄、张缉就是那些心里不舒服而又表示出来的人。 所以说,这种看似大臣之间的矛盾,实则是拥护司马氏和反对司马氏的一场较量。而司马氏则要逼迫大臣们来选边站队,顺从者继续当官安享富贵,不从者则安个罪名予以处死。这件事在废除曹芳时表现的尤为明显,司马师以皇太后的名义召集群臣商量废除皇帝曹芳,“群臣失色”,但吃惊之后,朝中大臣还是说“我们都听你的”。 当然,朝中大臣的服从是迫于司马氏的淫威,总不免有些“好汉不吃眼前亏”的意味,其内心深处是怎么想的也不能凭一时一事来判断。但那些手握兵权的人就不是这样,当他们感觉危险来临的时候,知道和司马氏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于是就用武力来说话。 总之,这段时间叛乱的频仍发生,正好是司马氏从曹氏手中夺取政权的过渡时期,所以说,司马氏的所作所为是导致叛乱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叛乱者手里有兵,他们也想掌握朝政大权 在这三次政变或者叛乱中,有一个共同地点——寿春城。 寿春城位于魏国的边城合肥以北,是魏国防御东吴的前线司令部所在地,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自从诸葛亮死后,蜀汉国在军事上已经没有大的作为,反倒是魏吴两国发生的战事要比西部频繁得多,其规模也更大。 也正因为如此,魏国用兵的重点在东部,而东部将领手中掌握的常规兵力也要比其他地方多。这就让这些将领感觉有底气和司马氏叫板。 应该说,淮南三叛的首领都不是泛泛之辈,他们都担任过州级地方行政长官,在作为将领时都立有战功,有一定的人脉和威望,因而会把自己看得很重,不惜一战。但正如《三国志》作者评论的那样,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心比天高而不切实际”,直到他们失败,人们都不知道他们究竟要干什么? 就是现在说他们也是想和司马氏一样掌握朝廷大权,也不过是一种事后的分析和判断,而对于他们自己,只不过是我手里有兵,先干起来再说罢了。 当然,这是叛乱连续发生的原因所在,至于他们为什么失败,原因很多,只能另文再述。 END 喜欢畅谈三国的 :欢迎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