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指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随所滞之处而出现不同症状。气滞于脾则胃纳减少,胀满疼痛;气滞于肝则肝气横逆,胁痛易怒;气滞于肺则肺气不清,痰多喘咳。气滞于经络则该经循行路线相关部位疼痛或运动障碍,或相应的症状。气滞过甚可致血瘀。
1、血液运行不畅,郁滞或停积于脏腑或局部组织之中; 2、血液不循脉道 ,妄行脉外又未流出之血,即离经之血; 3、污秽之血,为血液成分异常或受感染后所致; 4、内结为血瘀(血淤),多为血管本身和血液凝固性升高的病变,如缺血性中风、心肌梗死等; 5、由于痰浊、食滞、瘟疫、暑热、寒湿、情志刺激等因素引起脏腑经络出现气滞血瘀的复杂 多样的临床病象而言,如炎症、肿瘤、痈疖疮疡等,甚至还包括精神、神经方面的一些病变 ,如癫痫。 三七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人参之王”之称,广泛用于血瘀(血淤)的治疗,著名的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就是三七,以下历史文献中皆有三七用于血瘀的记载: 《玉揪药解》记载: 三七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剑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伤,一切新血皆止。” 《本草求真》记载: “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中国医药大辞典》记载: “三七功用补血,去瘀损,止血衄,能通能补,功效最良,是方药中之最珍贵者。三七生吃,去瘀生新,消肿定痛,并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的优点;熟服可补益健体。” 研究发现,人体长期处于气滞血瘀状态,组织缺血,细胞处于“饥饿”状态,会加快衰老。因此,对气滞血瘀体质而言,行气活血有预防衰老的功效。 除了每天服用三七粉外,在生活上,应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避免大怒、惊恐、忧思等不良情绪对气血运行的影响。 另外,坚持体育活动,运动量因人而异。每次运动锻炼应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 气滞血瘀体质人群的饮食注意: 1、宜少吃盐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 2、不宜吃甘薯、芋艿、蚕豆、栗子等容易胀气的食物; 3、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鳗鱼、蟹黄、蛋黄、鱼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响气血运行; 4、不宜吃冷饮,避免影响气血运行。 |
|
来自: 别看我文摘 > 《活血化淤 疏肝解郁》